
2018年中国智慧制造投资成长46% 目标7年达70%机器人自主生产

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智慧制造投资额上升 46%,至 696 亿人民币 (约 101 亿美元),政府甚至计划在 2025 年前达到 70% 的工业机器人自主生产份额,显示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成长的时代,通过自动化及其他技术来削减成本、提升生产力已成趋势。中国推动智慧制造其中一计划为“中国制造 2025”,旨在通过最新技术,将中国转化为自给自足的高科技大国,以增加产业在国际的竞争力。中国政府计划在 2025 年前,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国内生产份额至 70%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预估值 (图:Marketimg Intelligence Resource)这样的趋势显示对机器人的需求必定存在。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 (IFR) 数据,2013 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每万名工人的机器人数量已达到日本的三分之一水平,占据全球约 30% 的销售额。过去五年,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 CIG 成功提升劳动生产率至 160%,机器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帮助该公司度过高额的劳力成本,使其得以领先多数中国制造商。然而,目前中国在机器人生产进度与 2025 年的目标相差甚远,原因在于中国仍高度依赖日本及欧洲的机器人制造商,如日本的 Fanuc 以及 Yasukawa Electric,以及瑞士的自动化技术巨头 ABB。有鉴于此,一些中国公司像是 Honyen 等转为小型工厂生产低价的工业机器人,期望能创造出价格优势。但毕竟只有少数公司能在国家补贴支持下开发此项技术,因此与海外制造商的竞争有限。中国目前仅有 20% 的关键机器人零组件于国内生产,与政府订下的 2025 年实现 70% 自主生产目标有一定距离。Market Intelligence Resource 预测,随着国内需求增加,制造商的销售也会跟着成长,但面对到海外制造商的挑战,尤其是汽车等高端产品市场。该公司预估,2025 年家用机器人比例可能维持在 40% 左右,不太可能达到 70% 的目标。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