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奖“生技医药奖”3位得主,正为“CRISPR/Cas9”专利打官司,但他们受访时不约而同地认为,专利纠纷不会阻碍基因编辑研究的进展。
“CRISPR/Cas9”是一套快速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唐奖得主夏彭提耶、道纳发现有2种RNA负责将Cas导向目标DNA,并可嵌合在一起,形成单链引导RNA去找寻目标基因。
另一位得主张锋率先在哺乳类和人类细胞进行基因体编辑,更进一步改良同时编辑多个基因、同源*基因修复的实验办法。
有趣的是,2014年4月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第一个CRISPR专利,是发给张锋,而不是早了7个月就申请的夏彭提耶和道纳,这让两组人闹翻。
3位得主近日来台,一同参加唐奖活动,24日接连在台北发表专题演讲,介绍“CRISPR/Cas9”的进展。期间他们分别接受中央社记者采访,谈到专利争议时,表现出一致的态度。
道纳说,他们从不同背景各自切入“CRISPR/Cas9”技术,专利战存在于所属大学之间,而非个别科学家,“即便专利纠纷持续,也不会影响研究人员追求科学的进展。”
夏彭提耶呼应道纳的说法,并形容“CRISPR/Cas9”技术便宜又好用,为基因编辑铺平了康庄大道,不只是科学家争相研究,也将扩及生技制药产业。
张锋受访时也表示,他已将专利官司留给律师,自己则专注于科学,希望能多做出更多对人们有用的东西。
外国媒体分析,张锋捷足先登的原因,在于使用了加速专利申请方法track one,一般专利申请要12个月,track one则是6个月内保证给答案。当然,这套加速方法所费不赀,张锋团队较有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