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年底推出面向企业的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网络后,近日,美国和韩国成为世界上首两个开通5G网络的国家,纷纷为大众办理5G手机入网手续。
到底贵不贵呢?好不好用呢?首批体验用户给出了答案。
韩国方面,三大电信运营商韩国电信公司、SK电讯株式会社以及LG U+此次提供了不同档位的5G套餐,月资费从5.5万韩元(约合325元人民币)到13万韩元(约合769元人民币)不等。
以5.5万韩元的一项套餐为例,其每月提供至少8GB的5G流量,超出后即降速。高额套餐可享受更多5G流量,甚至无限流量或超额后不降速等待遇。
先不说资费有点小贵,就5G的网速来说,在提出5G套餐之前,SK电讯表示使用三星Galaxy S10 5G手机时,其5G网络支持的峰值速率可达2.7Gbps,按这一峰值网速,其5.5万韩元月资费套餐中的8GB流量,在不到25秒的时间里就将消耗完毕,即使是最高的300GB流量,也仅供消费者连续使用不到15分钟。
同时,目前,韩国电信运营商尚未实现5G网络全国覆盖,也就是说5G网络用户在未覆盖地区会切换回4G网络;韩国各大运营商仍在加紧建设基站。
与韩国电信运营商面临的问题一样,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虽然推出的商用5G移动服务网也出现各种毛病。
按照设想,5G带来的最显著改变自然是网速的提升,比如过去下载一部电影可能要几十分钟,在5G环境下只要几秒钟就能解决。
但在首批尝鲜用户的试用下,发现这个商用5G并不好用,就像是一个未完成的半成品。来自CNET的编辑Jessica Dolcourt称自己在5G的网络下使用MOTO的一款5G手机,在测速时,她发现Verzion的5G偶尔能够达到其宣称的600兆比特/秒(Mbps)以上,但有时又接近200Mbps,还有时网络虽然显示是5G,但运行起来像4G网络,让人抓狂。
看来,现实与理想还有些差距,这两国“抢出来的5G网络”普遍有频繁断网,连接不上的问题,更没有实现“比4G网速快20倍”的目标。不少技术专家和电信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5G设备的昂贵价格、目前有限的覆盖程度等问题,5G真正普及大众或许要等到明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