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诅咒”(上)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wbtt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5-05 06:12:32  评论(/)

​​诅咒,这是一个我们似乎经常可以看到,但是却并不了解怎么回事的词语。


查查字典的话,“诅咒”一词的出处,其实来自于《周礼》的“诅祝”。“诅”字的原意是“起誓、许愿”,而“祝”则是“通过祷告将心意传达给神灵”。


然而在中国进入战国时期以后,“祝”字的含义便发生了变化:原意中的“传达心意”,其实有“向神明乞求祝福”和“向神明乞求给予别人惩罚”的含义,而这样两个相反的含义,也就分裂成为了两个不同的汉字:“祝”和“咒”。


在日语中,祝和咒分别写成:“祝う(いわう)”和“呪う(のろう)”,字形的区别仅仅在于偏旁不同。而在日语中关于这两个字的关系,与中文完全相同。然而,对我本人来说,似乎日语的“呪”字要比中文的“咒”字看起来,更可怕一些。而这个原因,估计是由于一部电影的影响。


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就能让人产生恐怖的感觉,这大概也是一种模因现象吧。




提到日本的“诅咒”,很多朋友一定会想起那种 “丑时三刻,披头散发,身着白衣,脸上涂白,头戴铁箍,燃三根蜡,口含木梳,脚穿木屐,尺长草人,五寸铁钉,心念毒咒,钉入神木,连续七日,其人必亡”的“丑の刻参り”。在一些翻译中,也会将其称为“丑时之女”。

丑时之女的形象,源自于日本的平安时代,基本可以看作是日本本土的萨满信仰与中国传来的“阴阳学”的融合。


在岛根县松江市的弥生时代遗迹中出土的一块木札,时代大约为公元2世纪末。在它上面画着一位身着贵族服饰的女性,但是在木札上,钉有三根木钉,分别位于该女性的两胸和心脏的位置。这被认为是日本发现的最古老的,与“丑时之女”相关的诅咒证物。


而“丑时之女”所使用的“一尺长稻草人”,其实是阴阳师安倍晴明在做法时所使用的道具。钉草人时使用的“五寸铁钉”,是日本接受了从大陆传来的冶炼铁器技术后,才出现的物件。


而这一切与“丑时诅咒”相关的元素,要到了江户时代(17-19世纪),才真正地成为了我们所了解的样子。

但为什么选在丑时(凌晨1-3时)呢?


其实最初的传说,是源自京都的贵船神社。



贵船神社,供奉的是“高靇神”,属于司水的龙神。在古代,历代日本天皇会在天干大旱时,在这里宰杀黑马进行祈雨,也会在大雨成灾时在这里宰杀白马祈求放晴。这也就是“绘马”的由来。而到了江户时期,很多青年某女会来这里祈求爱情的缘分。因为不想被人看到,因此一些人会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到神社里悄悄许愿。于是,便传出了“在丑年(牛年)丑月丑日的丑时,在贵船神社祈求姻缘的话,一定会实现”的传说。


但是,感情的事情其实也很复杂 —— 有人祈求心上人的青睐,也有人会祈求心上人的另一半赶快死去。为了让心爱的人赶快恢复单身,于是一些人就有了“诅咒碍眼的人快点死去”的想法。趁着夜深人静,自己悄悄来到神社后面的树林中,怀着满心的怨恨把长长的铁钉钉入稻草人,这就逐渐形成了“丑时诅咒”的样子。


丑时诅咒是否有效,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可信的证据。然而,单纯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恐怕就已经足够让人吓得魂飞魄散了。




丑时诅咒为何都是以女人为原型?


这是因为在古代的社会里,普遍认为女性的嫉妒心更强。无论是源自印度的般若,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拉,或是日本“嫉妒心最强”的宇治桥姬,都有着令人恐怖的嫉妒心。尽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其实是一种性别偏见,但是在古代,“嫉妒”一词是与女性分不开的 —— 就连汉字中“嫉妒”这两个字,也都是女字旁。


说到这里,我就来聊聊“宇治桥姬”的故事。


在嵯峨(809-825年)年间,有一对贵族夫妇。由于妻子桥姬的嫉妒心太重,在家中只要发现丈夫与女仆说话,甚至只是相望一眼,就会轻则将女仆剥光衣服痛打,重则剜眼割舌毁容。时候长了,丈夫不堪重负,便逃出了家门,与另一户的女子成亲。


桥姬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于是跑到贵船神社,连续7天7夜祷告,“贵船大明神,请让我活着变成鬼吧,我要去杀掉那些让我嫉妒的女人。”到了第七天夜里,贵船明神终于给了她答复:


“如果你那么想要变成鬼的话,就到宇治川里,连续在河水里跪拜21天,就可以实现心愿。”


于是桥姬便从贵船神社赶回了京都,将自己的一头长发分成五股,每一股都盘成鬼角的形状。之后她用朱红的颜料将脸和身体都涂成鲜红的颜色,头戴铁环,在铁环上燃起松明,口中也叼着沾上了松明的木枝,沿着向南的大路一直走到了宇治川边。


21天之后,她果然变成了一个全身漆黑,眼中喷火,头上长角的女鬼。从这一天起,她每天晚上都在京都街上,物色长相漂亮的女孩,将她们一个个都拖到河里淹死。很快,京都人心惶惶,过了下午之后街上就没有人再敢上街了。


这一天,朝廷中最具权力的源赖光得知了此事,于是便命令手下四天王之一的渡边纲前往京都南部,讨伐这名女鬼。渡边纲骑着马向西而去,刚刚走到一条堀川的桥上,便遇到了一位肤白如雪,穿着粉红和服的少女,手中拿着经文在桥上缓缓走着。渡边纲下马,对女孩说:“最近京都不太平,我送你一段路吧。”


就这样,渡边纲和这名少女沿着京都中心的堀川,一路向南。当走到了四条附近的时候,少女说“我的家其实在京城外,可以送我到家吗?”渡边纲同意了,没想到那名少女的头发突然变长,裹住了渡边纲,带着他一直向着京都西北的方向飞去。


渡边纲虽然被带上了天,但是他毫不慌张。他将佩刀“鬼切”拔出,一刀砍向了用头发裹着自己的女鬼。锋利的刀刃将女鬼的头发斩断后,还砍下了她的一只胳膊。从天上掉下来的渡边纲,落在了北野的森林中(后来此地建立起了北野天满宫),毫发无伤。


渡边纲带着鬼女的头发和手臂,回到了源赖光处复命。源赖光细细查看鬼手,发现那原本应该是雪白的手臂,此时已经完全漆黑,而且上面还长满了银针一般的白色汗毛。他叫来安倍晴明,问该如何处理。安倍晴明说,要让渡边纲在御所中躲避整整一周,因为这个女鬼一定会回来取手臂报仇的。之后,他赶忙带着人马,奔到了宇治川边,在桥姬跪拜成鬼的地方 —— 宇治桥下,重修了宇治桥,以此来压制桥姬的鬼气。


而这一传说,时至今日仍然在流传。很多去过宇治旅行的人,肯定都会对横跨宇治川的这座大桥有印象:


在宇治桥的东头,风水上鬼门的位置,还安置了“东屋观音像”。即使在近现代的河道修复、桥梁改造、宇治车站设立等等的施工工程中,这座观音像也从未被拆除过,始终保留。



而关于宇治桥,其实也有一些有关禁忌的传说:


在桥上的情侣绝对不可以手拉手走,更不能在桥上合影或是做出亲昵的举动,否则就会招致桥姬的嫉恨,让情侣中的一方遭遇不测。



“丑时之女”作为日本诅咒文化中的一大象征,其实也有一些相关的衍生传说,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反噬”。


第一种反噬的情况,就是“诅咒不能持续七天”。如果发愿诅咒的人,在七天中某一天中断的话,诅咒就会加在自己身上。


第二种反噬的情况,是“在诅咒的过程中不能被人发现”。如果被人看到的话,要么诅咒无效,要么被诅咒反噬。而消除这种反噬的方法,是要当场除掉偷看的人...


第三种反噬的情况就更厉害了,日语有一句俗语叫“人を呪わば穴二つ”,直译是“诅咒别人要挖两个坟”。很多关于丑时诅咒的传说中,都会提到“这是一种死咒”:当被你诅咒的人死去的时候,你也会同时丧命。所以进行“丑时诅咒”的人,往往是带着强烈的,哪怕与对方一起堕入地狱也无所谓的恨意的。


这正如同“桥姬”的传说一样,想要咒死别人,自己就要先变成鬼。

所以“我咒你不得好死”、“咒你全家暴毙”这种话,也许是不能随便说的哦...




知乎:李淼

公主号:李淼

微博:李淼李三水


感谢大家的关注。​​​​​​​​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