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单之蔷
70 多年前,日本人就绘制出了这样的北京和张家口
这两张鸟瞰地图(北京和张家口)均出自日本绘图师之手,作者分别是金子常光和柳城,刊发时间为1938年和1940年。《旧城胜景:日绘近代中国都市鸟瞰地图》收录了这样的鸟瞰地图50多幅,我国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和华南的20多个城市都涵盖其中。鸟瞰地图要求绘图者对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关系有比较准确的把握,通常需要目测或借助工具测量来完成,在近一个世纪以前,没有现代遥感技术的那个年代,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和关注。图片来源/《旧城胜景:日绘近代中国都市鸟瞰地图》
从日本对中国疯狂测绘产生的那些图里,我看到了日本人民族性中的一大特色,那就是对邻国的喜爱,当然这不是指对邻国人民的喜爱,而是对邻国土地、矿产、山川河流、都市乡村的喜爱。我手头有一本地图集,名为《旧城胜景:日绘近代中国都市鸟瞰地图》。这是日本人手绘的一种地图—— 城市鸟瞰图。所谓鸟瞰图,就是所绘制的地图像鸟那样从空中的视角俯瞰大地。如果说前面那些地质矿产图反映了日本人对中国自然资源的渴望;那么这些手绘的中国都市鸟瞰图则表现了日本人将中国都市也看成了一种资源,渴望占有。这些都市鸟瞰图画得十分精致优美,说是艺术品也不为过。在日本有专门画中国都市鸟瞰图的画师,这本地图集中的鸟瞰图大都出自几个著名的画师。其中两个最为有名,一个名为吉田初三郎,一个叫金子常光。当前面提到的森田日子次、河田学夫这样的人在中国的荒野中调查中国的地下矿藏时,吉田初三郎、金子常光一些画家却在中国的都市间奔走,他们关注中国一个个都市,用画笔画下了一个个的中国城市。
吉田初三郎曾随军走遍中国的东北和我国东部地区,他画了中国许多城市的鸟瞰图。有的城市他反复画,有不同的版本,如大连、北京、南京、上海等,有的城市他没去过,但他也画,如重庆等。
我在这些图中看到了他对中国城市的喜爱,这不仅反映在画图中(图中的城市大都依山傍水,气势恢宏),而且这些图附带了简短的文字介绍,从那些文字中,他对中国城市的喜爱溢出纸外。如对旅顺有这样的说明:“南临绀碧大海,旁依白沙青松,风光明媚,气候温和……广阔之港湾,足以隐藏艨艟巨舰,形势之险要,堪比地中海之尼斯、摩纳哥……”
他还画了一幅辽宁金州大和尚山的鸟瞰图,说明这样写道:“远航的水手在波峰浪谷间遥相指认,经行原野的旅人在马背上还需倾立仰视……崖壁高悬,空谷深陷……”
若不喜爱,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但这种喜爱,是魔鬼的喜爱。
鸟瞰地图是艺术品,也是具有大量地理信息的地图
借助这几张鸟瞰地图,我们可以重现青岛、大连、苏州和香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面貌,这种鸟瞰地图通常图幅巨大,每一张图都有无数的细节信息可以解读。绘图师对山水的表现虽较为写意自然,但在城市细节的表现上,则追求再现原貌,图中的建筑、街道、桥梁、码头等地理要素完全具有地图的实用功能。绘图需要倾注情感在其中,他们把别国的领土描画得如此唯美生动,也许在绘图者心中,对这片土地是无限“热爱”的。图片来源/《旧城胜景:日绘近代中国都市鸟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