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相花纹样的源流梳理与形式探论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微博头条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10-26 11:56:40  评论(/)

以下文章来源于击木居,作者李翼苗


宝相原为佛教词汇,

佛家用以称佛、法、僧三宝的庄严相。


什么是宝相花?


“宝相”—词最早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南齐王简《头陁(陀)寺碑文》云:“金资宝相,永藉闲安,息了心火,终焉游集。”宝相花之名由此借用而来,宝相花又名保仙花,蔷薇的一种,花朵硕大,颜色艳丽,花瓣繁多。此后的宋辽金元明各朝对宝相花均有记载,但逐渐演变为对衣冠之装饰纹样(宝相花纹)的记录。《元史》(卷七八)载:“士卒袍,制以绢絁,绘宝相花。……控鹤袄,制以青绯二色锦,圆答宝相花。”


宝相花纹由原来的宝相花仿效而形成,后来的宝相花图案经过艺术加工,纹饰构成一般以牡丹、莲花等花卉图案为主体,融合荷花、菊花、石榴等多种花型,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花叶。尤其是花蕊和花瓣的基部,用圆珠作规则的排列,恰似闪闪发光的宝珠,配以多层次的晕色,显得珠光宝气、富丽华贵,故称“宝相花”或“宝仙花”,宝相花纹样并非是对某种实有花卉形象的描摹,而是对多种花卉的集中、提炼,是一种独特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纹样,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宝相花纹样既可作为单独纹样使用,也可以和缠枝纹样——指枝茎缠绕在一起并呈波状连续的纹样一起构成缠枝宝相花,也可与卷草纹样合用,构成穿枝宝相花纹样。



宝相花纹样的历史


宝相花纹样盛行于唐朝,主要形式有瓣式宝相花纹样,团式宝相花纹样,花朵式宝相花纹样。


正仓院藏宝相花纹样织锦正仓院藏宝相花纹样织锦

正仓院藏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正仓院藏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频繁,日本正仓院存有大量宝物。其宝物主要来源有三:一为唐代传入日本之中华精致文物;二为经由中国传入日本的西域文物;三为奈良时代日本模仿中华文物所做、或创造之物。正仓院藏品约 300余件,包括绘画、剑、镜、武器、乐器、佛具、法器、文房四宝、服饰品、餐具、玩具、图书、药品、香料、漆器、陶器、染织品、玻璃品等。大部分是由遣唐使和留学生带回日本的物品,是奈良时代及中国唐朝优秀文化的代表。其中最重要的文物有螺钿紫檀阮咸、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金银平脱背八角镜、银平脱八面镜箱、黄金琉璃钿背十二棱镜、漆金箔绘盘、羊木藤缬屏风、树下美人图屏风等。其中,以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为代表等大量唐代生活器物上存在着宝相花纹样,是研究宝相花纹样的重要对象。



宝相花纹样应用载体的变化过程


从纹样应用等载体上来看,隋唐时宝相花纹样主要被应用于佛教建筑装饰、铜镜、织锦,唐三彩,金银器中,敦煌壁画里也有大量的宝相花图案;宋元时期开始,宝相花样式上有了大的转变,其已程式化的进入建筑,丝织雕刻等诸多领域;明清时期宝相花纹样发展日趋成熟,明代时,宝相花已成为旋子画的主要摹本,开始用于宫殿彩画;在清代苏州园林建筑中,宝相花纹样也十分常见。


在敦煌壁画的宝相花中,宝相花纹主要装饰在石窟窟顶、窟底、龛楣、背光、边饰、华盖、服饰等地方。唐代宝相花铜镜为镜背装饰有宝相花纹饰的制镜。形制多为葵花形和菱花形,以六、八出(瓣)为主,有些菱花形外切圆形。圆纽,或有莲花瓣纽座,或有内向八莲弧花瓣纽座。镜背主纹饰为宝相花,花瓣多为六片相间枝叶、枝蔓。或图案化宝相花,四瓣花蕊外有重瓣的花瓣;或具象重瓣朵花,花蕊、花瓣形态各异。依布局有缠绕式、散点式、放射式。边缘有花叶、蜂蝶、折枝装饰纹。


八瓣葵花形宝相花纹镜(唐)八瓣葵花形宝相花纹镜(唐)

缠绕宝相花镜(唐)缠绕宝相花镜(唐)


宋代金器及元、明青花瓷中的宝相花纹宋代金器及元、明青花瓷中的宝相花纹

缂丝宝相花挽袖(清晚)打子绣二龙戏珠挽袖(清中)缂丝宝相花挽袖(清晚)打子绣二龙戏珠挽袖(清中)


宝相花纹样类型的演变


宝相花纹样属中国植物装饰纹样。植物纹样是中国传统历史装饰纹样中的重要篇章,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装饰艺术史之中,有1000多年的历史。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具有四个阶段,即原始至秦汉的本土莲花纹样、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加入了忍冬纹,石榴纹等元素,是宝相花纹样的模仿组合期,隋唐宝相花纹样正式形成,是宝相花纹样的创新发展期、后期向牡丹等花卉的写实风格转变,宋后宝相花纹样发展日趋成熟,属于自主兴盛期。隋唐时期的宝相花纹样在其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植物纹样的经典之作倍受瞩目,多元文化的体现是其价值所在。


正仓院藏宝相花纹样螺钿盒正仓院藏宝相花纹样螺钿盒

唐代宝相花纹样是中国本土纹样受外来影响激起复杂变化的典型代表。即在根深蒂固的“十”字模式下以正面莲花(隋代流行的八瓣莲花纹)单元花瓣重复排列的圆形放射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随佛教活动产生的纹样。当莲花风格日趋华丽,其简单的瓣形已不能满足多样变化的装饰需要时,开始结合外来多样的纹样如忍冬纹、石榴纹,中国本土的云纹元素进行组合,经过艺术创新、加工提炼、想象变形,使之最终成为中西文化合并的理想之“花”。在唐代宝相花纹样又经历着瓣形不断变化的过程。综合各个研究著作对宝相花装饰纹样所做的解释,可以将其特征概括总结为:

一、以多元素纹样的组合嫁接而成的混合之花。二、具有由中心向外多层次展开的放射式对称结构,团窠近圆形相对独立的花卉纹样。


宝相花纹样的特点


历来关于宝相花纹样的定义比较宽泛,也没有比较详尽的形式界定,宝相花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形式演变比较变化多端,关于什么样的纹样就属于宝相花纹样,至今没有确切定义。沈从文为唐代宝相花纹样定义是:在金银器上,常见一些珠宝镶嵌的花朵,在中心花蕊及花蕊和花瓣交接的地方嵌以珍珠和宝石,在图案纹样上则利用佛教艺术的褪晕设色方法,以放射对称的构图,把盛开,半开,含苞的花与花叶等组成富丽堂皇的团花,现代人一般都称之为宝相花。


对于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宝相花,值得一提的是高明的研究。其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宝相花纹样探议》(2004)和《敦煌唐代壁画中宝相花纹饰及其运用》(2005)中,梳理历史文献和佛经,从“宝相花”的造词理据、花卉品类和风格特点三方面界定了宝相花这一纹饰的概念;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梳理了宝相花的演变脉络;根据宝相花在石窟中的装饰位置将其分为窟顶、龛楣、背光、边饰、华盖、服饰诸类;并归纳了唐代以降宝相花纹饰在其它方面的运用,涉及瓦当、铜镜、墓志、金银器、碑额、陶瓷、腰带、灯饰诸方面。


高文在对宝相花纹样的概念界定上,从文献记载和概念意涵两方面进行了精细的梳考;在对宝相花纹样的源流梳考上,则从历史分期和纹饰载体两方面进行了简明的归纳。但由于该纹饰在花样及其历史演化极具复杂性,有待解决的恐非宝相花纹样的文献记载和历史时期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有唐一期宝相花这一纹饰从图像内容和图像形式两方面进一步做出谱系性的演变脉络归纳,从而得出一套足以界定“宝相花”这一纹饰的具体化的形式范畴。


徐萃的硕士论文《唐代宝相花纹艺术符号研究》(2009)对上述高文的局限作出了一定的补益,即以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为线,对宝相花的花纹演变做了归纳,最后从如下维度对宝相花纹样的形式特点进行了归结:

1)主要纹样分类:莲花纹、忍冬纹、石榴纹、如意云纹、牡丹纹、联珠纹

2)主要应用形式:单独适合、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八出环绕

3)基本结构特点:“十”字基准、“米”字结构

4)单元花瓣类型:侧卷瓣、对勾瓣、云曲瓣




宝相花纹样从秦汉时期的莲花纹样作为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了外来纹样如忍冬纹,石榴纹,卷草纹等丰富了纹样形式,到隋唐形成宝相花纹样并在各个领域充分运用,中唐往后宝相花纹样开始往写实风格转变,渐渐接近世俗化,到宋代时期,宝相花纹样程式化的进入建筑,丝织雕刻等诸多领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演变过程。


宝相花纹的形式十分丰富,其特征可以概括总结为:一、以多元素纹样的组合嫁接而成的混合之花。二、具有由中心向外多层次展开的放射式对称结构,团窠近圆形相对独立的花卉纹样。其应用的载体也是越来越广泛,充分运用到各个方面,渐渐融入中国文化里,形成中国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正仓院藏宝相花琵琶袋正仓院藏宝相花琵琶袋

宝相花纹样锦盒宝相花纹样锦盒

敦煌里出现的宝相花纹样敦煌里出现的宝相花纹样

正仓院藏螺钿宝相花纹样正仓院藏螺钿宝相花纹样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