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年度“反弹王”之一同花顺(300033)发布了部分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股份减持计划实施结果及下期减持计划暨风险提示的公告。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内容来自于同花顺大股东、董事叶琼玖等人对同花顺的下一步减持计划。
公告显示,持有同花顺股份64,018,000股(占本公司总股本11.91%)的大股东、董事叶琼玖女士,持有同花顺股份53,965,172股(占本公司总股本10.04%)的石狮市凯士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同花顺股份27,609,690股(占本公司总股本5.14%)的大股东、董事于浩淼先生,持有同花顺股份24,256,000股(占本公司总股本4.51%)的董事王进先生拟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41,703,96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76%)。
以4月9日同花顺收盘价127.8元/股估算来看,上述股东涉及到预减持的最大金额将达到53.3亿元,占同花顺最新流通市值337亿元的15.82%。
四大股东集体减持
实际上,这是一次延迟的减持计划。
早在2018年9月10日,同花顺披露了《关于部分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股份减持计划实施结果及下期减持计划的公告》,前述提到的同花顺四大股东拟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42,780,79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96%)。
截至2019年4月9日,前述股份减持计划期限届满。然而,自2018年10月9日至2019年4月9日期间,叶琼玖、于浩淼、王进三人均未减持公司股票,只有凯士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本次减持计划内合计减持1,274,300股,占同花顺总股本的比例为0.24%。这意味着,原计划不超过同花顺总股本7.96%的减持计划,最终只减持了占比0.24%的股份。
而根据同花顺公告,上述4位股东新一轮预减持计划的最大值,不超过同花顺总股本的7.76%,基本就是上一轮减持计划“欲减未减”的差值。
不同的是,一轮时间差之下,同花顺的股价早已截然大变。2018年10月期间,同花顺曾创下阶段最低股价28.33元/股,此后开始缓慢回升,至2018年底升至38元/股。
进入2019年,其股价完全进入开挂模式,涨幅超过2倍以上。对于这些原本计划减持而未减持的股东而言,套现金额自然将大幅增长。
同花顺在公告中,详细说明了4位股东目前的持股情况,以及计划减持情况,具体如下:
年内股价暴涨236%
作为今年的最热门个股之一,同花顺的股价在短期内一飞冲天。
尤其是猪年春节后,同花顺股价开始加速飙涨,年内涨幅逐渐扩大,截至4月9日的年内股价涨幅高达236.32%。而从其业绩来看,表现并不突出,去年全年其实现盈利6.34亿元,同比下滑12.64%,这是其连续两年业绩呈下滑态势。
不少市场人士指出,同花顺今年股价的上涨主要还是由于上一轮牛市中“互金概念”是最受追捧的概念之一,而今“牛市”声音再起,其受追捧自然不在话下。不过,而今市场整体面临向上突破压力,股东又在此时抛出巨额减持计划,同花顺股价或将承受较大压力。
有私募人士指出,该减持计划可能会对同花顺的股价带来降温,不仅如此,整个互金板块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记者注意到,除同花顺外,多只互金概念股年内涨幅都已经在2倍甚至3倍以上。其中,顶点软件(603383.SH)、金证股份(600446.SH)、科蓝软件(300663.SZ)的年内股价涨幅分别为303.77%、202%、300.58%。以下是部分互金概念股年内股价涨幅情况:
六大风险提示
在同花顺发布的公告中,还特别提到了公司目前面临的六大风险因素。
公告称,近期,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较大,存在回调风险。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谨慎、理性投资。
公司郑重提醒投资者关注公司各期定期报告所列示的各项风险因素:
(1)行业需求减少的风险
公司专业从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市场需求与证券市场的景气度紧密相关。国内经济增速的减缓、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明朗等宏观经济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证券市场不景气。若证券市场出现中长期低迷,市场交投不活跃,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的需求下降,可能会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下滑,从而可能使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下滑。
(2)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风险
尽管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从长期来看,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当前,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度不高,内部竞争激烈,竞争趋于复杂和严峻。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可能会带来产品价格下滑、服务质量要求提高、市场份额难以保持等风险。
(3)证券交易信息的许可经营风险
目前,我国对证券信息经营实行许可经营制。虽然公司当前经营中所使用的证券行情信息均已获得了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信息公司等机构的授权,但公司如果没有按协议约定及时提出展期申请或换发许可证的申请,或上述机构对证券交易专有信息的有限经营许可政策发生变化,如增加或减少专有信息的许可品种、增加或减少被授权的金融信息服务商、改变信息服务商有关资质要求等,则有可能影响公司现有产品的运营。
(4)互联网系统及数据安全风险
公司现有的金融信息服务必须基于互联网提供,因此必须确保相关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然而,设备故障、软件漏洞、网络攻击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客观存在。上述风险一旦发生,客户将无法及时享受公司的增值服务,严重时可能造成公司业务中断,从而影响公司的声誉和经营业绩,甚至引起法律诉讼。
(5)知识产权风险
公司主要业务为结合信息技术和金融理论对基础金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整合,通过互联网技术为资本市场的各方参与者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如果未对产品设计、开发、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引起重大的知识产权纠纷,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6)政策法规的合规风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相关监管机构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等措施来规范行业发展。这可能造成行业内的创新开发业务在短期内可能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2.2018年每股收益1.18元,较上年下滑12.59%,未来业绩可能继续存在下滑风险。按照公司2018年每股收益及2019年04月09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计算,目前公司股票的静态市盈率已达108.38、滚动市盈率已达到108.38,深沪两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编号I65)近一个月静态市盈率加权平均值54.07、滚动市盈率加权平均值50.29(以上行业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3.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和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媒体刊登的公告为准。
4.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