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青花穿莲龙纹长颈胆瓶
2017香港苏富比春拍成交价HKD49,037,500雅昌供图
清乾隆青花龙凤云蝠纹鸠耳方壶香港苏富比2017春拍成交价HKD44,537,500雅昌供图
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2017香港苏富比春拍成交价HKD33,850,000雅昌供图
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2017北京匡时春拍成交价RMB42,550,000雅昌供图
或许,业内可以稍微松一口气,随着今年春拍季成绩单的陆续公布,
收藏
市场回暖已是明显现象。今年
1-7月中旬,中国
艺术品市场
拍卖成交总额约286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0.36%,其中有七家拍卖行成交额均超10亿元。其中,瓷杂板块实现量价齐升,在推动整个市场向上攀升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就全球范围而言,本季就有至少三件中国瓷器以超过一亿元的价格成交。同时,引人注目的还有香港市场在其中的突出表现,以及内地市场以西泠拍卖等为代表的一些惊喜呈现。
■
收藏
周刊记者潘玮倩实习生王淑婷
瓷杂拍卖成交份额达到
40.93%
公开数据表明,
2017年
收藏
市场经历年盘整逐步回暖,瓷杂板块于其中贡献重要力量。
就整体而言,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今年
1月-7月中旬,中国
艺术品市场
拍卖成交总额约286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0.36%,其中有七家拍卖行成交额均超10亿元。
而对比来看,作为与中国书画板块、现当代艺术板块一起三足鼎立的瓷杂板块,于今年春拍表现优秀,实现量价齐升,截至今年
7月中旬,瓷杂拍卖成交份额达到40.93%,已远远抛离现当代艺术(占比10.24%),而几乎与中国书画(占比41.54%)并驾齐驱。
瓷器杂项的稳步前进早就有迹可寻。公开资料显示,在今年
3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欧洲艺术
古董
博览会等活动中,中国瓷器、青铜器等
古董
艺术品大受欢迎,中国买家十分活跃。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发布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也指出,回顾
2016年,中国拍卖市场总成交额虽然同比下滑,但在全球市场份额却上升至全球第一位。其中,瓷杂专项在过去六年里,由原来的20%上升至40%。
青花、粉彩、单*釉提示市场方向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春中国瓷器杂项板块亿元拍品频出。其中,明清
官窑瓷器
和青铜器各自撑起半边天。此外,瓷杂板块中的佛教造像和青铜器,也于市场有上佳表现。
2017年春拍,有三件明清
官窑瓷器
突破亿元大关,它们分别为一件青花、一件粉彩、一件单*釉。老窑(宋瓷)和小器(玲珑器)的市场表现也引人瞩目。上述这五个种类,正是久盛不衰的五大传统名瓷,说明经过多年市场淘洗,代表*种类依然是最值得入手的坚挺货*。
2017年4月5日,“
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
在香港苏富比以
6500万港元起拍,2.29亿港元成交,约合
人民币
2.04亿元。该价格直逼青花瓷价格世界纪录保持者——2005年佳士得2.3亿元拍出的元青花“
鬼谷下山
”
,被誉为
“
宣德碗之王
”
。
5月9日,一对“
乾隆御制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
”
在伦敦佳士得以
1472.5万英镑成交,约合
人民币
1.31亿元。这对尊瓶也成为佳士得拍卖价最高的10件中国陶瓷器之一。
5月31日,“
清雍正粉青釉双龙尊
”
在香港佳士得收获
1.4亿港元,约合
人民币
1.25亿元,刷新2014年由放山居旧藏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
苍龙教子
”
图罐
9420万港元成交价所保持的中国单*釉瓷世界拍卖纪录。
分别代表瓷器最重要门类的三件拍品,同时跨入亿元俱乐部,业内信心得到极大提振,同时亦让人浮想联翩。
“
破亿
”
提示着人们,市场正往什么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