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带着一群朋友在俄罗斯旅行,去了一家“不怎么出名”的博物馆——莫斯科航天博物馆。我们在这里看到了1960年就上过太空并平安返回的两只小狗的标本,看到了1961年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加加林所乘坐的“东方1号”宇宙飞船和他当时穿的宇航服,还有前苏联也是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实体模型、月球车等等。
看完之后,同行动朋友发出感慨:“这个博物馆太值得看了,我之前也去过美国的航天博物馆,但这次还是大开眼界,我觉得俄罗斯的这个完全不比美国的差。要说差,那唯一就是差在俄罗斯没有美国那么会宣传。”
加加林乘坐的宇宙飞船返回舱
成功返回地球的航天狗的标本以及太空动物试验舱
最近看HBO出的《切尔诺贝利》的时候,总会想起朋友说的这句话。确实,他们宣传能力太强了,不留痕迹地几乎让所有人都信以为真。主创团队说,他们的立意是要歌颂拯救欧洲的英雄,可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了一个官僚、无能的政府和一群鲁莽、无知的苏联人民。
电视剧开头的这一段话,用来形容这部剧本身最合适不过了。本剧使用的手法非常高超,用大体的事实,加上虚构的细节,黑苏联于无形。
在刚播完的第三集中,令我特别扎眼的就是多次出现的放在克里姆林宫的油画《伊凡雷帝杀子》。这幅画是列宾的名画,我曾经在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见过,印象非常深刻。它描述的是生性残暴的伊凡雷帝,听信小人谗言,怀疑自己儿子图谋篡位。在一次与儿子的争吵中,他使用权杖击中儿子的太阳穴,导致儿子不幸身亡。
列宾名画《伊凡雷帝杀子》
画家以这个悲剧场面作为描绘对象:沙皇在深红色的地毯上,紧紧搂抱着鲜血如注、因自己而丧命的儿子。在伊凡雷帝的瘦脸上,瞪着两只惊恐万状的大眼珠。像是在后悔,又像是在祈求儿子不要死,我们从中看到的是那种不可逆转的弑子之痛。画家通过该作品,一方面,预示伊凡统治濒临灭亡,向世人展现残暴的沙皇注定要失败;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人性和兽性交织在一起。
这幅画在1885年又着名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购买,之后就一直收藏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而在HBO的剧里,这幅画居然被挂到了克里姆林宫,还多次出现,每一次镜头还要在画上停留好几秒!
《切尔诺贝利》剧照,把《伊凡雷帝杀子》挂在了本应该挂列宁像的地方。
一幅画出现在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那它肯定是有所暗示的,可能会有多种解读,在我这里,我看到的是:苏联暴政或者体制,导致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赤裸裸的黑。
剧照
镜头拉近一看,这画简直都不能用粗糙来形容,细节全无,列宾就你们这拙劣的画工?并且好好的一副横着的画,都被你们整成竖的了,也是挺佩服的。
摆放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原画,2018年该画被人为损坏,目前还在修复当中。
关于这部号称要还原切尔诺贝利真实事件的剧到底有多扯,我们来看看亲历者怎么说。
参与事故处理者,辐射剂量测定员 Леонид Седов
我看的时候就一个感觉,《切尔诺贝利》这部剧是基于在吸烟室里偷听到的情节改编出来的。如果不是老有人问我,我不会去看这部剧。这部剧其实不应该叫《切尔诺贝利》,而应该叫做《怪兽》。在剧里,最吓人的怪兽是苏联政府,而不是事故本身。
在灾难中,我们没有轻视任何人的生命。第一个去检查到底发生了什么的人是核电厂值班主管,他当时就是有穿防护服的,也没有任何人派工程师去爆炸发生的中心去查看情况。我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口里听到的是,当时管理人员的第一反应是去保护他们的。
还有一个完全虚构的情节就是政府根本就没有拿钱来诱导大家去现场处理事故。当时根本就没有提到钱的事情,我们大家都是自愿去的。我们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我们想去帮忙。
400卢布相当于当时苏联人一年的工资
参与事故处理者 Александр Великин
关于普里皮亚季居民出门欣赏爆炸后的核电站的情节:普里皮亚季是因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才建起来的一个城市,那里的居民全部都是核专家或者核电站的工人和家属,他们都有关于核电和辐射的基本知识。他们会出门,因为没有任何信息给到他们,他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肯定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更不会通通到桥上去欣赏这一“美景”,大家没有这么无知。
关于坠机情节:在剧中,一架米-8一上场就坠毁,原因是驾驶员不听指挥或者是经验不足,直接飞到了堆芯正上方,穿过浓烟之后视线受阻,撞到了起重机的吊索后坠毁。首先,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不对的,历史上确实有过此事件,但是时间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发生好几个月之后的10月2号。其次,事故发生原因也不对,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5点,正好日落的时候,飞机逆光飞行,驾驶员看不清楚,没有注意到吊车的钢索,不小心撞了上去,导致飞机坠毁(注意:不是现在国内网上说的由于飞机反复进入核辐射区出现故障或者飞行员体力透支),并且飞机坠毁的地点是在3号反应堆附近,与辐射没有关系,更不是由于飞行员的经验问题或者不听指挥的问题。
飞机坠毁剧照
飞机实际坠毁情形
参与事故处理者 Петр Паливода
美国人拍这片子完全就是在丑化我们。当我听到医生说“我们为什么会有碘片”的时候,我就在想,难道这个医生是个猪吗?核电厂的医生会不知道核泄漏要给大家发放碘片吗?
猪医生
另外那些管理人员,他们为什么要互相隐瞒?他们明明彼此都很清楚,也很理解事件的严重性。他们确实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所有人事情的真相,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但是,管理人员之间的互相欺瞒就显得有点搞笑了。还有那个老人,跳起来说“这是我们的荣耀时刻”,这是句什么废话?
剧里面刻意隐藏了很多事实,或许是美国人根本也不知道我们是怎么处理事故的。当时我们可能不知道,在辐射区工作后具体将面临什么样的危险。但是我们被清楚地告知,可以在反应堆附近停留多长事件,装有瓦砾或者混凝土的推车要以什么样的速度前进,什么时候应该把推车内的东西倒出去,以什么速度跑回推车旁边,这些都非常的精确。我们不知道具体会面临什么后果,所以他们会告诉我们,如果你们待的事件超过多久,你们就没法再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下面我们来看看俄罗斯普通观众是怎么评价这部剧的。
安德烈:我最害怕的就是在HBO的剧里面出现克格勃拿枪指着穷人,逼迫他们徒手清理核事故现场。这场景终究还是出现了,不仅是徒手,他们还赤裸着全身...我不知道这是否为真,但是我强烈怀疑是编剧杜撰出来的。
安娜:导演试图用80年代的道具来增加电影的可信度,但不幸的是,剧里关于事故发生后的大量场景都远非事实。有很多幸存者对这件事都有很客观的描述,但可能编剧觉得那些客观事实不够戏剧化,所以增加了很多虚构的东西。
瓦西里:在爆炸发生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在黑暗和废墟中,没有人能够准确了解灾难的原因和规模。当然,每个人都知道,事故是严重的,但他们无法想象堆芯被炸了。因此一开始,所有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应该是尽一切可能防止事故蔓延到临近的第三反应堆,其次才是去拯救4号反应堆。所以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并没有人员被命令去检查反应堆,实际上大家都在齐心协力地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大家不是因为接受“愚蠢的命令”而去工作,大家是自愿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事故的前几分钟不会出现急性放射病的症状,没有人吐血,出现恶心和呕吐都是在几十分钟之后,大部分人都是在几个小时之后。如果该剧就是为了展现戏剧冲突,为了展示苏联的恐怖通知,那么恭喜你们做到了。
叶甫根尼:这部剧里的苏联人还是刻板的愚蠢,在崇尚科学的苏联,人民会这么无知?中学的物理课都白上了?另外说一句,在1965年出版的儿童百科全书里,就以一种简单和轻松的方式描述了什么是辐射,什么是核反应堆以及核反应堆是怎么工作的。
娜塔莉娅:这部剧成功地传达了几样东西,一是灾难,二是不明的威胁,三是人民的痛苦,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无知的苏联人和苏联政府。
最后,我又去看了一下豆瓣的评论,我真的只有一句话送给那些人:“你清醒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