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16个年龄称谓,综合素质多得2分!

法律法规网 作者:小柯
来源 来源: wbtt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7-17 05:45:24  评论(/)

​​目前,教师资格国家统一考试中,不论想获得哪个学段的教师资格,都得参加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试。综合素质顾名思义,是对考生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对于这类知识的复习,尤其是基础文化素养,不是一朝之功力,就可以复习到位的,需要日常的积累。所以,在此,小编特将文化素养中常考的古代年龄称谓总结如下,以帮助大家更好备战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


1.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两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本词中“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提携”等为其衍生词。


3.龆龀:(tiáo chèn)儿童换齿年龄。《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4.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儿童或童年。


5.幼学:十岁左右。《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岁日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6.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7.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即指古代女子十二岁开始戴钗梳妆。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舞勺之年:男孩子十三到十五岁期间。据《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10.及笄: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


11.志学之年:十五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12.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13.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4.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因以“加冠”指男子满二十岁。


15.弱冠: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也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用于女子。


16.其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中寿;八九十耄耋之年;一百岁期颐之年。​​​​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