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我飞赴挪威参加一北欧艺术节,在这个以现代艺术展示为主旨的盛会上,时时可以看到北欧传统文化的影子,艺术节LOGO是北欧风格的简洁大方,开幕大戏是挪威著名文学家易卜生的剧作Peer Gynt,而Peer Gynt的故事源自挪威民间传说,形式和内容都有着浓厚的北欧风情。由于工作关系对国外文化圈有所接触,深切感受到,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而传统艺术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受到重点保护和扶持。
相声艺术是中华传统曲艺的一个门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相声界翘楚、德云班主郭德纲曾多次走出国门,在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地巡演,显示了中华传统曲艺走出国门的巨大影响力。2019年9月23—29日,张云雷首个海外专场在澳洲上演,虽然无缘去现场躬逢其盛,但通过前线传来的视频片段管窥其盛况,我相信,这次由新生代相声演员将相声带往澳洲,在曲艺对外输出史上无疑将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沉的民族精神,在当下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拥有强大生命力。传统曲艺从其诞生起就注重高台教化和寓教于乐的作用,张云雷表演的相声和戏曲、曲艺小段,一个个经典故事,一个个唱段,包含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也传达了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黄鹤楼》《捉放曹》《韩信算卦》里的忠孝节义,《劝人方》《锁麟囊》里的行善积德,《王二姐思夫》《武家坡》《花为媒》《汾河湾》里的忠贞爱情,《探晴雯》《黛玉焚稿》中的文学内涵,印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些民族文化基因正是传统曲艺能走出去的内在核心价值所在。
文化通则民心通,在西方语境下传播中国文化有挑战,也有巨大的潜力。相比于较早走向海外的国粹京剧而言,京剧有优美唱腔、华丽的服饰、丰富的舞台布景、完整的故事,从而更容易为外国人接受,而相声是仅凭穿着大褂的两名演员站在三尺桌子之后,凭着自身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来吸引观众,走向海外的难度更大。因此,相声走出国门,主要目标观众是海外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海外华人,他们在精彩的民族艺术熏染中能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认同感。文化传播要契合受众体验感,较之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张云雷这样的青年偶像,会令年轻的海外华人二代、三代更容易接受,能更好地发挥“文化统战”的作用,发挥共同价值观在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张云雷的坎坷经历和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精神,也容易“圈粉”,引导海外华人青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张云雷已经在海外华人青年中有一定的受众群体,有海外青年将张云雷的作品《探清水河》翻译成多国语言版本传唱,有多国艺术家将《毓贞》《锁麟囊》改编成交响乐上演。此次,张云雷的三场海外专场,精彩纷呈,老段子、新包袱、传统戏曲,大大满足了海外华人现场感受其魅力的热切愿望。
有理由相信,青年偶像演员在澳洲巡演能展示中国文化方方面面,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使海外华人和国外社会各阶层都能了解感受并喜爱中国文化。知乎上有一篇关于张云雷的高赞回答下,有一位奶奶粉在评论区留言说:“我常年奔波在伦敦,青岛两地。眼见小孙子说英文比中文流利,不愿写汉字,心中不免失落。四月份初识小辫儿,宛若发现珍宝,着实花费心血做了美篇。搜集了辫儿的几十帧照片,让已西化的儿孙们有兴趣记住,祖国故园的文化瑰宝。”
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反过来也能增强国内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当代青少年处于西方文化全球扩张的复杂环境中,中华传统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力被削弱。近年来,张云雷带动了一批90后00后的青少年认识、接触、慢慢喜欢上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如能在海外成功传播,也将进一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产生积极影响。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既有本土文化情怀,又有国际文化视野,立于世界之林传承中华文化命脉。
图源感谢@小辫儿张云雷@路人甲张云雷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