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漫画师猝死,背后是漫画人的集体焦虑

法律法规网 作者:迷雪儿
来源 来源: 微博头条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10-25 23:49:07  评论(/)
9月28日,嘉定区某小区的一间出租屋内,一位26岁的姑娘悄悄地走了。

她的笔名叫“回首而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漫画师,两部当红漫画的主笔,长时间熬夜工作后,在睡梦中猝死。

打开国内最大的漫画网站,两部作品仍在连载,有同事接替了她的位置, 而漫画评论区,已经成为悼念之地,短短几日内涌入了上百条留言。

图说:出事的小区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李一能(下同)

“主笔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熬夜赶稿。”

“再也不催更了,主笔辛苦了。”

“感谢主笔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漫画,现在请好好休息吧。”

……

点击退格键,回到漫画网站主页,很容易就能看出,是什么激励着这位年轻的画师如此拼命地燃尽自己。

那是成百上千部漫画竞争的战场,一个梦想与残酷交织的舞台,这里有一夜成名的传奇,也有默默无闻的忍耐,或是惨淡收场的没落。

主页最显眼的推送位,是当下最火爆的动漫信息,改编动画即将上线,衍生产品线下销售排起长队,作者名利双收成为人生赢家……

毫无疑问,这就是所有漫画人的终极目标,也是所有焦虑的源头所在。不成功就成虫,没有中间选项,一部部浪漫可爱的漫画背后,却是冰冷如铁的行业信条。

繁荣发展的产业

图说:“常盘勇者”办公室

“常盘勇者”,是回首供职漫画公司的名字,取自日本漫画圣地常盘庄,创始人小孟(化名)希望为画师们打造一个铸梦圣地,就如同二次元世界中的勇者,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而回首就是众多怀揣着梦想闯荡江湖的“勇者”之一。她是重庆人,四川美院毕业,基本功非常好,颇有才气,两年半之前应公司一位同事之邀来上海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动漫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动漫人心中的宝地。特别是几年前随着文化产业急速发展,大量资本挟海量资金涌入,一时间国漫行业从无人问津的丑小鸭,一夜之间变成了白天鹅,漫画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

“所有人都在做一件事,海量生产动漫IP,期待其中有一两个能大红大紫,本质上这就是一场赌局。”

在最好的光景,漫画公司根本不差钱,投资人趋之若鹜,大量的招募画师,扩张工作室。

但从去年开始,漫画行业不再盲目扩展,资源开始向最优秀的从业者倾斜,而回首就属于其中之一。

她主要负责《代挂系统最为致命》与《镜朱颜》,在漫画网站上有有着不俗的成绩,从上百部漫画中脱颖而出,长期在处在前五名的位置。

小孟说,漫画人的收入就看有没有爆款作品,要么一夜成名大富大贵,要么默默无闻艰难度日,甚至入不敷出黯淡离场。

如果说功成名就的终极梦想是一座山峰,那回首应该算是一位非常有希望能够登顶的攀登者。她的两部作品人气都很不错,而且《镜朱颜》的动画项目已经确定。

谁都没想到,她却倒在了登顶的冲刺路上。

壮志未酬的勇者

9月28日夜,回首的两位室友发现她无法唤醒,马上拨打120急救,但医生赶到也是回天乏术。

她去世的具体原因,至今仍不得而知,但同事们猜测,可能与作息习惯与工作压力有关。

半年前,回首申请在家办公,理由是需要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可以安心创作,从她的微博上可以看出,熬夜是家常便饭,因为晚上才有创作灵感。“通个宵比较有感觉。”这是她的口头禅。

回首租的房子就在公司对面,但一旦选择在家办公,就等于选择自我封闭,沟通基本靠网络,吃饭可以点外卖,拉起窗帘就没了时间概念,根本不知白天黑夜,累了就睡,醒了就干活,可以很久不出门。如果不是极其自律的人,很难驾驭好这种生活工作不分家的节奏。

图说:回首的最后一条微博

不幸的是,漫画师普遍都有不自律的缺点。在很多漫画人看来,才华横溢就意味着不循规蹈矩,甚至还需要些放浪不羁。这的确有利于好作品的诞生,但肯定不是件好事。

小孟的公司原则上基本要求员工打卡正常上班,还专门请了阿姨烧饭,就是为了帮助他们生活规律,但对于回首这样优秀的主笔,还是选择给予她宽松的空间。

小孟说,回首是一个对作品要求极高的作者,因此并不高产,但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她现在的两部作品都有了人气,想要冲刺登顶,就要提升品质,突破自己是最难的事,卡在一个点上被折磨好几天是家常便饭。

在事发前一个月,小孟和回首聊过一次,当时就有了一些预兆,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想爸妈了,准备回家一次,来上海后她基本没怎么回过家。

9月21日,回首发出了人生中最后一条微博:“安详地沉睡吧,我最爱的魔女。”配图是漫画中的角色,如今再看这条微博,满满都是不祥的预兆。

“现在已经找同事接手她的工作,公司也在尽力帮助善后,准备帮她举行一场义卖,以后漫画的稿费,也会分出一部分给她的父母。”

小孟说,漫画主笔的名字暂时没改,依然是回首而已,同事们希望能用继续更新漫画,从某种意义上使她的生命在二次元世界得以延续,告诉每一位读者,她来过、梦想过、奋斗过。

焦虑中的转型

图说:高一帆(左)

高一帆是一位80后漫画师,如今是一家名为“之画”的漫画公司的管理人。在一线画师岗位打拼多年,所以他能理解漫画人所有的快乐与期许,痛苦与坚持。对于年轻同行的不幸,他可以感同身受。

从小喜欢漫画的他,选择成为了一位职业漫画人,在十多年前这根本不算是一份正儿八经的职业,收入全靠向杂志社投稿,几乎没有社会保障,遭到父母强烈反对。

但当时的高一帆觉得自己要坚持梦想,于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对于这段经历,他的形容是:宅,非常宅。

许多漫画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闭关潜心画画,不知不觉就成为“快乐肥宅”,身材走形,不修边幅,经常熬夜,社交恐惧症,几乎是他们的标准像。

作为一名上海本地画师,高一帆比许多外地来的同行要好一些,至少不用租房,生活有家人照顾,但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他为什么故意选择成为“宅”。

“我们的受众很多都是‘宅’,那时只有和他们交流,我才能找点认同和归属,而且画师需要理解‘宅文化’,只有成为‘宅’,才能画出受欢迎的作品。”高一帆说,二次元世界和现实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壁垒,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跨越,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如今的高一帆,已经减肥成功,一表人才侃侃而谈。去年他临时受命,从公司业务骨干被提升为经理人,除了画画之外,他还要操心全公司上下员工的生计。因为梦想入行的男孩,正在学着成为一名男人。

在当下漫画行业竞争激烈,大量作品涌入少数几家大平台,厮杀异常激烈。在更新速度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就成为了各家竞争的主战场。

在漫画市场最成熟的日本,通常是每周更新,但现在国漫更新频率比日漫更高,一周双更,在高峰阅读期间,比如长假,甚至要做到日更。

“我们小时候看漫画,等上几个月很正常,因为没什么选择,现在不一样,选择太多了,互联网极大改变了行业,读者的要求急剧提高,更新慢或者质量下降,会迅速被读者抛弃,还有几百上千部漫画可供选择。”

高一帆说,资本对漫画的考核也非常残酷,可以一下子捧上天,也可以一刀腰斩,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唯有团队作战转型升级,如今的漫画公司,更加像一个流水线工厂。

匠人之心不死

和“常盘勇者”一样,“之画”的办公室里坐满了画师,基本所有的员工都要打卡上班,作为一个团队而非单打独斗完成作品。

图说:“之画”办公室

主笔主要负责创意底稿,助手负责描线,再由美工上色加特效,最后由文案加上台词,经过品控把关,一副漫画就此诞生。在团队的紧密配合下,一个小组每天可以生产20多格漫画,效率远超单兵作战。

“我们那个年代,一个人搞定所有,现在这种传统漫画人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如果不团队协作,根本无法满足平台和受众的需求,而且画师在家闭门不出每日每夜赶稿沟通成本极高,这种情况会以后在行业内会越来越少。”

高一帆说,国内漫画行业崛起也就是这几年的事,许多规则都在摸索,但趋势是越来越像一家传统公司,把放浪不羁的漫画师管理好,使他们进步成长,早日摸到创作“爆款IP”的窍门,是如今国内漫画公司共同的方向。

对于资本潮起潮退,高一帆觉得也是好事,前者吸引大量优质人才加入,后者去劣存优,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英翘楚。

如今漫画公司里,有大量95后甚至00后漫画人,不论是从天赋、技巧还是对年轻受众兴趣点的把握,都远超前辈。高一帆说,看着他们才华横溢的飞速成长,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他们就是中国动漫的未来。

在漫画行业,变化永远是主题。画风在变,流行在变,技巧技术都在迅速革新。但高一帆觉得,无论是哪一辈的漫画人,对漫画的真心喜爱,与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是不会改变的。因此,他能够理解回首的选择。

在那一个个通宵达旦的深夜,为了几个细节潜心雕琢,耗尽心血只为把自己创造的世界,用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份心意弥足珍贵,永远不会过时。

一位优秀漫画人的离去令人悲痛,但高一帆相信焦虑与压力终将化为动力,蕴藏着对中国动漫崛起期盼,积蓄力量等待着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只是在这一天来临之前,我们都要思考,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重现。”公司需要尽快规范起来,建立科学地工作流程制度,延长漫画人的职业生命,而漫画人也必须明白,爱惜身体最大的责任在于自己,以透支生命来实现梦想并非长久之计。

新民眼工作室 李一能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