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财经网2016年03月29日讯】近日,记者从警方了解到,在微信上买东西被骗的市民还不少。大学生小郭在微信上购买了一款二手相机,付了款却迟迟收不到货;市民黄女士轻信所谓的“海外代购”,买来的化妆品却是假的。对此,警方提醒,在微信上交易之前一定核实清楚卖家的真实身份,以免被骗。

案例1
大学生买相机,付完款就被拉黑
小郭是扬州某高校的大一学生,偶然一次,小郭在网上发现有人在卖二手的“自拍神器”卡西欧相机,只要半价,小郭加了卖家的微信。“对方的朋友圈发了不少广告,而且还有很多成交的截图。”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商定以2000元成交。

很快,对方给小郭发来一段视频,显示顺丰的快递员正在将相机打包,接着又发来一张快递单照片。看到这一幕,小郭认为对方发货了,然后将2000元转进了对方的支付宝。
就在小郭计算着快递啥时候到时,却发现查不到物流信息,更令小郭没想到的是,当她再联系对方时,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
案例2“海外代购”的护肤品竟是假的
前段时间,市民黄女士加了一个做海外代购的微信。
最近,黄女士的护肤品快用完了,于是她就联系对方,让其帮忙从国外购买相同品牌的护肤品。“她在国外专柜买东西的时候,还拍了段视频给我。”看到视频,黄女士更加深信不疑。很快,护肤品拿到手。黄女士刚使用就出现了问题——脸上长满了红疙瘩。黄女士找到专柜验证,经过鉴定,确定她买的是假货。
等黄女士再找卖家时,对方先搪塞了一阵,随后直接将黄女士的微信拉黑了。(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记者 支羽
警方提醒
交易前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
对此,警方提醒市民,微信交易时,一是要了解清楚卖家的真实身份信息;二是要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大件物品最好签订书面的买卖协议;三是要保留银行、支付宝等汇款、支付凭据,一般接受汇款的账户同卖方身份要相符。做到以上三点,卖家一般不敢只收钱不发货或者出售假货,即使出现也可以依据这些证据及时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