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车客车新规:10种情形需报警 [快讯]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金投网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8-08-05 19:10:03  评论(/)

北京发布8月5日电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对《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处理规定》进行了修订,新规自8月15日起实施,旧版本相关规定同时废止。记者获悉,根据新修订的规定,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不能“私了”。

限定三个工作日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2005年交管部门发布了《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处理规定》,2007年发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进一步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规定进行了补充规定。记者对比修订版新规和旧版相关规定发现,在简易处理适用范围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老办法,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上,机动车之间发生的造成车物损失或者人员轻微伤,且车辆能移动的交通事故,由当事人依照本办法自行协商解决。而根据新规,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受伤当事人伤势轻微,各方当事人一致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伤人事故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其中有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犯罪嫌疑的除外。

根据新规,适用简易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应在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撤离现场后,交警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记录道路交通事故事实,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备当场制作条件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10种情形需报警校车客车严重超载出事故不能“私了”

根据新规,存在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等七种情形之一,需要立刻报警。另外,存在机动车无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未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对道路交通事故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的,应当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后报警。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增加了“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不能私了。需要驾驶人标划现场,迅速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报警,等候交通警察处理”这一规定。

在事故责任认定上,包含存在40种情形的责任认定,新老规定内容大致相同,但新规更加细化。根据新规,存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以及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一方将承担主要责任。此外,新规还增加了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驾驶机动车的一方承担主要责任。

该撤离不撤离致堵车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根据新规,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

此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依法及时予以处罚。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原载于《北京青年报》2018年8月5日A05版,记者 杨柳)

延伸阅读北京顺义将安全校车开进村里 有了“大鼻子”上下学更安全

如何让孩子安全上下学,一直是家长操心、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难题。

李松林 摄

为破解难题,顺义赵全营镇党委、政府试水“政府+企业”模式,将一辆辆黄色“大鼻子”安全校车开进村里,让全镇两所小学孩子的上下学路有了更安全的保障。

如今,除了赵全营镇,顺义北石槽镇、张镇、大孙各庄镇等,都有“大鼻子”的身影。这些校车有何看点亮点、如何保证安全运营、未来怎样让更多孩子受益,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大鼻子”开进25个村,每天早中晚共跑四趟

“冯叔叔好!”随着稚嫩的童声望去,头戴黄色安全帽的一年级学生杨妍熙,正朝校车师傅冯宝柱走来。“妍熙好,慢点儿上车。”这里是赵全营镇红铜营村。冯宝柱驾驶的编号为71051的黄色“大鼻子”校车即将发车,终点是六公里外的赵全营中心小学。

这条线路和这班车上的每个孩子,冯宝柱早已熟悉。2016年12月15日起,在区教委协助、赵全营镇党委、政府的主导下,中益安达校车企业正式试点安全校车项目。从那时起,冯宝柱就开始承担起这条线路的运营。

“我每天要跑四趟。早一趟、中午放学一趟、回学校一趟、下午放学一趟。”冯宝柱身后,是一辆长9.8米,宽2.3米的56座“大鼻子”,他每天进出村的道路只有约3米宽。“驾驶这个车,安全是第一位。主要困难是村里路况复杂、障碍多,我们只能全程跑40公里时速,20分钟左右到学校。”

而这一切,在一年多以前,是另一番景象

李松林 摄

“之前是我妈骑电动车送我读书。就我妈那技术,摔了我很多回,腿、胳膊都流血了,而且老迟到。”六年级学生刘瑞说,如今妈妈工作繁忙,给他报名坐了校车,“妈妈省心,我也更安全了,还能认识不同年级的小朋友。”“以前这校门口各种车都有,小汽车、电动三轮车、自行车、还有跑出租的‘黑车’等乱七八糟,一到上下学就堵得不行。现在有校车我看挺好,秩序好了,孩子也有人管着,至少放学后不能到处跑了。”小高丽营村的王大爷说。

如今,每天都有12辆安全校车(41座和56座两种),服务于赵全营中心小学、板桥小学共25个村庄的450多名学生。安全校车试点带来了多重变化--乡村学生安全上下学更可控,校园周边交通拥堵也得到缓解,家长们也从繁重的接送中解放了。

标配急救箱灭火器安全锤,司机和跟车老师本领硬

跟在孩子们身后,记者走进了这辆“鸟笼式”结构的56座“大鼻子”。

记者发现,迈上校车,需跨越三个高度约为20cm的阶梯,阶梯两侧各有扶手。车辆前部,安放了两个灭火器;车内首尾共有两个摄像头,车外四角各有一个摄像头;车辆左右两侧窗边各安放两把安全锤;每个座位上,都有安全带。

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两处。一是车辆前部,驾驶员右后方地面摆放着一个急救箱。“有15种常备的医药用品。包括酒精、消毒棉、纱布、创口贴等等。”随车安全教师陈雪连说,学生一旦有擦碰,可以第一时间处理。而在车尾,有一个红色圆形巡视按钮。“车辆只要熄火,它就会报警,提醒驾驶员和老师巡视车辆,防止遗留孩子在车内,发生悲剧。”

“下面我们点名,杨妍熙、刘瑞……”在红铜营村,冯宝柱驾驶的“大鼻子”共有三个停靠点。每个停靠点的学生上车找到自己的固定座位后,陈雪连都要一一点名,得到“到”的答复后,她才会提示司机“检查完毕,可以出发。”一系列规范、细心的流程背后,是工作人员的“大浪淘沙”。“用工坚持本地化,因为本地人熟悉路况,了解乡村社情,而且每辆校车上的司机和安全老师,都要经过一个月培训,只有通过心理测试的优秀人员才能上岗。”中益安达董事长张怀亮说,“所有校车司机必须获得A照三年以上,安全驾驶和情绪管理能力都要强;安全老师则要懂安全、懂应急,善于互动交流。”

记者了解到,每辆校车的运行时速和路线,都受到严格管控。“时速超过60公里,油门就踩不下去了;路线随意改变,那么你就丢掉工作了。”

流动的传统文化课堂,手机可实时查动态

“今天,咱们一起来背一下《满江红》。”随着安全老师陈雪连的号召,车厢里响起孩子们稚嫩而整齐的声音: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六年级的刘瑞告诉记者,自己很享受每天上下学的路程,因为有多种形式的活动。“老师会给大家放动画片看,也会教大家背诗,邀请同学朗诵诗歌。活动结束后,大家可以唱歌展示才华,也可以看书。”

“还有,我们过生日时会有生日礼物哦,再过两天就是我的生日了。”一年级杨妍熙小朋友抢着回答。她说,老师那里记载着每一个孩子的生日,只要有谁过生日,都会收到小礼物。

“安全是校车的第一要务。但我们希望校车不仅是安全的,还可以是人文的、有温度的。希望通过安全校车,加强对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张怀亮说。

而以上的一幕幕,正经过技术手段,实时回传中益安达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记者看到一名值班安监人员,其面前是由十多块可滚动的小屏幕组成的监控墙。每个小屏幕上,都对应一条路线车辆的实时状况,驾驶员、安全教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由车内监控回传到这里。“我们每天工作的时间和校车发车收车时间一样,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都会立即处理。”

与此相连,手机端也有一款APP可供家长随时查阅校车状况。点击进入后,家长可查看校车的实时行驶轨迹以预估接送时间,还可以观看实时视频,了解自家孩子的状态。记者实测发现,由于受到网速和技术影响,APP正常使用没太大问题,只是稍微有些卡顿,“正在进一步做技术优化,尽快解决。”中益安达市场部总监邹正说。

眼下成本紧张,政府主导可让更多孩子受益

“大鼻子”安全校车试水以来,引发各界关心。据了解,在顺义区教委的协调支持下,目前“大鼻子”除了在赵全营各村开设线路外,还开进了北石槽镇、张镇、大孙各庄镇等下辖村庄。

试点一年多来,校车保持了运营零事故、发车零延误、服务零投诉的成绩。但运营成本却成了一道待解的难题。

经过跟踪测算,每辆校车每月每座的运营成本在800元以上,但中益安达根据和区教委及镇政府的约定,每月只向家长收取200元。“试运行以来,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我们是在亏损中坚持。”公司董事长张怀亮说,即使亏损,他也想坚持下去,“早日扭亏为盈是责任,但我更大的心愿是与众多有识之士一起,圆中国学童安全出行这个梦。”作为教育部督导局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课题组的唯一运营实践专家,他正与专家们一起努力推动校车运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赵全营镇副镇长王英梅告诉记者,安全校车是新兴事物,为把好事办好,按照与区教委和企业的约定,校车试点时,镇党委、政府对每个学生的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后期出于企业运营成本、保障安全等考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提高相应补贴标准。今年春节后,镇政府正式提高补贴为每生每月500元。为此,今年镇政府将累计投入200多万元人民币。

王英梅说,企业负责安全运营,党委和政府则要扶持好,引导好,承担起督促检查责任。下一步,除了加大宣传,关键是要走政府主导的模式,充分调动企业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完善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有效联动的新模式。

“要推动安全校车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尽快服务全区孩子,必须在党委、政府监管下,走市场化运营之路,充分运用科技力量开源节流。”张怀亮表示,目前中益安达正按照顺义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把“安全校车”覆盖全区,并走出顺义,与朝阳、海淀、大兴、昌平区以及其他省市有志于学童安全出行的伙伴一起研究创新模式,让更多孩子拥有安全的上下学路。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新浪

编辑:TF003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