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梅雨真开始了!但福建广西等要注意,强烈暴雨随时回来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wbtt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6-19 05:33:14  评论(/)

​​在一场漫长的暴雨中,6月17日上海、浙江大部、苏南、安徽等地纷纷宣布“入梅”。截至6月18日晚,这场雨已经持续了20个小时以上,确实非常有梅雨范儿。6月17日入梅,对上海来讲是时候正好,不早不晚。

6月17-18日,上海出现连续降水,雨中上海气象台宣布梅雨开始6月17-18日,上海出现连续降水,雨中上海气象台宣布梅雨开始

但是,今年梅雨开始之前,上海浙江等地经历了历史同期少见的凉爽“夏旱”。受黄海高压影响,今年初夏长三角总是凉风习习,雨水稀少,没有一点要来梅雨的迹象。而这次“入梅”,也有点勉强:因为雨就下两三天。

6月16日的全国干旱监测显示,长三角出现旱情,其中上海重旱6月16日的全国干旱监测显示,长三角出现旱情,其中上海重旱

“梅雨”这个词是民间原创,根据经验总结而来,意思是长江中下游黄梅成熟期的连绵阴雨,一开始并没有科学的标准。后来,为了让梅雨更科学,学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到底科学不科学不知道,反正是越来越复杂了。有国家标准,有地方标准,国家气候中心有标准,长江中下游各省市也有自己的标准。所以才有“江南在6月5日入梅”,而“上海在6月17日入梅“这样看起来似乎有点奇怪的说法。其实并不奇怪:”江南入梅“归国家气候中心管,而”上海入梅“归上海气象部门管,这里的”江南“不包括上海。如果套用层层标准,这几年很多地方的梅雨都不能合格,所以又有一个尴尬的新名词,叫”非典型梅雨“。

梅雨监测区域(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及277个观测站分布。梅雨监测区域(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及277个观测站分布。

今年的江浙沪梅雨,很显然可能不合格,是”非典型梅雨“。因为,今年初夏的东北冷涡,实在太躁动;而今年初夏的副热带高压,实在太疲软。在6月17-20日的短暂雄起后,随着新一轮东北冷涡南下,副热带高压将再次崩溃式南撤,因此从6月21日起,我国主暴雨带将再次南撤,回到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一线。

6月20、23日副热带高压对比,可见在东北冷涡打击下,副高大幅南撤6月20、23日副热带高压对比,可见在东北冷涡打击下,副高大幅南撤

正因为此,今年的江浙沪梅雨虽然看起来”正常“,但有可能戛然而止,最后雨量还是偏少;而福建--贵州这一条线,虽然看起来暂时雨停日出,但随后暴雨卷土重来,防洪防汛压力将再次加大;而中断的台湾梅雨,则可能重启。

当然,现在已经是六月下旬了,副高再彻底撤出广东也比较难。因此这次暴雨南撤过程中,广东沿海应该不会受大的影响,还是会长期维持桑拿湿热高温。相比之下,”梅雨“中的江浙沪大部,将再次逐渐转为干爽舒适天气。近几年,可能今年的梅雨最舒服。而福建人、广西人等,真得要严阵以待,防范暴雨了。

看完文章记得点赞评论转发互动一下哦~ 


中国气象爱好者,有理有趣有温度、有料有货有型格  

最大的气象科普自媒体。让“佛系爱好”不再高冷无趣,让天气话题成为科普现象级热点,让大气科学从小众走向大众。2019年,中国气象爱好者继续忠于兴趣,燃烧热情,服务大众和新时代。

本号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凡标注 @中国气象爱好者 自行制图的天气形势分析图片动图视频音频等其他一切媒体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盗用!

凡标注 @中国气象爱好者 自行制图的天气形势分析图片动图视频音频等其他一切媒体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盗用!

禁止以任何形式的部分或全部、抄袭或变相抄袭本文,

一经发现必追究!

严禁添油加醋,随意删减本文内容和标题!

(上条请各地微信生活公众号特别注意,请获得我们授权后再引用本文,也欢迎粉丝朋友们给我们举报擅自拼接我们内容的公众号)

注:本文为科普分析,不涉及气象法律法规规定的要素预报,仅供关心天气和大气科学的朋友做兴趣阅读。


​​​​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