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现在重新购置同样资产或重新制造同样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
声明:我不是财务专家,甚至不会研究财务报表,我采用的很多数据都是均值,但不影响我的观点和判断;
巴菲特说如果一个好公司在重置成本下还要便宜30%,那就可以闭着眼睛买。
事实上大品牌公司,是无法重置的,重置成本只是最悲观的状况下的一种估值模式;
资产端的重置成本,资产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18年底有形资产1600亿,含1000亿的货币现金;其他的有型资产均为原始购置后的成本,这个不单单格力一家,核心资产的重置成本都是高的,所以不做赘述;
我们重点说说无形资产,格力单18年一年投入的研发高达72亿,而且专利申购非常多,按通用的研发投入每年形成的无形资产按最少20%升值,这些资产的价值目前超过500亿。重置成本最低最悲观白送的也远远超过500亿,而且知识产权和专利产权早晚是一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还有品牌价值,国际上普遍通过市占率和市场规模,利润等估值品牌价值,按照格力30%的市占率,市场规模超5000亿,毛利超30%的空调第一品牌,单这一块的品牌价值应该超过500亿。
可以想象18年的格力曾经只有2200亿的估值,市场疯狂起来是毫无理性的。
生产端的重置成本,格力无有息负债,负债均为生产端的负债,18年底这个数据为800亿。格力电器的负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上游供货商的应付款,二是下游经销商的预收款,三是每年给经销商的应付返利。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在格力销售额稳定的情况下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因此可以视为资产不是负债。第三部分最有意思,所谓经销商返利并不是返钱,而是返成第二年的货款的一部分,要么经销商继续经销的情况下给你空调,要么不继续经营了也不存在这个返利,所以这也是资产不是负债。
如果你是创业的你就明白了,这是顶级的闭环生意。这800亿,到底怎么估值,创业的人都知道买了都是赚的。因为这个是好生意的话,800亿是买不到的。
即使按照资产端的重置成本估值法,格力至少至少至少值3400亿。今天收盘格力市值3100亿不到。有人说按资产估值很傻,但我说这样估值格力是不傻的。
因为我认为格力的市场规模远远没有到天花板,而且随着2020年新制冷国家强制标准出来后,格力的资产端,生产管理端和客户端巨大优势将彻底释放。
这三个端口的重置成本,格力已经便宜30%以上了,这还不算,还有稳定的现金流估值方法,再来看看;
现金流的重置成本,格力电器每年的现金流入的算法,单算利润18年就是280亿,还有金融链的增值收益,即使按每年10%的净利润增长,段永平说:我只有一种投资模式,未来现金流的估算的折现,单按这个标准,5年后格力估值绝对超6000亿,这居然跟格力定的营收相当,市场眼瞎了,或者不相信格力定的目标,虽然董小姐曾经吹过的牛都实现了。
这个时候你还怀疑格力估值到不了6000亿吗?你要怀疑的是到底用得到5年吗?
民用市场的稳定增长,中央空调的大幅增长,大型公建项目的大幅增长,其他家电的大幅增长,智能制造智能仓储的慢慢花开,新能源汽车空调的未来市场.....
以上均为最悲观的状况下的一种估值模式,也就是这样的重置成本式的估值,能等值于估值的话,都是超级低估,因为像格力这样的大公司品牌,他的有形资产都是升值的,而且掌握着绝对核心的上下游控制权,生产经营管理成本也非常非常低。
比方说格力的厂区土地成本,厂房建造成本,生产经营成本,团队管理成本,金融链成本,专利技术成本等重置后,要高出账面很多很多,也就是用同样的钱你复制不了这个系统。至于多少,我真的很难评估。因为这个绝对算核心资产,因为钱买不来的。
我觉得所谓的核心资产,最核心的一个标准是重置成本每年至少跑赢通胀,秒杀银行利率,这个是我的思考。各位可以看看你的投资标的是否具备这个属性,我说的是资产端,生产管理端和客户端,还有现金流端。
拥抱优秀,拒绝平庸。
作者:江左lu郎1605
来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