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时许,气温逐渐上升。银川市环境监察支队机动车尾气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驾驶机动车排气遥感监测车到指定地点进行例行尾气监测。
考虑到尾气监测的特殊性,这项工作主要由男同志承担,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37岁,年龄最大的已60岁了,平均年龄已达50岁“高龄”。
“你来设置监测点,我俩跟交警配合,用锥桶设置隔离。”人员、设备全部就位后,车辆开始有序由道路右侧车道通行。一辆拉运混凝土的大货车通过监测点时被执法人员“锁定”。
“司机你好,请发动车辆,持续踩油门,然后熄火。”伴随着一阵发动机轰鸣,货车底部腾起一股黑烟,移动式机动车排气遥感监测车内的监测数据第一时间显示该车辆“格林曼黑度”超标。由于该车排放的尾气经移动监测和人工目测均不达标,执法人员现场开具了《机动车排气检验限期治理通知书》,要求司机限期完成车辆排气治理,司机当即表示尽快维修车辆后再行上路行驶。
在3个多小时里,执法人员头顶烈日,反复行走在车辆边,每碰到大型柴油货车,都要蹲在排气管位置仔细留意尾气的颜色、味道等。这样反反复复的蹲起,每人每天往往会重复上百遍。
高温天气下,路面温度有时会超过47摄氏度,还有尾气、灰尘,但是用他们的话说,“每个环保人都很辛苦,我们就是希望辛苦付出能有所收获。只有在路上把每辆车都检查仔细了,咱们的空气质量才会越来越好,‘银川蓝’也会更多。”
在监测车的操作台上,一本尾气遥测路检检测日志整齐地记录着执法人员每天的工作动态:23日,大连路,监测机动车962辆;22日,亲水北街,监测1485辆;17日,大连路,监测2663辆……
供稿:银川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