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间,江苏无锡312国道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有3辆小车被压,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经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央视新闻)。#无锡高架侧翻致3死2伤# #无锡高架坍塌#
很多网友可能会立即联想起2012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垮塌事件——没错,其桥梁结构都是类似的T型独立墩,其坍塌原因也都是卡车超载引发的整体侧滑/侧翻。不经意间,悲剧重演。
实际上类似的T型高架桥侧翻垮塌事故还有更多案例,只不过没有这么出名。
这种T型高架桥在我国非常普及,因为其节省空间、节省造价、利于装配等优点而大行其道,但是它也有明显的缺陷:最怕承受偏心荷载,可能在远远达不到极限承载力之前就发生侧滑垮塌。譬如超过一百吨的货车靠边行驶,或者若干辆卡车在桥上排队,就非常危险了。
但这种情况又是高频场景,高架桥一般用于国道和高速路中,本身并不排斥卡车通行,而按规定大车通常又是靠边行驶,T型高架承受偏心荷载成为日常。
当然,高架桥通常是限重的,从几十吨到一百吨不等,在限重之内的偏载可以承受。但是现实中存在普遍的超载,从一百吨到几百吨都说不定,公路治理多年,仍难杜绝,这就对高架桥构成了严峻考验。
这个桥墩的极限承载力是多少呢?如果不偏心的话,是非常之高的。2013年成都新二环路桥墩曾经做过全尺寸模型做极限承载试验,2800吨压顶纹丝不动。(华西都市报)
但是这个令人欣慰的成果,绝对无法照搬到T型高架桥上,十分之一都不敢保,正如俗话说“立木顶千斤”,但是侧边轻轻一推就倒。
如果按照同样的质量标准建设双柱桥墩和单柱桥墩,其限重可能相同,但极限承载力大相径庭。双柱墩不怕偏载,可能1000吨以上纹丝不动,就算破坏也是逐步裂缝而破坏,有充分的预防空间。而独立柱T型高架,可能几百吨甚至一百多吨就酿成大祸,而且毫无征兆。
因此第一个建议,今后对独立单柱T型高架桥的建设要慎重,在允许货车通行的国道和高速路,应避免此种选型。诸多优点抵不过安全一患,如今我们也不差这个钱,还是采用稳妥的双柱、多柱受力。
然后对现存的T型高架桥进行严格排查,严格执行限重规定,或者干脆禁止货车通行。
然后第二方面,又说到超载治理,2012的问题,到了今天还是问题,实在也无话可说。很多网友分析称,由于高速通行费太高,不超载无法获利,而部分路政管理者放水养鱼,以罚代管,甚至发明了“月票/年票”,治超成为创收手段,越治越超……这个怪圈可能是没有解药。
我们能否降低高速收费?我们能否管住基层腐败?——相比之下,还是提高桥梁安全系数现实一些。让桥梁极限承载力都达到2000吨以上,你超吧,压垮了卡车也压不垮大桥。
本次事故当然最后还是会让卡车司机负主责,但是需要反思和改进的环节有很多,而司机只不过是其中最无可奈何的一环。他们是能拒绝缴费?还是能拒绝罚款?还是拒绝谋生挣钱?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铤而走险,做这一行发不了财的。而真正靠路桥收费和罚款发财的人们,坐在裁判席上,当然不会判自己有罪。
类似悲剧一再重演,根源不除,可能还将继续重演。
作者:纸上建筑
2019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