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9日讯(记者 卢虹)随着国家发改委对美赞臣、多美滋、惠氏等品牌洋奶粉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的不断深入,一场奶粉降价风暴席卷而来。9日上午,记者走访我市部分超市及孕婴店发现,进口奶粉已初现降价潮。其中,惠氏品牌奶粉已于几天前开始降价,其他品牌奶粉促销力度也正在加大。
走访 零售市场已有松动
采访中记者发现,惠氏奶粉已对部分产品进行调价。“刚更换了新标签,降价主要集中在二、三、四段奶粉上。”位于泉城广场一家大型商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只有惠氏奶粉明确收到调价通知书,其它几家品牌的调价活动正在洽淡中。记者看到,目前惠氏盒装400克奶粉从75元降至69元,金装幼儿乐三段900克罐装奶粉,也已从198元调至168元。与此同时,部分实体店对宣称降价的多美滋、贝因美等品牌进行相应促销活动。其中,多美滋优阶产品满498元减50元,雅培奶粉满288元减30元。
与实体市场相比,电商的反应相对迅速。记者从乐友孕婴童网上商城了解到,美素、雀巢、雅培、惠氏等奶粉都已进行降价,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超21%。
疑虑 降价是否为短期行为
“以往洋奶粉价格一涨再涨,此次降价是否只为应对调查?”市民刘女士对此行为提出质疑。“如果调查风波过后,奶粉企业是否会以推出新产品、研发高端品牌、更新包装等各种理由再度调升价格?”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自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品牌奶粉集体进入涨价期,3年间有4次集中调价,每次提价幅度均在10%左右。相关人士表示,若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根本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消费者的疑虑将很难打消。
影响 国产奶粉或被“中枪”
洋奶粉纷纷降价,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但可能对国产奶粉造成冲击。“近几日询问进口奶粉价格的顾客较多,国产奶粉销量出现小幅度下跌。”一家大型商超奶粉专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国产奶粉的销量一直不如进口奶粉,此次降价恐让其销量“雪上加霜”。
洋奶粉的降价潮,是否会对国产奶粉产生影响?业内人士称,在三聚氰胺事件前,国有奶粉曾拥有60%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猛增至70%—80%。此次洋奶粉的降价,更会缩减国内乳企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