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突发臭氧污染,可诱发多种疾病
申城连日高温,晴空万里之下,一个“隐形杀手”正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它就是臭氧。昨天下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显示,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于下午1点达到最高数值,为134,主要污染物为臭氧。今天下午臭氧污染还会继续,根据预报,指数将达到105-125。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从7月25日至8月4日,上海已经连续11天臭氧污染,其中6天中度污染,5天轻度污染。在目前的11天臭氧污染中,污染指数最高的是8月4日,达到了181。臭氧污染是伴随着午后气温升高、阳光日益强烈而上升的,中午11点以后,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便会陡升,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也变转为O3,直至傍晚5点太阳日渐西下,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也会逐步回落,空气质量转为良。
市环境监测中心首席预报员段玉森介绍,臭氧污染是由于氮氧化物NOX、挥发*有机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二次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氮氧化物、挥发*有机物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工艺排放等。
据悉,这种在地面10-100米左右的近地面臭氧不同于距地面20-30千米的高空臭氧,后者是“地球卫士”,而近地面臭氧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多不利,比如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诱发淋巴细胞染*体病变;刺激和损害鼻粘膜和呼吸道,引发胸闷咳嗽,严重则引发哮喘;造成神经中毒,导致记忆力衰退等。
不同于PM2.5的预防,佩戴口罩对臭氧预防无效,环保部门建议市民,午后两三点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盛夏是臭氧污染高发季,9月起臭氧污染将缓解。
臭氧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与“张牙舞爪”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悄悄地“隐藏”在万里晴空中,却成为近几年夏天列入监控指标以来众多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元凶。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统计显示:2015年6月所有超标天数中,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超过了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与之呼应,7月23日广东省公布2015年第二季度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臭氧成最常见首要污染物;另据媒体报道,6月至8月京津冀地区的近半数污染日内,臭氧均代替PM2.5成为空气首要污染物。
被公众熟知和关心的PM2.5,何以会被臭氧“超越”?臭氧超标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低调”臭氧比PM2.5更可怕
专家认为,臭氧这种看不见的污染不容小视,应像重视雾霾一样,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事实上,臭氧污染已成为困扰全国的环保新课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目前,从全国来看,北方臭氧污染一年有1个峰值,而南方则每年有2个峰值,甚至新疆、西藏等地区也面临臭氧污染问题。
相对于发黑发臭的水污染、发黄发黑且有刺鼻气味的烟污染,以及夹杂着细小颗粒的雾霾污染等有形污染,公众乃至环保部门对无*无味的臭氧污染一直“掉以轻心”。
但臭氧其实比PM2.5更可怕。
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对呼吸道的破坏*很强。根据加拿大职业健康与安全中心(CCOHS)的介绍,“臭氧会刺激和损害鼻粘膜和呼吸道,这种刺激,轻则引发胸闷咳嗽、咽喉肿痛,重则引发哮喘,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还可能导致肺功能减弱、肺气肿和肺组织损伤,而且这些损伤往往是不可修复的。”因此,对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支气管炎的人来说,只要暴露在低浓度的臭氧中,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明显的危害。
同样,臭氧也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它也会破坏皮肤中的维生素E,让皮肤长皱纹、黑斑;当臭氧浓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时,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让人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
此外,臭氧会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使甲状腺功能受损、骨骼钙化。美国斯克利普斯应用科学研究所的保罗·温特沃斯教授曾经做过研究,发现臭氧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体畸变,损害某些酶的活*和产生溶血反应。
哪怕对植物来说,臭氧也不是什么受欢迎的好东西。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生物学家曾在200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臭氧会让植物的叶绿素、类红叶素和碳水化合物浓度降低,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