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进展情况如何?儿科医生紧缺怎么办?……3月8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王培安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一系列热点问题。
“到目前为止,广东、上海、湖北等13个省区市已经完成了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多数省份将于3月底完成地方条例修订工作。”李斌说。
“2015年,全国总人口是13.75亿人,未来峰值人口约为14.5亿人。到2050年,全国总人口预计仍有13.8亿人,相当于今天总人口水平。”谈到全面两孩政策对我国人口形势带来影响,李斌说。
她表示,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夫妇据测算约有9000多万对。到205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大体将增加3000万左右,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会有所降低,人口结构更趋于均衡。
回答记者“何时全面放开生育”问题时,李斌明确表示:“没有时间表。”
坚决反对在妇女就业问题上歧视
李斌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一些家庭在“生还是不生”问题上存在顾虑,主要集中在妇女就业、孩子照料、入托入学等方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相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要着力解决。”
李斌透露,今年将制定和完善保障妇女合法权益配套措施,保障妇女就业、休假权利,坚决反对在妇女就业问题上歧视。政府部门将通过增加公立幼儿园、鼓励以社区为依托兴办托儿所,包括鼓励女职工集中单位恢复托儿所等多举措满足新增入托需求。此外,还将加强月嫂、婴幼儿看护人员培训,完善家庭支持发展政策,加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保证母婴安全。
针对孕妇增多问题,马晓伟表示,“十三五”期间,卫生部门将采取措施扩充产科床位,加强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培养。“2017年后要在省一级建立高危孕妇急救中心,在市县建立高龄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抢救病房。”
常住超300万人地级市设置一所儿童医院
谈到我国儿科医疗资源,李斌说,我国儿童医疗保健需求巨大,儿科服务资源总量还不够,配置结构也不尽合理。卫计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意见,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儿科资源短缺问题。
“一方面供给侧要加力,要扩大服务供给。另一方面需求侧要减压,要加强预防,减少疾病。”她表示,一是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每个常住人口超过300万地级市设置一所儿童医院。每个省市县都要设置一所政府举办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将儿童家庭作为基层全科医生、家庭医生重点签约对象。
“二是加强儿科人才培养,到2020年力争招生儿科住院医师三万名以上。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四是加强儿童疾病预防,让儿童远离疾病。”她说。
分级诊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
在回答有关分级诊疗问题时,李斌表示,从数据看,目前各地三级大医院诊疗量增长平缓,人满为患和“虹吸”现象趋于缓解,分级诊疗已经初见端倪。
“吸收外省患者多主要是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江苏,”李斌说,下一步要加快建立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地区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布局逐步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结构*矛盾。
“分级诊疗是对我国医疗资源格局重新调整,也是对就医习惯改变。”马晓伟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分级诊疗实施之日,乃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之时。”
马晓伟表示,要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也就是基层首诊。首先要通过完善基层医生待遇和职业前途,来解决基层医疗人才问题。同时,在医保报销方面也要有鼓励患者去基层看病政策。“基层首诊突破,分级诊疗问题就有望突破。”
目前不会取消社会抚养费
对于社会关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社会抚养费去留问题,王培安说,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前提就是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国策,而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要继续实行社会抚养费征收。
“2016年1月1日之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已经依法处理完成,应当维持处理决定;尚未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由各省市自治区结合实际依法依规、妥善处理。”他说。
王培安表示,国务院法制办曾于2014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改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同时修改其中部分条款。鉴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后情形发生了较大变化,后续情况还需要进行研究评估。
他同时透露,已经修订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省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制度已做出了一些修改完善。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公办和私立幼儿园比例失衡杨晓霞代表:
建议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
公办和私立幼儿园比例失衡
杨晓霞代表:
建议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
金报讯(特派记者 樊莹)前几天,本报特别报道了来自宁波全国人大代表对二孩时代引发公共资源配置问题思考,其中宁波维科家纺有限公司电商产品部员工杨晓霞,把焦点放在了学前教育等方面。
昨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她在审议发言中再次提建议,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义务教育范畴,真正做到教育从娃娃抓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民办幼儿园就读幼儿数占比达70%以上
身为一个母亲,杨晓霞对学前教育有着切身感受:“每每在电视、报纸上看到那些入园贵、入园难问题,让我很无奈。”她指出,目前公办和私立幼儿园比例失衡,公办幼儿园数量少,无法满足适龄儿童及时入园。以宁波为例,目前全市现有幼儿园128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08所,仅占幼儿园总数24%,民办幼儿园就读幼儿数占比达70%以上。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较为密集城乡接合部一些幼儿园,安全隐患较多。
建议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杨晓霞给出建议是,在逐年增加财政*教育支出前提下,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幼儿教育投入,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有力财政保障。同时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正确引导和积极支持民办幼儿园,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同发展学前教育机制,建成覆盖城乡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她表示,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制定实施了《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幼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普惠*民办幼儿园政策等一些关键问题上作出了具体规定,对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好促进和保障作用。
“未来,我希望国家层面能早日出台学前教育专门法律,为广大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法制保障。”杨晓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