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竞速跑鞋,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最早可能是adizero sub 2亦或者是Tartherzeal,而后Vaporfly 4%的出现一统了江山,坐稳了竞速跑鞋的头把交椅。其实说起竞速跑鞋,它之前一直是跑鞋里面的小众领域,毕竟适用人群相对较窄,但近些年随着投身于跑步的大众跑者越来越多,马拉松的成绩也在被逐步提高,各大品牌商也逐渐把重心放到了竞速跑鞋的研发上,这其中自然不会缺少国产品牌的身影。
ANTA C202/2.0
作为中国运动品牌的领头羊安踏如今推出了旗下专业竞速跑鞋系列Challenge202的第二代产品——C202/2.0。
ANTA C202/1.0
其实说来也挺有意思,安踏推出C202第一代跑鞋时,系列的命名源自当时肯尼亚人的基梅托创造的马拉松世界纪录2小时2分57秒,而第二年基普乔格就在柏林马拉松中已2小时01分39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ANTA C202/2.0
而今年,安踏9月底刚刚推出了C202第二代,又是乔哥在一次挑战活动中创造了非官方的马拉松最好成绩1小时59分40秒,莫非这款鞋的发布还对马拉松的最好成绩的创造有着加成?当然,这是句玩笑话了。
ANTA C202/2.0
老实讲,自己作为一名合格的大体重跑渣,测评这种竞速跑鞋,我内心多少还是有一些忐忑的,说白了就是咱的实力不允许。但是当初第一代发布后,自己就很关注这个系列,这一次正好有机会可以提前接触到全新的C202/2.0,所以我也就只好“迎难而上”,去感受下这款C202/2.0的改变和升级。
ANTA C202/2.0
首先从外观来说,鞋型的整体设计更流畅自然了,很有速度感。我拿到的是白色与荧光红的配色,鞋身整体以白色为主,大底和安踏logo用橘红色点缀,看的很清爽。和1代相比较来看,我更喜欢2代的外形设计,尽管1.0的颜色设计更加出挑,尤其是北京款经典黄色结合鸟巢纹理的设计。当然,外观好看与否本来就是见仁见智,我就不多做评论了。
ANTA C202/2.0
来看鞋子的基本配置,鞋面采用一片式的工程网布,结合大面积的区域化透气设计,完全不用担心这款鞋的透气性。
ANTA C202/1.0
ANTA C202/2.0
和1.0不同,这款2.0据安踏鞋类创意总监ROBBIE FULLER介绍说其实采用了双层鞋面的设计,同时在夹层中又做了特殊的处理,让鞋面强度和透气性都得到了升级。的确,用手触摸鞋面,可以感受到它的韧性。
ANTA C202/2.0
透气轻薄的鞋舌对于长距离跑步很友好,同时脚背高的朋友也完全不用担心会压脚。在鞋舌上面,还有一个以善于耐力奔跑的叉角羚为原型的LOGO设计,无不彰显的这款鞋的特点——快。
ANTA C202/2.0
鞋跟部的支撑很硬,同时在外面还有一个环抱式的TPU支撑,可以让你的足跟被牢牢锁定,这对于跑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ANTA C202/1.0
而这也是相比较1代来说很大的升级。1代发布后,对于很多大众跑者来说,鞋子不足之处就在于鞋子给到的支撑和保护不够,鞋面的确很轻薄,但是包裹感不好,同时鞋跟部的支撑硬度也不够,所以到2.0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改善。
ANTA C202/2.0的A-FlashFoam缓震中底
中底缓震延续了上一代安踏自主研发的A-FLASHFOAM缓震科技及形态;
ANTA C202/1.0的外底纹路
外底的改变相比较上一代很大,上一代的大底也许是为了呼应A-FLASHFOAM 这种虫洞设计的理想,所以鞋底也做成了那种一个个圆形开口形状,可能从外观上来看不错的,但是防滑性能就有些不尽如意人了。
ANTA C202/2.0的外底纹路
而这次的2.0,前掌外底使用了可适应多种天气的人字形设计的KPU大底,在防滑和环境适应性上都有了提升。
ANTA C202/2.0的外底及中足碳板
后跟有两片大耐磨橡胶包裹,同时在中足部分还有高强度的X型碳纤维板,起到了很好的抗扭支撑、减少跑步运动中能量损耗的作用。
ANTA C202/2.0的鞋垫上分别写有“安”“踏”字样
以上就是这款C202/2.0的基本配置,从重量来看,两代变化不大,1.0是242g(43码),2.0同样是242g(43码),作为一款竞速跑鞋来说,这个重量只能是中规中矩吧,那它穿起来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硬,上脚的初体验就是硬。
这其实和我预料的一样。当然,请不要误会,这并不是说这款鞋的缓震不好,而且软还是硬完全是因人而异,同时这本身是一款竞速跑鞋,对于竞速跑鞋来说,他为了做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中底肯定要比一般跑鞋轻一些,再加上我的体重比较大所以直接的脚感就是硬,尤其是前掌的位置,而后跟踩下去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缓震和回弹。
除了鞋底硬的直接感受外,鞋子上脚的整体感觉都非常好。首先鞋楦很宽,脚在里面非常舒适,脚宽或者脚背高的朋友完全不用担心;同时鞋面包裹感很好,透气舒适,不像编织鞋面那种会有的束缚感,但也不像1代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
简单适应后,我就开始了试跑,我习惯中脚掌偏前脚掌落地,而在刚开始跑步的1KM时,这种前掌落地后硬的感觉给我的直接反馈就像是我的脚在和地面直接接触。以至于甚至让我有种想要放弃穿着它继续跑步的想法。当然,还是那句话,这是一款竞速跑鞋,我们不能脱离它本身的使用场景去谈论问题,这就好像你非要拿牧马人去和城市SUV比开高速时的驾驶舒适性一样,没有意义。
这种硬的感受在我跑步的第2KM后也就开始慢慢消失了,也可能是我适应了这种脚感,也可能是我慢慢踩开了A-FLASHFOAM的中底。虽说直接的感受不是说多软了,但是我可以明显感到鞋底的回弹快了,鞋子的响应时间更迅速了。
同时,随着你的配速的不断增加,你可以感受到这款鞋给你的推进力也会更大,其实这点和其他竞速跑鞋很像。不过在进行到大概六七公里的时候,我感到了后跟缓震的衰减,这让我有些吃惊,虽说A-FLASHFOAM本质上来说应该是EVA+TPU的结合,所以他的持久性会打一个问号,但是这么快就出现了衰减,应该是不太可能的,可能根本原因还是我太重了。
10KM跑下来,C202/2.0可以明显感受到鞋子的包裹性表现非常好,整体的支撑、稳定性以及抓地力也较前一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C202/2.0针对上一代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是一双更适合精英跑者的竞速跑鞋。当然如果你是BMI超标的大体重跑者,那么这款鞋并不适合你穿,对于你来说最需要的缓震,而绝大部分竞速跑鞋确实给不到。
就我个人来说,一次试跑下来除了缓震不够以外,还有一点不好的感受就是鞋带容易开,这点在第一代的时候就出现过,而这一代据官方介绍已经得到了改善,但是我在10KM试跑的时候鞋带还是开了一次,要知道在跑马的时候节奏感很重要。
总的来说,这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国产竞速跑鞋,在包裹性、支撑稳定以及抓地性等各个方面都较上一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他599元的售价,在现在动辄上千的跑马鞋里面实在显得太友好了。
C202/2.0 拨云见日/月套装
同时这款鞋在柏林首发的拨云见日/月配色,也将潮流与竞速结合得淋漓尽致,让很多人心水。
既可以日常穿搭,又可以跑马竞速,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一双国产竞速跑鞋的自我修养是什么,也许这款安踏C202/2.0就可以给你答案。
目前ANTA C202/2.0可在西安/北京/长沙门店购入,全国安踏线下门店将于11月上旬发售,由于是少量发售,想入手的高手们可以关注起来。
当然,如果你跟我一样只是一个普通跑者,暂时难以驾驭专业的竞速跑鞋,那么我推荐你尝试一下同样搭载A-FLASHFOAM的虫洞火箭鞋,大底设计源自火箭助推器结构,享受夜跑起飞快感,就它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