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今天下午在上海举行了庆祝Walkman40周年的活动(包括今晚的‘索粉之夜’)并发布了新品安卓高解析度音乐播放器NW-ZX500系列和NW-A100系列。相关内容,各位应该可以在索尼官网以及各媒体的新闻稿中了解到。而我今晚将把新闻稿件中可能没有谈到的,以及我自己在发布会现场体验到的一些东西分享给大家,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决定是否下手这两款新播放器。
一、关于索尼Walkman 40周年展
你可以看到在今天活动现场,索尼将之前在东京银座索尼PARK中展出的部分重要Walkman历史机型搬到了上海。尽管数量没有东京那么多,也并没有配上响应的用户感想文字,并且我也不清楚是否所有机器都能像在东京时可以摸可以听,但毕竟我们还是能够重温许多有纪念意义的重要机型——这对我们了解个人“随身听”设备乃至近40年音乐流行文化发展的历史都很有价值。
我问了索尼的工作人员,整个展区是否只是为了今天活动而准备,之后就将要拆除?对方表示这些展板和展品将会在近期移师到上海淮海路上的Sonystyle旗舰店继续展览,相关信息可以查阅索尼中国官网。因此,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请不要错过这个“朝圣”的好机会;
二、关于NW-ZX500系列和NW-A100系列
ZX500系列的定价确实比之前ZX300A发布时要高一些(当时预售价格是2999元),但考虑到这两代产品之间:1、性能的提升;2、物价的上涨;3、汇率的变化...好吧,我承认我自己也觉得定价略高了一些,但也并非不能接受。
另外,新机既然说要重视“流媒体”的播放,那么回归安卓系统(版本9.0)几乎是必然的。我知道大家会安卓系统有两个担心:一是音质是否有下降,二是续航到底行不行?
对于第一个担心,索尼方面表示新机用了和“黑砖”WM1A同样的铝制底座、内部增加了镀铜模块底板用于干扰信号屏蔽、用了4个DMP-Z1里用的导电聚合物铝固体电容以加强平衡输出、对非平衡输出的电容也扩容一倍...A100系列虽然是入门定位,但也采用铝制机身并采用了和ZX500相同的高品质薄膜电容器以及在各种接线位置用了含金的焊料等等...总之,虽相对于ZX300A在音质上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提升肯定是有的——绝对不会下降!
其实索尼2011年就开始出安卓播放器,2016年在出了ZX2后为了音质考量而换用了封闭系统。不过这两年索尼已经解决了安卓可能的音质问题并注意到用户对于流媒体内容的需求,因此利用这两款产品来积极响应重归安卓。未来是否会推出更高级别的安卓播放器现在不能透露,但总体还是要看市场的需求了。反正我认为‘金砖’、‘黑砖’后续机安卓化的可能性极大,只要能杜绝音质方面的问题,用安卓没有什么不好。
对于第二个担心,索尼表示虽然播放器电池容量比手机小,但由于工作性质比较单一且有低耗电模式,因此ZX500系列能续航20小时而A100能续航26小时,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担心。
另外,索尼也谈到手机对播放器产生的市场冲击问题。他们认为,手机的流行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播放器,使得当年“人手一个MP3”的年代一去不返,但市场依然存在的机遇。很过去的往家里搬入昂贵沉重的大型器材的传统发烧友不同,现在年轻一代的发烧友更喜爱采用高端播放器+高端耳放+高端耳机的器材组合。索尼在过去4-5年时间里,高端音频播放器的销量一直在上升就是这种势头的明证。甚至,连索尼日本也知道中国有一群“国砖用户”。而这些新一代的发烧友正是索尼音频团队未来要紧紧抓住的对象。
三、关于Walkman 40周年限量款NW-A100TPS
索尼这次的确没有通过推出某款“黑科技”产品来纪念40周年。按照官方的解释,“黑科技”这种东西既不是“说有就有”也不是“故意憋大招”,而是根据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得到的。换言之,目前这个时间点索尼音频并没有在播放器上有太大的黑科技推出,而且他们也希望能够让更多普通用户了解到专用播放器在音质上超越手机的事实。因此,定位相对热门的A100被选为40周年限量款的基本机型。
NW-A100TPS的特色是包装盒模仿了40年前TPS-L2(世界第一款Walkman)的原始包装,里面还带有一个模仿TPS-L2的皮套以及Walkman 40周年的贴纸。很显然,当你把A100播放器塞到这个皮套里听歌的时候,整体外形看起来的确很像是“星爵”用过的那一款经典。
更“骚”的是,A100的3.6寸720p屏幕上还会根据你播放的不同音乐文件格式对应显示不同的磁带造型——越是高清规格的文件显示的磁带级别也就越高!小朋友们肯定不知道当年我们还用过一种叫做“铬带”的高级磁带吧,它的特色就是磁带表面带有更耐磨损且音质更好的金属铬涂层...而这种磁带造型在今天A100上对应的是PCM格式文件。如果你听的是DSD文件,那么屏幕上显示的会是一盘白色的METAL Master高级金属带造型——这可是我当年可望而不可求的高级货啊!对了,这个显示功能并非40周年限量版独有,普通版本A100和ZX500也都会有。
我自己肯定会去订购一套NW-A100TPS的——当然了,我肯定不会真的去用这种入门级别的播放器听歌了,买回来也只是为了“开箱”——“拍照”——然后装回去收藏用了。
四、关于360临场音效
这个才是索尼音频在Walkman 40周年之际推出的“黑科技”!但它到底具有怎样的前景现在还不好说。简单而言,这是一种通过普通立体声耳机在你脑内实现“13个音箱环绕着你”的虚拟环绕声技术。但与过去那些环绕声技术有显著不同的是,这种临场音效具有极高的声音定位准确度,即使是我这种对“虚拟环绕声”完全不屑一顾的人也不得不惊叹其效果之优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我其实已经在今年4月深圳召开的索尼EXPO上听过这种技术的工程版本,但今天看到的显然是它的正式商用版本。为了更好的实现耳朵内的声音定位,用户必须先要安装一个新版的索尼Headphone App,然后根据app内的提升让系统拍摄你的左右耳形状并上传到索尼专用服务器(操作时有一系列相关提示和承诺保证数据安全性)。然后,索尼会根据你耳朵的形状生成一套专属于你的优化数据反馈回来,此后你就能享受到环绕效果优异、声音定位无比精准的“360临场音效”了!
但是,从目前来看该技术实际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对它依旧有很多疑问:
1、用户必须要上传耳部照片以生成对应数据,这意味着你的播放设备需要有摄像头(目前唯有用手机?)或者能传入相关图片。同时,由于每个人的耳型和头型不同,两个人之间的数据很可能是不通用的——或许在你这听起来定位极精准的效果换别人来听就变得一塌糊涂;
2、理论上索尼的这种技术既然需要分析耳朵形状,那它必然是和耳廓形状有关系。但为什么索尼的各种耳机无论是耳罩式还是入耳式的机型都能使用360临场音效呢?对于入耳式耳塞而言,通过拍一张照片分析耳朵形状得出的数据,对它真的有用吗?而且索尼还说未来其他品牌的耳机也可以应用该技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3、我必须再次重申索尼360临场音效是我听过的定位最精准、最真实的虚拟环绕声技术。但到目前为止它还仅仅只使用在音乐节目中,而没有来得及涉足更需要精准音场定位的电影、游戏领域。而且,它目前也的确只能通过耳机来重放,用立体声扬声器似乎是无效的;
4、目前索尼在全球市场已经准备了近1000首符合360临场音效的音乐内容(专用格式,其他播放器无法读取),而国内受版权以及审批等因素的限制目前有100多首曲目——当然这个数字会很快得到扩大。但是你也看到了,并不是随便哪一首歌曲都会具有360临场音效的,想要获得最佳的定位效果就必须在歌曲制作时就使用索尼的混音技术才行!虽然目前已经有索尼(自家的唱片公司)、环球、华纳三家公司共同开发360临场音效内容,但相对于浩如烟海的音乐世界而言,想要真正让360临场音效达到一定的知名度和使用量,索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