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碰到一些需要上网搜索的事情,你会不会习惯*地说出“让我谷歌(Google)一下”呢?对许多人来说,“google”正逐渐成为搜索引擎的代名词,但是Google本身并不乐见这种情形的发展。
在美国,人们在特定前提下如果认为某个注册商标可能会侵犯到他,那他就可以提起诉讼。
不是“阿司匹林”的阿司匹林
你知道拉链(zipper)、电梯(elevator)、保温瓶(thermos)、阿司匹林(aspirin)、录影带(videotape)都曾经是商标吗?就是因为他们的商品太过成功了,使得这些名字不再代表品牌,而成为这些物品的代称。举例来说,就算某款镇痛药不是来自“阿司匹林”品牌,人们还是会习惯以“阿司匹林”指称这些镇痛药。
通称化后就不是你的
然而,根据美国商标法的规定,一旦商标被“通称化”后,这些公司就不再拥有这些名字的商标权,这也让Google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在第5版的朗文当代英英辞典中,可以看到大写Google(左)的介绍就是“非常知名的科技公司”,小写google(右)的介绍则是: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些字,好在网络上得到资讯,通常是指使用Google公司的搜索引擎。
在网络上搜索≠google
虽然Google是当今最主流的搜索引擎,但Google并不想让人有“在网络上搜索=google”的印象,避免他们因此失去Google的商标权。
用雅虎的搜索引擎google了一下?
2006年,当韦氏字典和牛津字典把“google”当作动词并列入字典时,Google就在他们的博客上表示他们“既受宠若惊也感到些微地不安”,他们也以句子“我在雅虎上‘谷歌’了他,他似乎是个有趣的人。”(I googled him on Yahoo and he seems pretty interesting)来显示其中的矛盾感。
他们在文章中写到:“你只能在Google的搜索引擎上‘谷歌’东西,如果你一定要使用我们竞争对手的产品,你当然可以在雅虎或任何平台‘搜索’东西”。
不过这件事在今年8月中,一件上诉到最高法院提出的案件让人再次注意到“google”的用字问题。
图为一只3D列印的Android吉祥物Bugdroid跟大大的Google标志一同合照。其实除了搜索引擎,Google还有提供各式各样的科技服务。
谷歌唐纳特朗普.com
这场商标争议必须回到2012年,当时吉列斯(Chris Gillespie)注册了763个有“google”在其中的网名,像是“googledonaldtrump.com”、“googledisney.com”、“googlegayfacebook.com”等等,不过Google也马上依据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niform Domain-Name Dispute-Resolution Policy, UDRP)提起“域名抢注”(Cybersquatting)诉讼,认为他们的商标遭到侵犯,最终没收了吉列斯的763个域名。
接二连三的商标权诉讼战
但吉列斯不服,他坚持“google”现在已经成为“在网络上搜索”的代名词,所以早就不具商标权,因此在2016年,吉列斯将商标争议带到了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
不过第九巡回上诉法院认为,“google”虽然以用来查资料的服务闻名,但Google并不只是家提供搜索服务的科技公司而已。
“google”还没到通称程度
此外,上诉法院也认为,“商标通称化”的情况是指这个商标具有“唯一描述权”,意指竞争对手如果不使用该名称,就很难让一般人明白自己卖的是什么商品,但是以“google”的情况来说,其他家公司的搜索引擎都不会称自己是“google”,意味着“google”仍然有一定的鉴别度。
类似的商标战总是层出不穷,像在今年5月,雀巢奇巧巧克力也曾经想把四指设计巧克力在英国列为商标。
坚持“google”是公有领域
面对上诉法庭维持了Google的商标权,吉列斯也在今年8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他认为上诉法院的判准太过严苛,应该单纯地以大多数人如何使用“google”这个词来判定,因此坚持“google”应该属公有领域。最高法院将会有数个月的时间来决定要不要受理这个案子。
有了®以后很方便
至于争夺商标权为什么会这么重要呢?因为只要你注册商标并得到“®”的标志,你就有权控诉任何觉得侵犯到自己权利的类似商标。
除了Google以外,Adobe也极力避免让主流的修图软件“Photoshop/PS”被动词化,在他们的官网上也以例句的方式建议大家说“帮我用Adobe的Photoshop软件来后制一张图片”,而不是说“帮我PS一下这张图片”,借此避免大家长期下来把PS和后制图片直接画上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