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淑玲/宜兰报道
参与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农村再生计划的宜兰县礁溪乡龙潭社区,透过社区资源调查与规画,凝聚居民共识,打造兼具环境教育与观光游憩价值的鯝鱼生态园区。13日举行成果发表,邀请民众在充满湖光山*的生态园区,观察鯝鱼逆流溯源的盛况,共同见证与分享多年来的努力成果,获得高度的肯定与赞赏。
龙潭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志文指出,社区内龙潭湖中的圆吻鯝鱼,为了繁衍下一代,每年5到6月都会沿着湖畔的小溪流争相逆流而上,游往大约500米处、寂光寺后方的源头产卵,那种场面堪称是得天独厚而且是世界级的奇观。
李志文并且表示,社区在参加水保局辅导的培根计划后,发现龙潭湖的圆吻鯝鱼,是一种具有独特生态习*的珍奇鱼种,是上天恩赐的资源,7年来历经研究、观察、监测、纪录等过程,加上县政府与乡公所的支持、灵鹫山无生道场奉献土地,再以农村再生基金辅导进行栖地环境的改善营造,成功地汇集各方力量,才有今日的鯝鱼生态园区和保育成果。
龙潭社区于104年完成园区内的简易观鱼平台,让观赏、见学者能更加贴近圆吻鯝而不打扰到它们,成功的打造出龙潭湖独特的圆吻鯝漂流卖点,对社区观光产业的发展帮助很大。今年更把生态园区的触角延伸到旁边的湖域,并结合周围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加入鱼蚌共生与水鸟、湿地动植物等生态观察地点,扩大园区的环境教育范围。
未来生态园区的规画愿景还有:落实生态园区多元化功能,将观察主题由单一的鯝鱼漂流延伸到鱼蚌共生、水鸟、湿地动植物等生态观察,并借由LED微光的设置,让观察时间可以增加到夜间;生态园区与地景搭配融合,尽量维持原有的地貌;龙潭湖每日约有将近两千人的环湖运动人口,特别设置柚树下的休憩空间,依附地形施设休憩平台,以及表演平台,宛若自然生成的生态教室、心灵讲堂,让民众更安然自在地亲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