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热度不减,但“好口碑”胜过“好收视”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QQ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4-20 07:03:53  评论(/)

一线导读:2017年以来,综艺节目在文化领域开始持续发力。而在同质化现象出现之后,时下的文化类综艺,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在诗词与朗诵上扎堆,各大平台对文化综艺不断开掘,打起了差异化的牌。

文丨李杨

自2017年以来,文化类节目大量进入市场被大众认可,在政策市场的双向驱动下,综艺节目在文化领域开始持续发力。

随着文化类节目数量的增长,内容上的同质化也逐渐显露出来。为了让观众看到了与文化更亲近的一面,时下的文化类综艺,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在诗词与朗诵上扎堆,而是打起了差异化的牌。

从最早以汉字、成语为绝对主角的《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到以文博、非遗为关键词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再到与音乐、舞台剧等元素结合的《经典咏流传》《一本好书》……近年来,各大平台对文化综艺不断开掘。

叠加流行元素

文化类综艺多维度创新

在今年前两季度的综艺版图中,文化类节目的表现依旧亮眼。大部分节目没有墨守成规,从题材到内容都为观众带来创新的惊喜。

对于综N代文化类节目来说,在维持原有品质基础上,发力形式和内容创新,依然打造出了不少亮点。

央视推出的《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将传统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旋律让歌手传唱。相较第一季,节目增加了“经典诵读人”角色,并加入了演唱者的真人秀内容,同时引入歌声合成、语音识别等创新玩法,强化了不同人群的跨屏交互作用,成功抓住了年轻人的口味。

同样是央视的《国家宝藏》第二季,虽然仍延续了第一季的形式,但节目在内容选择了更丰富的地域,把视角聚焦到更多元的中华文化上。此外,节目还在B站上线,捕捉到年轻人的喜好和潮流风向。正因如此,在第一季豆瓣评分已达9.1的情况下,第二季的评分仍然持续上涨。

而除了一系列老牌文化综艺节目的创新外,各平台全新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新品也是可圈可点。

北京卫视推出的《上新了?故宫》,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以更年轻化的语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上大量使用了情景再现,根据藏品特点,量身定制剧情。这样创新的操作理念,让纪录片少了一份距离感。同时,节目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原本藏在深宫里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带给大家,真正将传统文化“学以致用”,也可以称的上是文化类节目的一个新升级。

在二季度,湖南卫视推出的文化品格传承节目《我们的师父》,让4位年轻艺人组成“拜师团”,去走访不同领域的大师,与前辈们共同生活,开展人生课外辅导,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内容上来看,节目将文化传承与时下最流行的观察类节目相结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综艺新题材——师徒关系。

或许以往谈起文化类综艺,大家总会有一种刻板印象,但从最近播出的节目不难看出,无论是老牌综N代还是新节目来说,在发力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已逐渐成为文化类综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命题。

一方面,众多的文化节目开始寻找更小的切入口,以期让文化综艺在诗词、阅读之外有更多可能。如深圳卫视的《一路书香》就选择了以“户外真人秀”的形式探寻各地风土人情;爱奇艺的《国风美少年》则已“国风”为切入口,以唱演秀形式为传统文化发声。

而另一方面,当下的文化类节目也相较以往同类型节目更加“综艺化”,文化+音乐、文化+舞台剧、文化+纪录片等新颖方式不断涌现,不断拓宽着文化综艺的边界,更是让文化真正“活了起来”。

眼下,随着竞技、音乐、纪录片等流行元素不断与文化内容相融合,文化类综艺也开始有了“高而不冷”的标签属性。据视频网站统计,在对《我在故宫修文物》《朗读者》等一系列文化综艺受众群体的调查时发现,85前和95后为主流受众群体,尤其是95后观众,已经超过三成。显然,随着更多潮流新元素的融入,文化综艺正一步步打动年轻观众的心。

文化综艺仍为发力重点

口碑成突围关键

文化类节目的火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荧屏上的综艺节目这些年基本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了。近几年来,音乐类、竞技类、亲子类的节目大量涌现,观众难免产生疲劳,这样的情况下,文化类的节目一旦做的走心,就很容易从这些娱乐类综艺中脱颖而出。

尤其是今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即将举行,同时又恰逢建国7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从Q3各卫视的节目编排来看,在政策的引导下,文化类节目依然是各平台发力的重点节目品类。

不过,能够看到的是,文化综艺开播之后,往往都能引来观众的一片叫好之声,媒体也常有“清流”这样溢美之词。不过,除了《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档收视率拔得头筹,不少节目虽然口碑动辄“爆表”,收视率和网播量却并不算出色。据Vlinkage数据显示,4月16日综艺播放排行榜中,《我们的师父》以播放量761万排名第四,与《王牌对王牌》2276万的播放量尚有不小的差距。

尤其是近两年来,电视综艺整体的收视都持续下滑,从2019年Q1的收视情况来看,除了《王牌对王牌》表现尚可外,综艺节目的收视情况显然也不容乐观。在同题竞争、收视压力、“限薪令”等种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下,2019年的综艺生态也不断在发生改变。

因此,对于文化类综艺来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想要作出好成绩,发力的重点显然不应当放在收视率和营销上,反而应在品质、口碑和社会效应上多做文章,如湖南卫视的《声入人心》,以小众的美声题材为切入口,将音乐选秀与文化元素融合一体,尽管节目在收视率表现上不尽如人意,但却取得了豆瓣9.3的高分,受到了网友的好评。

经过了两年的“野蛮生长”,文化综艺市场愈发变得理性和多元。但是,从目前已经播出的节目来看,除了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节目外,在众多创新品类的文化综艺中,还没有一档标杆类的节目出现。

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的引导下,文化类节目依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从下半年各平台综艺节目编排来看,文化类节目的数量虽较前两年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但表现形式却在不断的丰富,尤其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而出现的新型文化类节目,通过不同元素的叠加逐步呈现在各大平台的综艺矩阵中。届时,究竟哪一档节目能够凭借自己独到的“创新”,赢得核心受众的关注,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