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吨假海蜇丝已流入市场,你一定吃过!

法律法规网 作者:小柯
来源 来源: 法律法规网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6-05-09 06:16:10  评论(/)

1.jpg 

吃过凉拌菜吗?知道什么是海蜇丝吗?先看看这两种菜,你一定吃过吧!如图,上图是假海蜇丝,下图是真海蜇丝,你吃过的是哪种呢?

2.jpg

5月7日,杭州媒体刊出一则湖州警方破获销售假海蜇丝的案件。

据该媒体报道,“袁某等3名嫌疑人在湖州织里镇商城路农贸市场内非法生产和销售假冒海蜇快一年时间了!”今年4月下旬,湖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接到这样的举报。湖州警方立即联合市场监督局执法,于4月22日,现场查扣“人造海蜇丝”300余斤。

经查,袁某等人自2015年6月至今,在明知人造海蜇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下,仍采取用海藻酸钠、无水氯化钙、硫酸铝铵等原料制造人造海蜇丝,在织里镇商城路农贸市场自己经营的冷冻食品店内进行销售,非法获利7万余元。

据袁某交代,他也知道这种假海蜇丝害人,但是这两年海蜇批发价一般在30-40元一斤,养殖期40天左右。而假海蜇成本比养殖海蜇低近一半,销路好,制作周期也不长,所以他们才会铤而走险干了快一年。

他还说,他的手艺是跟常州的“师傅”学的,原材也是从“师傅”那里进的。

于是,湖州警方赶赴常州,于4月29日下午,在常州抓获袁某所说的“师傅”贾某,及同伙孙某、马某。并在现场查扣“人造海蜇丝”成品及半成品1吨!经查,贾某等3人一年来共生产超过10吨假海蜇,非法获利10万余元。

贾某交代说,还有很多地方的人来这里学艺、进货。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常州警方证实确有其事。据常州警方介绍,湖州警方连同当地市场监督部门的执法人员共十余人来到常州,在掌握清楚制假窝点具体位置后,请常州警方配合他们抓捕犯罪嫌疑人。

“食品案件无小事!”钟楼公安分局接到指令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安排了近20名警力配合抓捕,大家齐心协力在钟楼区邹区镇邹区村委钱家村内的一处民房里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贾某、孙某、马某。

一位参与抓捕的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他们看到现场情况时也很吃惊!民房成了私人小作坊,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塑料桶。3人在作坊里正在生产加工“假海蜇丝”。湖州的执法人员在现场查扣了大量原材和“假海蜇丝”。后叫了一辆卡车将这些制假工具、产品拖回了湖州。

据常州警方介绍,案件的审理,现场拍照、取证等都是由湖州警方及当地市场监督部门的执法人员进行的。常州警方主要是配合抓捕工作,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清楚。不过,常州警方了解到,三名犯罪嫌疑人均是安徽人,其中两人是夫妻关系,另一人是夫妻俩雇的小工。夫妻俩在常州做南北货生意,但“假海蜇丝”流向哪里目前湖州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

人造海蜇丝对人的危害

长期食用“人造海蜇丝”危害极大。“人造海蜇丝”中,海藻酸钠是一种很好的增稠剂,也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不过添加剂毕竟是添加剂,把添加剂当做食品来吃,就有些不合适了。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海藻酸钠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虽然纤维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但吃得太多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其在肠子内还会吸附其它食品中存在的铁、钙、镁、锌等矿物质,使这些营养素也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多吃可使人因缺乏多种矿物质而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

此外,“人造海蜇丝”中另一种原材料硫酸铝铵就是人们常说的明矾。这种材料中铝元素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等。此外,长期摄入铝元素,能够影响甚至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使得神经衰弱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甚至使人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而经检测,贾某等人制造的“人造海蜇丝”中铝含量超标严重,达到600-800mg。长期食用危害极大。

真海蜇丝与假海蜇丝的辨别方法

真海蜇丝:

看上去白中带黄,闻上去有海腥味。优质海蜇丝呈白*或淡黄*,有*泽,无红斑和泥沙。摊开海蜇丝,越大、越白、越薄越好。肉质发脆、不坚硬、不破裂、吃起来脆响,有嚼劲。

假海蜇丝:

通体透明,无味道,韧*很强,用手轻轻拉扯不易扯断,把它从水中捞出来放上一阵,则会如透明胶带一样柔软。

tags:海蜇丝   市场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