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遭毒杀案破 嫌疑人抓获了吗?

法律法规网 作者:迷雪儿
来源 来源: 法律法规网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8-03-30 09:29:48  评论(/)
法律法规网消息 宝灵鸟是国家的珍稀动物,任何人不得随意猎杀,是触犯法律的。就是有一些人为了获得不法利益,而大肆猎杀它们,导致频临灭绝。这种人应该严惩!
地处祖国北部边陲的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素以水草丰美、动植物品种繁多而著称,更是百灵鸟等野生禽类天然繁殖生存栖息地。多年以来,百灵鸟因其婉转的叫声成为一些玩家趋之若鹜的观赏鸟,更有甚者把猎杀野生禽类作为获取不法利益的手段,通过投放毒饵等疯狂捕杀野生禽类,将其送上贪食者的餐桌。
2018年1月,伴随着一片祥和,草原如期步入隆冬时节,可谓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地一片苍茫。与往年一样,森林公安民警们又迎来一年工作最繁忙的季节,巡查千里草原,打击非法狩猎违法犯罪活动。

1月16日,当森林公安民警巡查到乌里雅斯太镇第九加油站北1公里一处草滩时,以往此起彼伏的飞鸟不见了踪迹,映入民警眼帘的是静伏一动不动的百灵鸟,数量之多更是让民警惊讶不已。


当巡查民警接近时,才发现原来是死去不久的百灵鸟。看到这些百灵鸟大面积死亡,巡查民警立即向局领导报告,局领导和侦察技术人员赶到后,通过细致现场勘查及对百灵鸟死体检验,发现百灵鸟死体嗉囊内均有尚未消化的植物种子糜子,并含有一般情况下可持续30天左右降解,尤其是在碱性条件下遇水加速分解的农药成分“克百威”。

随后,侦察人员从2万平方米范围内冰雪中陆续发现百灵鸟死体870只,一起触目惊心的冲击草原生态、以投放毒饵猎杀野生禽类的重大案件摆在森林公安民警面前。
面对重大案情,有着丰富侦察非法狩猎案件经验的森林公安局局长张杰,第一个想到的是现场距离居民区较近,犯罪嫌疑人随时可能到现场获取猎物,同时鉴于东乌珠穆沁旗作为草原牧区,没有种植糜子的历史,一个更大胆的推测在曾有农区生活经验的侦察员脑中形成,犯罪嫌疑人很可能是外地农区流入人员,一旦泄露警情,犯罪嫌疑人就可能潜逃,案件侦破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局长张杰当即在现场召开研判会,迅速成立专案工作组,一组蹲坑守候,一组排查曾经出入和途经过现场的外地人员车辆。蹲坑守候组的民警连续10日放弃休息,每天24小时蹲守在室外零下30度气温的僻静处。

1月31日下午4时许,草原的天色渐渐暗淡,朦胧中一个人影向着现场走去,蹲守民警静静观察着那个移动的影子,当看到那个影子弯腰捡拾地上死去的百灵鸟时,蹲守民警无不兴奋地跳了起来,“就是他”!按照事先分工,蹲守民警兵分三路,迅速合围,犯罪嫌疑人王某还没有缓过神就地被擒。

与此同时,排查组民警通过走访调查近千平方居住户,调取近两个月内的视频资料,对案发地点周边的外来人口、途经车辆逐一排查筛选,一辆吉林牌照车辆进入民警视线。
通过审理,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如实供述其伙同另两名犯罪嫌疑人王某庆、郝某专程前来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猎杀野生禽类,意图销往东北地区牟利的犯罪事实经过。
案件的成功突破,专案民警想的更多是在春节前将在逃的另两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防止更多无辜生命受到残害。鉴于另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在千里之外的东北地区,于是,森林公安局成立以局长张杰为组长,刑侦、派出所民警为成员的抓捕组,严密制定抓捕方案,迅速驱车前往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在当地警方的密切配合下,2月3日将犯罪嫌疑人王某庆、郝某成功抓捕归案。

经审理,犯罪嫌疑人王某庆、郝某对在东乌旗利用投放毒饵方式非法狩猎百灵鸟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根据犯罪嫌疑人交待投放毒饵区域,以及作案现场当时降雪量少,后期降雪量大,现场仍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的情况,专案组考虑可能还有其他鸟类死体未被发现,为防止出现疫情和其他鸟类继续捡食毒饵,准确鉴定毒杀鸟类数量,专案组在整个春节期间继续严密监控犯罪现场,专案组分为3个小组,每组3人,在犯罪现场进行24小时严密监控,防止闲杂人等进入现场。
专案小组采取6小时轮班制,白天黑夜都保证有民警保护现场,在现场,民警采取鸣笛、燃放烟花炮竹、安插彩旗等方式驱赶鸟类,防止其继续捡食毒饵而死亡,直至气温回升,野外积雪全部融化,后续又陆续从现场周边发现3614只野生鸟类死体。
通过民警们的努力,最终确保了自开始发现鸟类死亡后再没有百灵鸟因捡食毒饵死亡现象的发生,至此,通过森林公安民警连续日夜奋战60多天,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累计毒杀4484只野生鸟类恶性非法狩猎案件成功告破。

地球上10大最稀少的动物,几乎都是被人类捕杀而频临灭绝
1、短吻海豚:外表有点像白鲸,头圆圆大大的,嘴并不明显。他们分布在在孟加拉湾及东南亚海岸及河流中,背鳍位于后背部,短而且钝,呈三角形。虽然他们游泳的速度缓慢,但最高可达每小时20-25公里,但由于人类的捕捉,全球大约还有超过7000只的数量。

2、高鼻羚羊:这种羚羊是第四纪冰河时期事件后幸存下来的生物之一,他们可以利用灵活的长鼻子过滤或者温暖吸入的空气。因为高鼻羚羊具有“医学价值”,因此被盗猎者大量捕杀,现在已成为极度濒危物种,全世界可能只剩下 1000只左右。

3、佛罗里达山狮:虽然被称为“山狮”,但这种动物实为猫科群族的一种,栖息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由于佛罗里达州的快速发展,涉及山狮的交通意外数字不断提升,加上山狮本身喜爱争夺地盘而自相残杀,现存数目仅为 160 只。

4、椰子蟹:他们体重最高可达6公斤,是现存最大型的陆生节肢动物。因为善于爬树,他们可以到树顶觅食。他们通常会会用钳子弄破椰子的外壳,以吃其中的椰子果肉。

5、懒猴:出没于夜晚的夜行动物夜视能力相当好,自 1937 年至 2002 年,长有大眼睛的懒猴只被发现过四次,更一度被视为已经绝种。现存的少量懒猴在斯里兰卡出没,但由于当地人迷信懒猴的皮肉能够医治麻疯病和驱除咒语,他们的生命也是岌岌可危。

6、短尾矮袋鼠:他们大多分布在西澳的罗特尼斯岛,因为长相可爱,随时看起来都像在微笑,所以非常受人欢迎。因为繁殖力不高、外来种的竞争威胁和人类对栖息地的破坏,他们已经濒临灭绝。

7、冠海豹:北极的一种海豹,他们分布在中及西北冰洋,东临斯瓦尔巴群岛,西至圣罗伦斯湾,因为成年公海豹的鼻子上有一个可以膨胀凸出的附属器官而得名。由于人类涉足北极,他们遭不断捕杀,仅剩下少量。

8、墨西哥钝口螈:这种可爱的水栖型两栖类动物又被称为“六角恐龙”,只生活在墨西哥。在全球,特别是北美,很多人将他们当作宠物饲养,但因为栖息地被大量破坏,在 2010 年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更有报导指出已无法再在自然环境里发现他们的踪迹。

9、叶猴:这种猴子生活与亚洲海拔较高的地区,体型比其他猴子小得多。因为森林被大面积砍伐,他们逐渐失去栖息地,所以称为濒危物种。

10、树袋鼠:一种生活在树上的袋鼠科动物,他们生活在新几内亚等地区的雨林中,近年来雨林不断被人类砍伐,而造成栖息地越来越小,并被人类大规模捕杀,他们的数量急剧下降至以往的 1%,已被列为濒危物种。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