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保监会”)在京正式揭牌,自此“一行三会”监管模式正式作别,中国金融业监管体系揭开新的篇章。业界普遍认为,银保监会的合一,既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全新开端,也是统一化金融监管框架演进道路上的里程碑。在新的监管架构下,统一化监管、整体化监管、穿透化监管将彼此交织、真正结合,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历史任务正式作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面对媒体时发表观点认为,此次合并对于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并在某种程度上对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拥有着实际意义。长期以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一直存在着领域壁垒,本次合并后,一个“后金融监管时代”将正式来临。
监管边界的厘清与融合
随着金融业不断发展,混业监管一直是其中的难题。
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中央财经大学应用金融系主任韩复龄对银保监管合一的举措发表观点认为,监管盲区的破除、监管标准的统一化,或将在合并之后显现出真正具有实操意义的规则。长久以来,银行、保险业业务交叉领域繁多,业务进展过程中关联性强,在金融衍生市场中,容易滋生太多的寻租空间。他表示,银保监的统一监管,可以充分化解混业监管难题,解决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套利、缺乏穿透性以及“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等问题。
同样的,此类问题在某些新兴的金融行业中更加凸显。例如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监管与行业发展一直处于彼此不断追赶的局面。部分内部人士指出,由于科技本身发展速度很快,其孕育的新型商业模式、产品形态,甚至于底层技术,几乎都日新月异。因此在2016-2017这两年中,伴随着“需要大力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还有“需要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科技监管、审慎监管、穿透监管”的有机结合。对于银保监会的合一,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均表示出了积极的态度,例如海象金服认为,合并之后能够破除金融业不同领域之间的监管壁垒,使得整体监管推进更加聚焦在具体的产品层面,金融业监管框架和力度将进一步趋严,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一些前沿领域,也能够有效寻找到业务发展-政策指引之间的耦合点,而不再盲目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