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新遗传疾病:“卵子死亡”!复旦团队首次发现并命名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QQ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4-12 01:00:29  评论(/)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桑庆副研究员和王磊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匡延平教授团队,合作研究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人类遗传病,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一种此前从未报道过的、导致女性不孕及试管婴儿反复失败的全新临床表型,即某些患者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会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并将这种新疾病命名为“卵子死亡”。

3月28日,研究成果以“APannexin 1 Channelopathy Causes Human Oocyte Death”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子刊《科学 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新研究证明,“卵子死亡”是一种全新的孟德尔遗传病及糖基化疾病,也是PANX家族成员异常的首个离子通道疾病。

Pannexin(PANX)与Connexin(Cx)家族是形成细胞之间连接的重要离子通道,它们控制的信号通路在细胞正常生理作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中,Connexin家族共包括21个成员,其中一些成员产生突变后,已被研究人员发现会引起诸多疾病。例如,Cx32突变,将导致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Cx26,Cx31,Cx30突变将导致听力障碍;Cx46突变将导致白内障等。

而Pannexin家族由三个成员PANX1,2,3组成。其中,PANX1在2003年被克隆, 随后的十余年间,大量研究报道其与炎症、感染、局部缺血等生理病理学过程有关,但未有关于PANX1突变引起人类疾病的报道。

历时15年,团队在四个独立家系中,发现了PANX1存在不同的突变, 明确了此表型符合孟德尔显性遗传特点,证明了“卵子死亡”是一种全新的孟德尔显性遗传病。

PANX1为糖基化蛋白,随后在细胞及卵子中的系列功能实验证明,突变会改变PANX1的糖基化模式,被改变的糖基化模式与疾病密切相关,表明“卵子死亡”亦属于一种新的糖基化疾病。

由此,该研究发现了一种人类新的孟德尔遗传病、糖基化疾病及离子通道疾病“卵子死亡”,揭示了PANX1突变致疾病产生并明确了致病机制,同时提供了首个深入研究PANX1病理学功能的鼠模型。

桑庆副研究员、王磊教授、匡延平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张治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师娟子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孙晓溪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李斌、闫铮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竺淑佳团队、孙强研究员亦参与了此项研究。

论文链接:

http://stm.sciencemag.org/content/11/485/eaav8731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