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一位学生记者,同时也是一位张老师的粉丝,有些话想说。
在某个日子之前,身边的同学老师都不是很了解张老师,知道了也只是说一句:“哦!是那个唱探清水河的小伙子吧!唱的很深情,难怪吸引你这些小姑娘。”略微了解一些,也只知道张老师是德云社的一位相声演员。
近日,准备参加一个新闻评论的比赛,昨晚老师催了我两个小时报选题,我真的想了很久真的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回顾自己拿到记者证这半年来,也只写了两篇人物稿,没干别的。入坑以来,我补完了大部分的相声,搜索一些有关张老师的知识。我知道了很多很多关于传统曲艺戏曲知识,(不要杠,从小听着黄梅戏长大。)觉得自己有欣赏水平。
知道了我喜欢张老师,会听京剧,我被指派去采访校京韵社的指导老师。(这里不便透露老师姓名,老师今年50多岁。)采访老师之前,拿到了老师的详细资料,看到了程派锁麟囊这几个字,我想我的采访成功了一半。(在我之前,已有两个学姐去采访老师均失败)因为张老师,我主动走近程派,了解了一些事情。在给老师发采访信息时,我化用了大团圆一折的词,老师立即回复了我,并确定采访时间。
与老师见面,老师便问我,“怎么喜欢京剧,这么年轻的孩子很少有人听京剧的?”道清原委,我并不是京剧的忠诚粉丝,只是因为某个人了解到了京剧。老师立马来了兴趣,笑了笑对我说,“是那个叫张云雷的年轻小伙子。”说及此,我确实十分惊讶,因为我身边的朋友都不知道张老师,而一位50多岁的老师知道张老师。点头承认,“是的呢,因为他,我略微对京剧有些了解。”老师不谈艺术,不谈功力深厚问题,只道一句,“这个引路人确实不错。”
随后,老师问我是不是只听了大团圆一折。我说了一句,“没听多少,还有春秋亭和一霎时。”老师当时的表情是怎样呢?我难以描述。她或许有些不信我居然听了这么多,她或许有些高兴我竟然听了这么多。随后又说一句,“都是听张云雷唱的吗?听过别人的吗?”我随口道出“听过张火丁老师,迟小秋老师,刘桂娟老师这几位老师的戏。”老师对着旁边的另一位老师说,“这小姑娘,真不错。听过了很多大师的锁麟囊啊!”我瞬间有点不好意思,也没有想过自己居然能在某些不甚了解的区域得到专业人士的夸奖。(工科生,学机械的。)随后老师给我讲程派的东西,讲京剧的东西。
随后,国家京剧团来武汉巡演,老师带我看了一个星期的京剧。每晚还会带我去后台看一下真正台上京剧的扮相是怎样的,会带我看她们怎样练身段儿。我只能说我真的很幸运,能见证这些。“张云雷这个小伙子领路人不错,京剧能走进你们年轻人确实非常不容易的。”
我给老师观看视频,张老师2019年1月11号在北展带领2700人合唱锁麟囊,在2019年5月11号在天津体育馆带领将近4000人合唱锁麟囊。老师问我,你也会唱吗?我笑着说道,“不敢说会唱,但是我记住了词。”“这么多词,倒也是难为你了。”“我说还好啊,听着听着就会了。”老师扮上给我唱了大团圆一折,并教我春秋亭一折如何发音,如何唱。多次感慨,真的没料想过这么多年轻孩子会唱锁麟囊。
谈及此,我一直在想,从一开始老师一直称张老师为领路人。领路人是一个怎样的角色,领路人是把你带上这条路的人,是一个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张老师也曾多次说道,自己不过是学唱,鼓励大家多去听一些名家的戏曲。这不就是由有到佳的过程吗?
诚然,我是因为张老师知道的京剧,我因为张老师知道在那里拍掌叫好,我因为张老师知道了大段大段的词。这些都是一开始我自己都没有料想到的事情,到如今,一步步实现了。因为一个人,知道一门艺术,并不断了解这门艺术,我想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张老师与我而言是一位领路人,是一个将京剧带到身边的人。不敢谈论他做的事情有多么多么的高尚,各人心中自有自己的看法。但正如老师所说,张老师是一位领路人,并且做的十分优秀。
为什么今天想发这篇文章,在经过半个月的了解,半个月的采写,一个多星期的打磨,我的稿子得到了老师的首肯。老师对我说,可以写一篇你自己的心得给你们粉丝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到这篇文章,但我想说的是张老师是一位优秀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