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论文:古今名人的“示儿”诗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QQ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4-19 08:20:03  评论(/)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示儿诗”,它饱含着父辈对子女深深的关爱,殷殷的期望和谆谆的教诲,所以能够深刻地感化子女,使他们永记不忘。

北宋诗人张耒(lěi)十分关注后辈的身心健康。他亲眼看到邻居卖饼儿冒着五更严寒沿街叫卖,衣衫单薄却顾不得身冷,反而担心饼冷无人来买,诗人心底泛起同情和怜悯的波澜。他在给儿子的警示诗中说:“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他认为,不勤奋吃苦,不经受困难磨砺(lì)的子弟,最终难成大器。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特别注意用诗教陶冶孩子性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他告诉孩子,一定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yù)》),这后两句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尤为可贵的是,陆游一生坚持不懈地用爱国思想教育子孙后代,直到病危还写下一首《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今天,我们重读这首诗,仍然为诗人的伟大爱国思想所感动,可以想见,它对于陆游子女的教育是何等深刻了。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留下《示子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上,不是好汉。”教育子女自立自强。

教育家陶行知很重视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常劝孩子要勤奋学习,莫误好时光,为此写了一首诗:“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bǐng)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cuōtuó)悔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孩子看了很感动,决心以此诗激励自己上进。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