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绿币、美军:中国人的新三座大山》
作者:花千芳
在中国,不管媒体还是自媒体,提及@人民日报都要礼让三分。党报党刊央级媒体,是舆论权威,值得尊敬。俺老花肯定不至于怼人民日报,一来观点基本一致(水平真高值得学习),二来万一也被人日干掉了,会闹出大笑话。
说了这么多,是前日因为学英语问题的讨论,人民日报转发了中青评论的文章。当日因为王思聪先生骂人在先,引发怼战,转移了我的注意力,就没看到,今日略说几句。
断章取义,挑字眼,找错别字,这种事情人民日报是不做的。人日网络版规格宽一点也正常,何况说的也很中肯。虽然跟俺一样是标题党,不过毕竟转发,算点赞的级别。
英语是一种废物技能,这几个字确实出自我的微博,但是前边还有几个字,中青评论忘了看: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英语真的没啥用。这不是啥观点,这是事实。如果有人觉得这个事实很不爽的话,那也只能想办法努力改变这个事实,而不是断章取义的挑字眼。
那么,怎么样让大多数中国人都用得上英语呢?方法也不是没有,去中国化,汉语字典改成英语词典,爸爸不叫爸爸叫发嘚儿,算是办法之一。要不然,真不知道大多数中国人学了英语有啥用。如果说看美剧打游戏也算有用的话,俺只能说替代方案有很多。
有同学说出国求学需要英语,写学术论文英语表达更准确,很多文献资料英文原版更好,,这些也都是事实,对于这一点,简单说谁觉得有用谁自己学就好了,毕竟这种人是精英学英语也比一般人快,虽然人数不多。
码农肯定是需要英语的,但是幸好中国的码农数量连一千万都木有,更别提什么一亿人或者十三亿人了。谁觉得有用谁去学,学的人少了,行业吃香,自然会比例加重,这好像是传说之中的市场规律吧。
既然英语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之中,并没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去学英语呢? 比较专业的说法是:没人知道谁是精英。能够记住那么多并没啥用的英语单词语法课文(虽然用不了多久就会忘光),说明这个人记忆力还行哈,起码不是傻子,也算人才选拔的一种方法,跟八股文一个道理。
那些鼓吹学英语的人,很多是行业从业者,或者是在英语科目上,给自己的求学就业带来了实际好处,可以挤掉更多专业技能更好的竞争者,这也不是啥天大发现吧。全才很重要,问题是专业领域的突破需要专才,这个道理也不是多高深莫测,毕竟人的精力有限。
还一部分鼓吹学英语的人,是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隶。我这话说的很偏激,作家嘛,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刺痛人怎么点醒人?
我们在生活中,说实话,有多少人用英语的时候是为了学习工作,确实有很多人用英语来显示身份地位吧?一个国家的母语,被压在任何一种外语之下,都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悲剧。
英语是用来学习工作的,可以理解,用来显摆你比父母朋友同学同事更高级,那你就是思想上被英美奴役的香蕉仔。
王思聪怼我,不是因为我说错了什么,而是因为怼我这个“脑袋上有光环”的人,可以显得自己牛逼,有很强的政治目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强硬激烈的怼回去的原因,虽然我奉行中庸之道,基本上从不主动树敌,但是我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丢脸。我自己那点面子我不在乎,但是谁也别想侮辱我头上的光环,鸡蛋碰石头我也砸你一脸鸡蛋黄子。
一字一千万,我想钱想疯了我不怕丢人,但是这样的说辞引爆网络,你说穷人是傻屌的言论会让所有还有尊严的人,从心底里厌恶你。不道歉?随便,你道歉了我都要指责你没诚意。一个坑一个坑的等着你,让你下辈子都后悔不应该看不起我头上的光环,明白什么是网络带刀护卫。
关于全民苦学英语问题,我阐述的是事实,所提出的问题也实际,然而个别人装傻充愣故意找茬,再之后水军蜂拥而上,试图为“洋孙子”正名。中国需要文化自信,学洋文是为了师夷长技,不是为了当洋孙子。
第一次英语给了我严重刺激,是因为参加《中国梦国际研讨会》,47个国际顶级中国问题专家,和国内对应的47个中国学者。
发言时,外国学者在努力秀中文,实在不会说也要你好谢谢的来几个单词。
而我们的中国学者,却在努力的秀英语,很多人都是全文英语发言。
地点:中国上海,有国家级现场实时翻译。当时让我感到十分难受的是:我们中国学者为什么在那样的场合秀英语呢?
很多朋友认为我愤恨英语。这有点想多了,我喜欢大国战略,地缘政治,平时看美剧大片(当然是带字幕那种),豆瓣评分7.0以上的电影英美剧我差不多都看过,每年还得出国一两次,我甚至还在以色列认识了个同样去旅游的意大利姑娘。所以我的英语水平,当然不好,还行吧,我需要学点英语到是真的。
英语,美元,军事霸权,是摆在当代中国人头上的新三座大山,是中国梦最大的阻力。总结起来就是英语代表文化延伸政治,美元代表经济,军事霸权代表安全。 啥?你说英国还行?看看现在的英国怎么在香港搞事情就明白了,实在看不懂的话,伦敦奥运会总能看懂吧?
我觉得,英语完全可以上大学了再选修。想毕业多少知道点,想考研就要下苦功夫,想出国留学就更要精益求精……有些专业需要就加大难度,有些专业不需要就不要浪费学生们宝贵的学习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他人的生命就是变相杀人。
英语问题不想说了,结果也早知道。主要原因是:当今中国的绝大多数精英阶层,都是英语政策受益者。尽管这些人毕业后英语都扔了,超过95%的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英语可有可无,但是想让这些人承认现实太难了。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我们的代价是否太大了,请有良知的朋友反思。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友@三套车的车夫 说得对:精英们有责任让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发达起来,让外国人讲中文才是精英们的奋斗目标。自己讲英文不是什么牛逼的事,嘲笑不会讲英文的老百姓更是没出息。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怼中青评论,更不是批评人民日报。人家的文章写的很中肯,是名家风范,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