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香椿,吃臭蝽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wbtt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4-28 14:20:22  评论(/)

​​转眼深圳已经入夏,在深圳短暂的春天里,我和小黄(鄙人的老公)做了两件值得记录的事,那就是吃香椿和吃臭蝽。

先说香椿吧,这实在是我们都很陌生的一种食材,只存在于别人的描述和记忆里。

我对香椿最初的印象来自一位叫树懒的朋友,她每次和我描述起香椿的时候都是无限美好的样子,说香椿炒蛋如何香如何美味。我的另一位朋友小荷对此也是印象深刻,然而她对香椿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香椿到底好不好吃呢?很遗憾,在深圳并不是香椿的主场,我们从小也都没有吃香椿的记忆。在很偶然的一次机会里,小黄在超市发现了香椿,饱含着好奇心把它买回家。撕开保鲜膜,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就冒了出来。我们看了半天,又上网查了查,怀疑商家是不是把臭椿当成了香椿卖给我们。最后我们没有勇气吃它,把下了锅的香椿又扔到了垃圾桶。

说到这,一些香椿控肯定会觉得我们是暴殄天物。好吧,浪费蔬菜是不对的,应当检讨。副作用是那之后我们再也没买过香椿。

直到今年,小黄又在超市看到了香椿,自我感觉和上次不一样,这次我们决定好好挑战一下这个食材。

上网查了食谱,小黄还让我学习美食博主,把制作过程拍下来。这次买的香椿好像比上次新鲜,味道也没那么冲了。按照下厨房的菜谱做了凉拌、炒蛋两种,想着可能是第一次尝试也是最后一次尝试,还是学习了美食博主拍照存素材。于是折腾了半天摆盘拍照,毕竟是伪美食博主,没那么专业,凑合看吧。

凉拌香椿:1、香椿芽洗切干净,放在沸水里焯到变色后捞出晾干。2、锅里放少量油,磨少许蒜蓉与切碎的辣椒爆香,然后与香椿芽混合,加上小勺盐、少量糖、少许麻油搅拌均匀即可。

香椿炒蛋:1、香椿芽切碎备用。2、取两个鸡蛋,放少量盐,打匀后再放入香椿芽碎末。3、锅里放少量油,将混了香椿的蛋液加进去,煎熟后起锅即可。

香椿初体验吃货心得:1、两道菜都算不上太好吃,也算不上难吃;正如香椿的口感和味道,算不上好吃,也算不上难吃。2、相比之下凉拌吃更能感受到香椿的原味。3、可能下次还会尝试,但不会经常买,只能是再回顾一下这种介于好吃和难吃之间的感觉。4、理解了美食博主的辛苦,除了摆拍费时间,碗碟盘子都比平时多洗一倍。

这条伪美食博主的微博发出后,获得了近100万的点击量,500多条转评。评论的焦点:1、这是春天的味道,家乡的味道。2、香椿做法不对,切粗了/细了,腌着才好吃。3、受不了香椿的味。4、拍得很有食欲/不好看。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我们都欣然接受了。从评论看,吃香椿的人和不吃香椿的人可以打一架,不同地区喜欢的香椿做法也都有差异。这玩意也许和香菜一样,吃不吃由基因决定,但人的口味也在变化,曾经讨厌的东西哪天突然也变“真香”,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食物依然是能引起共鸣、回忆和幸福感的东西,也具有鲜明的个人喜好和特点,大家一起讨论食物时,总的来说还是快乐的、友好的。

作为一个广东人,小黄对香椿这种食材有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没隔几天,他又买香椿了。这次我们决定做香椿拌豆腐。将香椿焯过以后切碎,加甜椒丁炒一下,然后和焯过的豆腐放一起,加上盐、糖、麻油一起拌,味道还不错,挺清爽的。小黄说,我觉得已经爱上香椿,可以做北方人了~(PS: 广东人说的北方是广东以北的所有地区)。

之后我们又买了几次香椿,也试了一些别的做法,但是没有了拍照的热情。腌制香椿一直没尝试,因为香椿本来就亚硝酸盐含量偏高,腌很多天就更不健康,会产生一类致癌物亚硝胺。有人说一辈子都这么吃,但我选择规避这种风险。就像我现在也很少吃咸菜、咸肉、咸鱼一样,好吃和健康之间有时确实需要取舍,这种规则只对自己用,不约束他人。

那段时间网媒还动辄提到“香椿自由”,说香椿如何金贵,吃香椿的是有钱人。这也太夸张了,香椿虽然轮两买,一次吃几两就够,绝对比在外面吃饭便宜。还有朋友告诉我,家里就有香椿树,每年的第一茬芽是最好的,采完以后还会长芽,还可以接着采,对于这些朋友来说,是香椿大大的自由。不管怎么说,香椿是连接了春天和回忆的食物,在很多人的心头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刚刚熟悉这种食材的我们来说,香椿也为我们的餐桌扩充了新的食谱,每年春天也可以拥有新的香椿记忆了。

香椿就说到这了,如果你不嫌重口味可以继续往下看吃臭蝽的部分。

在广东,尤其是深圳,荔枝蝽特别多,几乎可以评选为地区代表性昆虫了。看名字就知道,荔枝蝽喜欢荔枝树,而深圳又是荔枝的一大产地,因而深圳荔枝蝽也多到数不清。荔枝蝽的若虫与成虫都刺吸果树的嫩芽、花穗 、幼果汁液,并能分泌腐蚀性臭液,使花、果嫩叶变色枯萎,引起落花落果。而且不单是荔枝,荔枝蝽还吃龙眼、柑橘、柠檬、金桔、番木瓜、香蕉、橄榄、甘蔗……所以果农们看见它就头疼。

荔枝蝽

荔枝蝽若虫

在过去,人们就懂得利用荔枝蝽爱装死的习性,通过竹竿敲打果树,等它们装死掉落地面,在地面扫集杀死。在广东、四川和云贵部分地区,人们将震落的荔枝蝽收集起来,用开水烫过,去除异味,爆炒后即成一道餐桌上的菜肴。在宋代的《太平广记》中就有这样的记录:“剑南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好食臭虫。时人谓之蟠虫。每散。令人采拾。得三五斤,即浮之微热水中, 以抽其气尽。以酥及五味熬之。卷饼而啖。云其味甚佳。”说明那时的人们,就有以蝽为食的习惯。对于这种农业害虫,用这种方法变废为宝,也未尝不可,看起来还挺经济环保,怎么说昆虫也是高蛋白食材,被人吃了也不浪费。

那么荔枝蝽到底好不好吃呢?我当时写《酷虫成长记》荔枝蝽那一篇时,还未曾想过去尝试,因为怎么想都很重口味,臭屁虫怎么能吃呢?这还得感谢广东土著小黄,他拥有尝试除凳子以外的有腿的东西的勇气。那天我们晚上去爬山,见到了诸多荔枝蝽,他突发奇想,抓了几只回来,决定用书里的方法试着炒来吃,以证实“其味甚佳”。荔枝蝽被洗干净烫过,去了翅膀,然后锅里下油,加点盐炸熟。


王朔的《空中小姐》里说,一切东西油炸绝不难吃,就算土坷垃油炸一下也会变得美味可口。就是这感觉吧,荔枝蝽油炸之后没有了那股怪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香。我本来拒绝享用这道菜,为了能写出它的口感还是吃了,看吧,现在的人为了写点东西什么都做的出来。结果出乎意料,荔枝蝽炸熟了意外地不错,还挺好吃的,只是几丁质的外壳和虾壳差不多,比较硬不好嚼,得吐出来。吃到雌性还会吃到卵粒,像鱼籽一样的口感。小黄吃完都觉得不过瘾,想说有一大盘就好了。所以,又一个“真香”。

次日发到朋友圈,云南的半夏老师给我展示了在云南当地的炸荔枝蝽,原来它们用的是若虫,可以想象,若虫翅还没发育完全,应该口感会更好。而另一位朋友雾野则给我发了他在红河现场吃到的大盘荔枝蝽,也是若虫,他也觉得还不错。但是指出,里面应该有混了其他没做熟的蝽,有人吃到了一只有臭味的蝽。还有朋友发来了文献里记录的更多昆虫食用方法的食谱。对于昆虫,又多了一个可以讨论和研究的区域。

@画画的雾野 拍的油炸荔枝蝽,看上去还不错吧。


实践证明,荔枝蝽也是一种可以大大方方上餐桌的食材。我也相信,未来昆虫食品是个不错的趋势,低碳、环保、蛋白质高,易繁殖易取得。以后有机会也会尝试更多昆虫食品,通过这些食品直观感受和了解这些地区的生活和文化。


=============================================

更多文章见个人订阅号:sandieji2016​​​​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