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肯定的一点是:
站在长周期里看,核心城市的房产仍然是我们不得不去选择的重要投资和配置渠道。
而我的忧虑,来自于更大空间和更短周期里的焦虑和躁动。
这种焦虑和躁动,正如黑暗里的一条蛇,吞噬着所有。
1
不妨,我们先从一个项目开始吧——
• 它位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也在远东第一层级的经济辐射圈内。
• 过去的十年,该经济体内部的房产涨幅高达2500%,是全世界涨幅最高、最稳定的资产。
• 项目所在的城市,1个小时可直达东北亚经济圈的重点城市,3个小时可直达远东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城市,2个小时民航直飞通勤圈可以直达首尔、东京等国际城市。
• 整个城市的人口总量,接近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超过加拿大首都,是哥本哈根的近2倍,是冰岛整个国家人口的3倍,这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础的超大型城市。
• 整个城市的经济增速,在过去两年均超过5%,其中2017年的增速超过7%。其增速,不仅远超老牌的欧美国家,而且超过东南亚的泰国、越南。
• 该项目位于城市的中央居住区(CLD),1km范围内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站等诸多配套齐备,10分钟车程范围内拥有多个购物中心和大型体育场。
•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和项目周边还拥有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个原始森林公园,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5℃,周边拥有多个国际标准滑雪场和一个五星级度假集群,这是一个能把自住和度假做到完美融合优质房产标的。
• 更重要的是,该城市的房价仅是同等人口总量和同等经济增速城市的1/70。
目前该经济体新一轮的货币政策和大基建已经启动,经济转型正在路上。
稳健的政策和货币环境、高速的经济发展、充足的人口支撑、成熟的配套体系、优渥的生态环境、巨额的房价价差……
大涨就在眼前!这是普通人捕捉行情的最好机会,此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错过!
让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解开这片“奶与蜜之地”的面纱——
Welcom to HeGang of HeiLongJiang。
2万一套房,轻松暴击不是梦,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鹤岗的城市落幕,只需换个角度就变成一颗新星的升起。
魔幻么?
过往的楼市,我们就是这么一路玩儿过来的。
2
上周末,我在一个中部省会城市的新区踩盘,晚上8点半,我穿城而过返回市区。
道路两旁,大量的住宅黑漆漆的一片,只有点滴灯光沉浸在夜空中,孤独而落寞。高高矗立的写字楼,已经沉寂将近两年,少有企业入驻。
大量的街铺被空置,集中式商业的开业一拖再拖,如今室外的电梯,已经落满灰尘。
回想5年前,该新城走的也是CLD的路子。
是城市南拓的重要节点;是主城商圈的第一辐射圈;1个小时直达CBD核心区;三个滨河公园环绕,要插上写字楼,有响当当的企业签约;还要搞上两个集中商业,引入多家商业航母企业……
5年后,这里是住满100万人的活力新城!
环绕城市一圈,有不下7个类似的活力新城,按照他们的规划,要一共填满700万人口。
遗憾的是,这个城市只有1000万的常住人口。
新城再建下去,可能整个城市的人口都不够用了。
全国一共有多少个新区?
上百个?上千个?上万个?10万个?从来没有人去计算过,或者是算不清。
单单是获批的国家级新区就有19个。
其中还不包括正在报批的,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
真正已经做起来,其成熟度能媲美主城的能有几个?
浦东算个一个,滨海新区的泰达板块算一个,郑东新区和两江新区的核心区也勉强算一个。
而这些成熟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接近10年,甚至10年以上的成熟期。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人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城市新区的扩张速度。
但是,这也无法阻止这些新区,都成为整个城市里房价涨幅最高的板块。
未来楼市,我忧虑的是:
我们从房价角度出发,可能过高的估计了人口流入的增速。
2
上一周,我看到两组数据。
• 3月份,深圳公寓的成交量环比上涨222%;
• 2018年,深圳公寓的成交量已经占深圳商品房总成交的1/3,深圳每卖出去3套商品房,就有一套是公寓;
• 过去的3个月,珠海市场上接近1/5的成交都是公寓产品贡献的。
你以为我要开黑那些抢公寓的客户,都是小白,脑子进水了?
错错错!
我想谈谈:这么多的公寓都是从哪来的?
这些公寓,大量是从前海、南山、福田、横琴等等一系列的写字楼里,“商改住”而来。
换句话说,这些宇宙级的总部集群里,有大量的写字楼被拆分成公寓销售出去了。
这件事情就有意思了——
前海和横琴之中,乃至周边的住宅投资客,以为自己靠着的是宇宙级的500强企业集群;
前海和横琴之中,乃至周边的公寓投资客,也以为自己靠着的是宇宙级的500强企业集群;
结果,这个500强企业集群把自己拆成了一套套的小公寓,卖给了所有的投资客。
该来的企业没有来,该来的高收入人口没有来,却招来了一群小炒家。
此时,肯定有人要破口大骂:太不要脸了!怎么能这么收割我们?怎么还带直接“薅根儿”的?
但是,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很少有人思考过。
深圳福田中心崛起的时候,恰恰就是罗湖的老写字楼频现空置的时候;深圳南山中心崛起的时候,也恰恰就是福田大量的超高层写字楼整层空置的时候;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外环崛起的时候,刚刚就是郑州经三路、花园路办公聚集区大量空置的时候……
是否存在这么一种可能:
真的没有那么多牛逼企业像野草一般批量丛生,还是那一帮人,不过是从这里搬到了那里!
不怪它们商改住,只怪牛逼的企业太少,生长的太慢。
未来楼市,我忧虑的是:
我们从房价角度出发,可能过高的估计了产业的增速。
4
3个月前,公布了我们2018年的城镇化水平——
59.58%,比2017提高了1.06个百分点。
讲道理,真的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数字。
距离我们2030年70%的城镇化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与此同时,距离城镇化的瓶颈,又近了一步。
这是世界一些典型城市的城镇化率对比图——
我们发现,70%之前都是迅猛发展,70%之后就快速进入瓶颈期,80%之后就基本缓速,甚至凝滞。
70%的城镇化率就是一条瓶颈线,碰到了就放缓了。
根据我们的目标计划,我们的城镇化,可能只有10年左右的飞速增长期。
有意思的是,我们与此同时还在疯狂建设成熟周期在10年以上,甚至15年以上的各种新区,并把房价怼上天。
有没有一种可能:10年之后,我们的城镇化已经进入瓶颈期,而我们的新城却还没有成熟。
城镇化的收缩,必然带来新城市人口流入的收缩。
没有人口填充的城市是什么样子?鹤岗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样本。
未来楼市,我忧虑的是:
我们从房价角度出发,可能乐观的估计了城镇化红利的雪坡。
5
自古都说,货币是楼市的滋养沃土。
过去几天,一季度的各项经济数据连续发布。
工业增加值增速6.5%,远超预期的5.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达到预期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3%,也达到预期水平;一季度经济总量增速6.4%,超过预期水平……
经济数据的解读中,主流媒体用了一个词“形势企稳”。
相比较而言,央行的用词更加乐观。
去年4季度,对于经济的表述是“保持平稳”,今年1季度,对经济的表述是“健康发展”;
去年4季度,对于环境的表述是“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今年1季度,对环境的表述是“不确定因素比较多”。
在预期目标完成之后,大家的语气之中多了一丝轻松和沉稳。
经济企稳了,那么对于货币政策就更加理性了。
此前,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描述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保持合理增长”。
但是,数据企稳之后,对于货币政策的描述变成了——
“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GDP名义增速相匹配”
按照2019年的GDP实际增速目标,再把2%-3%通胀预期考量进去,参照上面这条货币政策的红线:
今年的货币增速预计会控制在9%-9.5%。
而一次资产暴击需要的货币增速是多少?
2009-2010年大涨行情之时,M2增速17.8%、27.68%、19.7%;2015-2016年大涨行情之时,M2增速12.2%、13.3%、11.3%。
如今的9%的货币增速,显然无法给大涨行情提供一个充足的货币基础。
未来楼市,我忧虑的是:
我们从短周期角度出发,可能乐观的估计了货币增速峰值的到来。
6
你以为,我对于楼市的忧虑只是:
可能乐观估计新人口的流入增速,产业的增速,城镇化红利的雪坡,货币的增速……
错!错!错!
我对未来楼市的最大忧虑在于:
即便楼市被不断的乐观高估,不动产仍然是“我们不得不去选择的重要投资和配置渠道”。
因为在其他投资领域里,被高估的泡沫要远超不动产。
好在,好在,好在——
毕竟还有10年的急速城镇化红利雪坡;毕竟我们还有10多年的时间可以谨慎的折腾;毕竟我们至少还有三轮以上的周期红利。
即便要浪、要折腾,也要恪守规律,回归居住本身,回归城市本身——
这两年刚刚成立、一片空白的新区,大概率都是坑;
可能你还未成熟,而城镇化的红利已经到达瓶颈;
10年内都没有人口导入,都无法产生租金收益的房产,大概率都是垃圾;
地铁规划在5年期规划里都看不到的远郊,大概率都是炮灰;
至今仍在建设,没有一个企业入驻的就业CBD,大概率结果都不会太好。
“HeGang of HeiLongJiang”,剥除了东北亚经济圈、远东辐射圈、CLD、国家森林公园之后,还剩下什么;我们的房地产剥除一切被乐观高估的因素,又剩下什么?
不过就是一套满足居住的房子罢了!而没人住的房子,统统都是垃圾!
要我说,鹤岗2万一套的房子,还是贵了。
凤凰新媒体介绍| 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保护隐私权| 免责条款| 意见反馈| 凤凰卫视介绍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Phoenix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