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多年来,万晓利如一个传说,蛰伏在人们的故事里。
喜欢他的音乐很多年,但是关于他与他的音乐,似乎都离主流音乐圈很远;听了许多首他的歌,依然不知道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1997年,27岁的万晓利辞掉工作,决定来北京闯一闯。
他立志出一张专辑,却屡次被唱片公司拒绝,只能靠驻唱为生,这种文化盲流的日子一唱就是好几年。
2002年,尹丽川把万晓利推荐给“摩登天空”的老板沈黎晖,他才得以在酒吧里录制了《走过来走过去》。
《走过来走过去》
这张专辑里,我们还能看到万晓利对生活的展现和对社会的审视,还有很多包罗万象的具有城市民谣气息的东西。
此时万晓利受崔健等人的影响,歌曲本身带着戏剧性,每首歌背后都有“故事”,像在讲段子,连说带唱,连喊带哼,比如唱给姑娘的《姑娘啊,你真傻》,比如后来经常被人提及的《狐狸》。
可是到了第二张专辑《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时,第一张里的滑稽戏谑、调侃讽刺甚至呐喊不见了,歌词出现了更多的抽象概括,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我们能听到更多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的自我呢喃,像是他在炎炎夏日里打了个盹,醒来后发现妻子儿女安静地在房间里看书写作业,发现原来生活即使像陀螺一样打转,停不下来;
但这一切其实也没那么糟糕嘛,于是有点精神恍惚地随手拿起身旁的乐器,随便是什么,吉他也好,尤克里里也好,口琴也好,即兴来一段,这样的状态也便成了专辑的原始素材。
2.
第一张专辑之后,万晓利自学了电脑,买了声卡和话筒,仅用一年,小米加步枪做好第二张专辑的小样。
他四处找唱片公司,可当时是唱片业最衰败的时候,没有人肯发行,他的生活也陷入了困顿。在最困难最迷茫的时候,他喝了很多酒。
2006年,京城出现一家叫十三月的唱片公司,后来成为了国内最富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独立音乐运营公司。
在老狼的引荐下,十三月签下了万晓利。
那年年末,十三月推出了两个民谣歌手——河北人万晓利和宁夏人苏阳。万晓利自己也没想到,在十三月发行的《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后来力压陈升等老牌音乐人,获得了华语传媒大赏最佳民谣艺人。
万晓利“红了”,演出和其他各类活动慢慢增多,并开始在全国举办专场。
正如万晓利自己说的,他很容易就会迷恋上一个空间,一种声响,进而忘记现实。
《这一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他便是忘记了现实,沉浸在自己的声音世界里,让人开始揣摩,这个人在想些什么呢?
这种沉浸到了2010年的第三张专辑《北方的北方》达到了顶峰,不仅沉浸于自己的音阶,也沉浸于自己的情绪里。
万晓利曾说,很多音乐的创作都没有把吉他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后来他果然在《北方的北方》里大量运用了吉他。古典吉他与低沉的人声和合成处理,制造出了极度阴郁的氛围,压抑得让人几近窒息。
《北方的北方》
这也是我钟爱《北方的北方》的原因,在那些漫长的寒夜里,一个人静静地听,更能让我咀嚼出其中的味道。
3.
他在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万人迷”后,演出越来越多,粉丝也越来越多;
在看到自己的音乐成为小资文化消遣品后,也是在民谣圈充斥着浮躁和喧嚣的时候,选择了回顾自己的过往,以一种非常“自我”的方式,沉淀成了《北方的北方》这张专辑,平静、孤独、朴素和些许哀伤。
他确实越来越平静和安宁,也越来越放松。酷爱喝酒的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戒烟戒酒了。
他说,现在即便遇到一些障碍也不会靠酒来解决,会通过户外运动或静心,让自己放松下来。
这种“放松”似乎也体现在上一张专辑《太阳看起来圆圆的》中,万晓利开始强调整体音乐性,使得整张专辑听起来轻快而又安宁。
2015年,他出了第四张专辑《太阳看起来圆圆的》。
他平时有收集各种各样音乐器材的习惯,这张专辑里,他同样一人包办词曲编到录音混音,他用他的尤克里里、电吉他、失真效果器、合成器制造了一个个或奇妙或诡异的音乐场景,噪音效果对人声的失真处理,多少让人第一次听着不适应。
越新奇,越让人听不懂,他也因此被贴上各种标签:实验音乐、颠覆性民谣、前锋民谣。
实际上,我所认识的万晓利,他并不喜欢被贴标签,他只想做出不同的、好听的音乐。至于别人能不能听得懂,是否受到商业市场的欢迎,他似乎并不那么关心。
就像他说的,只要有一部分人能接受和喜欢就好了。
我在采访里问他的创作理念是什么,他的回答很简单:好听。
4.
他对音乐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为了达到他想要的“好听”的效果,他的创作会经过漫长的后期打磨,在歌词、空间、乐器选用、比例、音色以及整体融合性上,他愿意花很多时间去琢磨,反复调整和推敲。
他说,近两年和小灰相处让我从它身上学到了很多难得的高贵的品质。
小灰是他们家收养的一只低调沉默又忍耐的狗。
万晓利和小灰
如今的万晓利,不就是又低调又沉默又克制吗?这也是万晓利让人着迷的地方,他像一个流浪者,曾经流浪,如今也平静,也孤独,也快乐,也幸福。
2017年青年节,万晓利的新歌《你,来替我做个梦》发布时,脑残粉宋冬野评论说:“他再次回到人间,给我们捎来新一轮的美好时光!”
他被称为“巴尔扎克式的歌手,致力于歌唱一个时代”。在音乐上,他似乎是没有源头、没有师承的,他自己开天辟地,不断颠覆,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他的歌称为“颠覆民谣”。
杨靖儒说,“万晓利,就像小说的中的侠客。他与你迎面,斗笠却遮不住细长的眼。他拔剑,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
这个周末,侠客万晓利将来到上海,分享他的故事。
这场分享会让我们绕过音乐,直面万晓利的本来面目。一个真实的万晓利到底是什么样?你可以自己来看。
【理想的下午】
嘉宾:万晓利
主题:及时行·乐
时间:2019年4月6日15:00-16:00
场地:BFC外滩金融中心·文创里B1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
参与方式:扫描下图二维码报名。
建议:场地座位有限,报名需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