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事件始末:央视记者李文学照片,李文学简历个人资料

法律法规网 作者:小柯
来源 来源: 聊城窝窝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2-01-01 16:30:26  评论(/)

2011年7月10日播出的“达芬奇‘密码’”影响巨大,达芬奇家居深陷被动,希望借助“潜规则”摆脱困境。他们找到了在多家国内媒体担任过高层职务的崔斌,并通过其见到了“达芬奇‘密码’”的暗访记者“李老师”。

第三次会面后,崔斌称“李老师”开条件了,要钱,帮忙摆平央视。7月28日,达芬奇公司按照崔斌要求向香港一银行账户转去15.5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0万元)。2011年9月2日,潘庄秀华通过崔斌约“李老师”见面。她一见面就提到,公司其他董事不认可给“李老师”的100万元,并拿出转款单据给李看,被崔斌当场打断,称“所有的,都是和我发生的联系,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你不用和‘李老师’讲了,这个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从三人谈话录音可以听出,“李老师”一开始被潘庄秀华反复拿100万说事弄得措手不及,说“怎么,怎么谈到这个问题来了?”在崔斌周旋之后,“李老师”开始强调,这是朋友之间办事,已经很帮达芬奇了。

以下是“达芬奇‘密码’”的暗访记者“李老师”(李文学)对潘庄秀华所说的话。

“达芬奇‘密码’”暗访记者李文学

“您家先生是法人,咱说实话,现在都还平平安安的,就是生意上受了点挫折,是不是?这事情就是当时处理得非常好,如果不是这样,你说,潘先生最后被警察抓进去,这是会有牢狱之灾啊,搞不好就被拘役起来,这会变成什么结果?我和小崔是帮了你忙了,是不是?唐也不是我家的什么亲戚,但是你们听了我的意见,咱们赶快处理完,咱保一个平安,是不是?潘总啊,生意可以做黄,人不能做黄啊。”

新达芬奇密码事件始末:

  终于,“十大事件”、“十大新闻”之类的盘点尚未曲终人散,是“达芬奇”跨年度地将我们从2011年带入2012年———对于上海工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提出行政诉讼。

  这肯定是新年的事了,如果达芬奇能够翻盘,肯定至少又是2010年的家居行业大事,如果输了,要看输到什么程度,以及引起了什么结果。但是,公众言论几乎一边倒地不看好达芬奇,要成为新年的大事,它要更加“努力”;但是,虽然“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谁也不能剥夺达芬奇的辩护权力,同时达芬奇的求生勇气值得敬佩,说不定在不知耗时多少的诉讼过程,可能接受考验的不只是达芬奇,抖露更多的不为人知的达芬奇以外的黑幕,可能比达芬奇密码更精彩。

  但是,公众的好奇在于如何解开“新达芬奇密码”。5个多月之前,央视播出了《达芬奇密码》,竟然长时间的静默,有如“斯芬克斯之谜”,上个月广东卫视播出了“姊妹篇”,达芬奇高调表示要状告广东卫视,还有央视以及其他的达芬奇,甚至还有某些消费者,引来了“哥德巴赫猜想”,如今上海工商局成了“第一被告”,猜想更加扑朔迷离。

  在一片“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声浪中,达芬奇的一个“明码”被忽略了,在圣诞节的微博称:筹集1.2亿元现金解决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投诉,并已在保护顾客隐私的前提下,将全部付款明细报告给上海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达芬奇坚信自己清白仍然设立善后基金且金额巨大而来路明白,体现了自己的诚意,值得敬佩,但是反馈到上海工商局又成了“密码”:查无实据!

  以此看来,达芬奇急于表白的不是对处罚的“不服”,而是赶快拿出“善款”的“证据”,不让对手或公众言论节外生枝,影响司法判决,何况无论官司胜负,“善款”都要运作,或者说它与官司无关。

  都快半年了,都要进入新年了,达芬奇还被压得喘不过气,似乎千夫所指,人人得而诛之,与那些在中国出了问题只当打个呵欠的跨国公司、国际名牌相比,达芬奇成了悲剧*的人物,忿忿有些不平。但是可悲之处自有可恨之处,可恨的还有,达芬奇就如堂吉诃德没有抓住实际,即使赢了上海工商局、广东卫视、央视以及其他达芬奇,就能赢得广大的消费者?事到如今,事情的发展已经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官司胜负,最终还要面向消费者,何况赢了官司不等于赢回消费者,如何以自己的行动与未来,取得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才是当务之急。

  “哥德巴赫猜想”诞生于1742年,到了1920年才从“9+9”求证,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1+2”,离数学的皇冠只有一步之遥,但已到了1966年,所以最好不要“猜想”,一切回归法治;斯芬克斯之谜的答案不在于“人”,而在于斯芬克斯本身———狮身人面,所以最好不要“成谜”,一切回归法治。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