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大人们的童话世界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wbtt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4-23 14:33:37  评论(/)

​​2019年上海的第一场娃展结束了,根据主办方的数据,今年仅预售票便是去年全部票数的总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喜欢上娃娃这种本属于小朋友的东西,但更多的人仍然对这样一个兴趣抱有疑问,甚至是误解。

某天编辑通知我,我们合作的一个关于拍娃娃的纪录短片还是被電示台长否了。我拿到了样片看了一下,视频的剪辑确实存在一点问题,当然更多的原因还是像编辑说的那样“题材太过亚文化“。

做这个短片的本意,就是希望能化解外人对我们的误解。很遗憾最后还是未能播出。因此,我决定整理一下当时的采访稿和分镜旁白。也希望能通过此文,让更多人能明白、理解这样一个兴趣爱好。

说实话看到这开头的一幕,我可是非常震惊的。如果换我,也不可能通过这个说实话看到这开头的一幕,我可是非常震惊的。如果换我,也不可能通过这个

娃娃,本属于一个非常广义的玩具类别,我们日常所称的“洋娃娃”,多指的是由美国美泰生产的芭比娃娃和日本Takara生产的莉佳娃娃。这些娃娃大多是针对于幼儿的,目前国内的可儿、乐吉儿、叶萝莉大多属于这个类型。也是机缘巧合,最初为了企划动画片《小花仙》的娃娃,导游把自己带入了这个兴趣爱好。

2018年上海玩具展上的licca娃娃展台2018年上海玩具展上的licca娃娃展台

有趣的是如今在中国知道SD娃娃的中老年人也不少,这归功于老娘舅柏阿姨的栏目为许许多多的大爷大妈普及了SD娃娃的价格。比如今天本文中的配图,大多是由日本VOLKS公司的Super Dollfie娃娃(SD娃娃)和Dollfie Dream娃娃(DD娃娃)。

日本、韩国,中国,许许多多的企业或民间组织在小规模地设计和生产自己的原创娃娃。只不过,可能他们的产量大多不及义乌一个小玩具厂。划分娃娃属于”青少年“还是”年轻人“的分水岭不仅仅是价格(当然,价格确实是最明显的),更重要的还是生产者对于产品的态度:玩具or作品。当外人将”作品“当作“玩具”时,误解便产生了......

对于玩具展来说,娃娃更像是货儿,而不是活儿对于玩具展来说,娃娃更像是货儿,而不是活儿

严禁用手去摸别人家娃的脸是娃圈最基本的礼仪,由此派生的规矩还有不可触摸和禁止闪光灯等等......很多外人不明白也不理解,时常有人会为此爆发口角。不准触碰娃娃,首先是安全上的原因,因为娃娃的自立能力是有限的,一旦摔倒至少衣服脏污是逃不掉的。此外有些人的手很脏,也会在触摸过程中弄污衣服。与导游我认识的人都知道,哪怕外拍时我在打滚,但凡接触娃娃前都一定会用湿巾将手擦干净。另一方面,BJD娃娃的材质由于是树脂,摔倒时面部着地往往是毁灭性的。哪怕是DD这种娃娃,也有可能发生妆面磨损的事故。

这份执着除开了安全性的问题,其实更多是来源于情感上的。当一个圈外的人用一种对于玩具的手法去把玩娃娃时,相信很多娃爹娃娘一定是非常抵触的。当然,这么说可能真的有些夸大的意思,但在娃爹娃娘的心中娃娃是具有灵性的活物,至少身为外人的你应当将之视为小猫小狗一样有生命的动物。

在发生争执时,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有啥了不起,弄坏了赔你”。但当娃爹娃娘报出价格时,路人又会传来酸酸的话语。这些娃娃到底有多贵?通常娃圈人对外的统一报价都是“万把块”。当然,这个价格肯定有水份。与其说“千金”,倒不如更接近“无价”。哪怕是没有重新化过妆的娃娃,根据不同的搭配也会呈现不同的感觉,这也就是“养娃”。用外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说,就是“盘她”。盘得越久,这娃就越有灵性。就像你根本不可能买核桃的价格去衡量一对盘了很久的包浆核桃一样,哪怕娃娃本身没有达到成本的价格,但对于她的父母,这就是无价的。

有些衣服真的很贵,所以外人请务必管住你的手别乱摸,特别是你的熊孩有些衣服真的很贵,所以外人请务必管住你的手别乱摸,特别是你的熊孩

当“男性”与“娃娃”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时,难免会被外人妖魔化。被驱赶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也不去计较了。弄直播的网红就像一颗屎,他们将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玷污了个遍,可能“为了博眼球而抱着个洋娃娃”的逻辑更符合外人对我们的理解。

伴随动漫文化,将卡通角色实体化的手办(模型)成为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的载体。通过实体的手办,动漫爱好者们非常喜欢带着自己喜爱的卡通角色一起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当用户群体对于手办可动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强,结合了卡通角色风格和更强个性化的可动手办便应运而生了,正如Volks创造的“Dollfie”一词,便是DOLL(娃娃)和FIGURE(手办)的结合。我认为,这才是男生喜欢娃娃的根本原因。

娃娃对于男生来说相比手办更有魅力的一点在于官方推出的角色毕竟是有限的,可能许多死宅心中的“本命”并不热门,如果能够找到理想的化妆师和裁缝,甚至能够让比官方更完美的形象“降生”于世上。再加上还能穿自己设定的衣服和姿势,那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呢?

《AIR》中的角色神奈,左为自家的婚纱ver,右为原图《AIR》中的角色神奈,左为自家的婚纱ver,右为原图

认识我的人应该知道,在从日本妆师ronronshuka那接来这只娃时便给她起名叫小神奈了。历时三年,从服装、眼睛到头发(头发定制等了1年多)都是定制的。写到这儿,我不得不赞美汉字确实博大精深。确实对于我来说这已经完全超越了娃娃,更接近于“偶像”了。记得当时带着小神奈去伏见稻荷大社时,神职人员看了我一下,没有阻止我在神社前拍摄。

从入坑第一天起便决定自组的角色娃娃·神奈从入坑第一天起便决定自组的角色娃娃·神奈

当然,我们不可能像小孩子一样扮家家酒,通常以摄影作为最主要的手段。Dollfie Dream娃娃的名字很完美地诠释了娃娃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的心声:梦想。随着工作和年龄的增长,人并非真的已经没有了梦想。我相信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仍然有着一小片充满梦的地方,而娃娃们正是代替我们将这一梦想具现化的手段和途径。换句话说,每一个人打理的娃娃可能才是她(他)们本人最想呈现给他人的自己——一个自己向往和喜欢的自己。因此,假如你的身边正好有一个养娃娃的人时,不妨悄悄多打量一下他们的娃娃,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他(她)。

如今,我更希望能通过娃娃,去展现内心的写照如今,我更希望能通过娃娃,去展现内心的写照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好笑,抑或是不解和不屑、甚至觉得可怜?其实,人,本身也是一种动物,繁衍后代是刻在生物基因中的本能。然而随着人类生育年龄的后移,这种本能被理性一直压抑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客观能力(房、钱、工作)和理念上排斥着生育,但作为生物的本能却时不时在敲打着你”是时候应该有个孩子“。就好像有人会养小猫小狗并把它们当作孩子一般,娃娃这种无比听话的“完美孩子”,成为了许多单身者精神依托。因为工作和创业的关系,在奔四路上的导游至今未婚。带着娃娃们出去拍照,其实也让我体验到了亲子的感觉。我想,可能这也是为何会有这么多大人喜欢娃娃的原因。

假装妈妈与宝宝的游客照了假装妈妈与宝宝的游客照了

所以不论是态度还是工具都会让人误会成是商业摄影。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认为我们在开店商,销售这些娃娃,所以常常被驱赶。事实上这些娃娃就像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只是在拍摄、在创作、在进行情感的表达。也希望今后的场所经营者能对我们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三个脚架、闪光灯阵、旅行箱,高端相机,有时我也想吐槽:拍TB的未必有我们这么敬业三个脚架、闪光灯阵、旅行箱,高端相机,有时我也想吐槽:拍TB的未必有我们这么敬业

文章的最后,还是想说。如果遇到一个喜欢玩娃娃的男生,就赶紧嫁了吧!他们或许不会比你们更懂得穿衣打扮化妆和喜欢自拍,但至少他们绝对能理解和支持你们的这些爱好,而且大多相当会拍照片哟!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