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出现了大量攻击拼多多扶贫的新闻,原来全是造假伪造,先发在山寨网站,再层层转载。幕后的黑衣人,也被村里的监控拍了下来,得到曝光。
6月11日,拼多多正式回应:“我们忙着在明处扶贫,有人一直尾随三省,忙着暗中造谣。”而早在4月24日,拼多多就曾透露:平均每天一份“套餐”,参与造谣、抹黑和各类段子撰写的团队相当成熟,形成了流水线作业。
不得不说,现在的企业竞争,已经用上了碟中谍的恐怖手段了,可谓细思极恐。其实,不光是拼多多,网络黑稿泛滥已成灰色产业链,不少企业都深受其害。
科大讯飞:
2018年底至今年初,《科大讯飞:裁员进行时》、《又一科技巨头跌落神坛!这次是安徽》等耸人听闻的文章在网上散播开来。但经过调查最终结论却指向“同传误读事件”、“观塘基地事件”等内容。莫须有的黑稿让科大讯飞的股价在当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家公司也拿起了法律武器积极应对。
字节跳动:
4月22日,字节跳动对外宣称,《白岩松发出警示!抖音让我们堕落,但更可怕的是“今日头条”让我们变傻》等同类型黑稿借白岩松名义造谣诽谤抖音和今日头条的文章。但官方经与白岩松确认,本人却表示从未提及抖音和今日头条。
其实,这样的黑稿攻击不在少数,科大讯飞、字节跳动也只是一个缩影。最可怕的是,它们再暗,而类似拼多多、头条这样的大公司在明,不少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这种不良竞争太缺德。
不过,庆幸的是,拼多多似乎并没有打乱自己的节奏。大促期间,拼多多依旧在认真做618,在百亿补贴的带动下,1888元的戴森、4499元的iPhone XR等成千上万的商品展示了高性价比。为了确保全网最低价,拼多多还成立了一个拥有300人的比价小组,24小时随时待命!
面对黑稿带来的舆情攻击,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曾表示,这样的攻击对拼多多而言已经习以为常,并且预计接下来还会更多。很显然,这样有底气的应对也说明了拼多多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希望这家新电商平台在未来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