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热点原标题:坐高铁二等座的网红院士:每天再忙也要回去给妻子做饭穿一双旧皮鞋,78岁高龄仍趴在高铁二等座上准备报告……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乘...穿一双旧皮鞋,78岁高龄仍趴在高铁二等座上准备报告……近日
阅读(66)2017-06-16
-
成都市实验小学6年级学生孟子鸣受邀参加上海科技节,经本报独家报道后,这位12岁的成都“小爱迪生”成为成都市民和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19日,孟子鸣在妈妈陪同下前往上海。20日,他在上海科技节开幕式上,与两院院士
阅读(42)2017-05-22
-
新华社拉萨5月21日电?题:心怀梦想地质报国——记中国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多吉新华社记者王军从青藏高原到天府之国再到异国他乡,三赴求学之路,放弃国外挽留,毅然回国。从电影放映员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我国地
阅读(54)2017-05-21
-
京津冀PM2.5浓度四年下降三成院士称对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有信心□本报记者郄建荣2017年与2015年、2016年相比,PM2.5浓度下降的趋势非常显著。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在17日召开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上透露,
阅读(37)2017-05-19
-
图为第三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网 伍嘉炜 摄图为佛山市人民政府与广东院士联谊会现场签约。新华网 伍嘉炜 摄新华网广州5月13日电(底东娜、高立)由广东院士联谊会、佛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广东院士
阅读(38)2017-05-19
-
新华网广州5月13日电(底东娜 卢鉴)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广东佛山制造业如何利用工业大数据技术创新转型“智造”呢?图为智能制造与工业大数据思客会现场。新华网 伍嘉炜 摄由广东院士联谊会、佛山市人民政府主办
阅读(47)2017-05-19
-
院士为科研拿自己实验。刘尚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静电安全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国静电研究与应用重大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阅读(36)2017-05-05
-
院士用自己做实验引关注。刘尚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静电安全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国静电研究与应用重大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阅读(43)2017-05-05
-
院士为科研拿自己做实验,对事业太执着了向身体注入7.1万伏静电,刘尚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静电安全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国静电研究与应用重大贡献奖和
阅读(36)2017-05-05
-
摘要:4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乐嘉陵和众多专家不约而同来到舟山普陀。他们都为世界第一条跨海真空悬浮隧道而来,对跨海旅游真空飞行巴士进行技术研讨世界首条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
阅读(25)2017-04-25
-
导读:4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乐嘉陵和众多专家不约而同来到舟山普陀。他们都为世界第一条跨海真空悬浮隧道而来,对跨海旅游真空飞行巴士进行技术研讨世界首条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
阅读(32)2017-04-25
-
摘要:1985年筹募建校,1988年黄屋岭上翻开第一锹土,1992年正式获批成立20年来,东莞理工学院培养了6万多名分布在各个领域的各类人才。27日下午,徐建华专程来到杨振宁博士下榻的酒店会见杨振宁博士。中国当代著名书
阅读(85)2017-04-24
-
科技部长陈良基今天出席在波士顿举行的美国国家发明家学会(NAI)第6届年度会议,并接受表扬为院士。台北医学大学校长闫云、国防大学药学系教授胡幼圃也获颁院士桂冠。美国国家发明家学会会长参柏格称许陈良基领导团队
阅读(49)2017-04-07
-
昨日,记者从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在人才引进、人才评价和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46项内容,不仅给高层次人才高达上千万元科研项
阅读(48)2017-03-31
-
据悉,我国马氏体相变研究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徐祖耀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3月7日17时30分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5岁。徐祖
阅读(63)2017-03-11
-
摘要:据央视消息,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表示,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物理学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1922年9月出生于
阅读(117)2017-02-22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了解到,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姚期智杨振宁是谁个人资料背景曝光杨振宁放弃外国国籍真实原因遭扒杨
阅读(127)2017-02-21
-
原题:官方证实: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已转为中科院院士来源:网易新闻-中青在线摘要: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姚期智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近日不胫而走,今天,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证实了
阅读(33)2017-02-21
-
反对者们认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可能让白鹤等过冬候鸟找不到食物。(记者 刘伊曼)原标题:拯救鄱阳湖:建闸争议再起工程方案一再调整,从坝到闸,从最低水位18米改到11.5米;反对者则称不应由江西省和水利部门单独
阅读(52)2017-01-03
-
说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给医院和患者带来的变化,消化内科主任石益海感触很深,“胃食管反流患者,在一二级医院比较多,如果单纯反酸、烧心,很快就能对症下药,但有的患者没有这些典型症状,反而表现出
阅读(34)2016-12-29
-
上海95岁中科院院士坚持出诊开刀反对机器人手术 [法制先锋]
“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对于肝癌病人来说更难,作为一名院长、一名医生,我的职责是为病人健康做贡献,帮病人多省钱。”12月17日,第九届吴孟超医学奖颁奖典礼在沪举行。9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第二军医大
阅读(33)2016-12-18
-
近日芜湖市新增了6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截至目前,芜湖市已建立了27家省级院士工作站,聚集“两院”院士29位。中安在线讯据芜湖新闻网报道,记者昨日从芜湖市科技局获悉,近日芜湖市新增了6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截至目前
阅读(102)2016-12-06
-
福建省8年建174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进站院士154名 [法制先锋]
导读:记者从2016年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获悉,自2008年以来,全省已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74家,实现全省9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全覆盖,县区覆盖率达81%;进站院士154名,携团队专家1066名,带领
阅读(32)2016-10-29
-
2016年10月19日,莫斯科讯。近日,国画大家崔如琢近期在圣彼得堡、莫斯科举办的“崔如琢艺术俄罗斯巡展”引起俄罗斯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鉴于崔如琢先生卓越的艺术创作成就和对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极大促进,俄罗斯艺
阅读(35)2016-10-19
-
厦门大学最老院士蔡启瑞今日(10月3日)安详去世。中科院院士、厦大教授蔡启瑞3日7时26分辞世,享年104岁。他是厦门马巷人,中国催化化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为人异常谦逊礼让,被形容为“如清泉般透彻”。蔡启瑞
阅读(38)2016-10-03
-
香港大学下午向五名社会人士颁授名誉院士,表扬他们对大学及社会贡献,包括创兴银行行政总裁梁高美懿、港铁主席马时亨、灼见名家社长文灼非、立法会地产及建造界议Y石礼谦,以及经纶慈善基金董事及财务汇报局成员黄
阅读(70)2016-09-28
-
2016年9月18日5时,中国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严东生先生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严东生先生是我国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奠基人,其去世后不少网友发微博哀悼。严东生,1918年2月1
阅读(50)2016-09-18
-
据同济大学官方微博消息,6日下午,同济大学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宣布中央任命钟志华同志担任同济大学校长的决定。裴钢因为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校长职务。6日下午,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同济大学宣布了中共中
阅读(59)2016-09-06
-
2016年9月2日讯,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名为“墨子号”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火了!而这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少人却搞不清楚。昨日,中关村一小在开学典礼上邀请到了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
阅读(46)2016-09-02
-
地铁13号线全线位于西海岸新区,基本沿海岸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全线穿越上软下硬不良地质,部分区间还要穿越填海淤泥地质,并要跨越6条河流,地下水极其丰富,施工就如同在豆腐里挖隧道。而地铁1号线过海隧道也存在类
阅读(177)2016-08-26
-
记者吴顺永/台南报道成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校友王康隆教授,当选中央研究院第31届院士,杰出的表现,成大师生深以为荣,也期许要在丰厚基础下,培育出更多能影响世界、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优秀人才。王康隆院士,1941
阅读(859)2016-07-13
-
台湾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第32次院士会议,在7日选举20位第31届新科院士,以及2位2016年名誉院士。南加州共有4位学者获选院士,1位获选名誉院士。根据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科技组发布的新闻稿,南加州获选新
阅读(49)2016-07-08
-
中央研究院今天揭晓第31届院士名单,共有20人当选。其中首度选举的“工程科学组”,共有6人当选,但没有任何“企业家院士”。人文及社会组只选出3人,是近年最少的一次。中研院院士是终身职,除了代表台湾学界最高荣
阅读(48)2016-07-07
-
记者吴宛萦/台北报道中研院于4日起连续4天召开第32次院士会议,并于7日选举出第31届中央研究院新任院士20位,及2016年名誉院士2位。虽然不如预期的大幅增加院士人数,但中研院表示有许多遗珠,希望未来能有多人才加
阅读(150)2016-07-07
-
中央研究院今天首度选出“工程科学组”院士,6位新科院士中,5人来自学界,只有1人服务于业界研究部门。过去中研院只有3组,民国103年完成组织法修正,新增“工程科学组”,后续共有53位院士从其他组转换,成为第一批
阅读(44)2016-07-07
-
中央研究院今天(7日)选出第31届新科院士,共有20位,与往年的数量差不多。在新科院士中,有研究“理论语法”、目前在美国哈佛大学教书的黄正德教授,也有研究语音技术的台大电机工程学系教授李琳山,他们的研究在全球
阅读(42)2016-07-07
-
中央研究院第31届院士名单今天(7日)揭晓,共选出20位新科院士,8名在国内、12名在国外,其中女*有3人,另外还有2位名誉院士。院长廖俊智表示,中研院士是台湾最高学术荣誉,但仍有许多遗珠之憾。20位新科院士中,数
阅读(80)2016-07-07
-
中央研究院第31届院士名单今天揭晓,共有20人获选,当选人数并无如预期大幅成长。院长廖俊智表示,中研院士是最高学术荣誉,今年有许多遗珠之憾。以下为新科院士名单:数理科学组:江台章、叶永(火宣)、钟孙霖、郑清
阅读(165)2016-07-07
-
因应台风来袭,中央研究院宣布,原订今天晚间揭晓的第31届院士名单,将提前于今天下午2时揭晓,包括院史上第一次选中的工程院士。中研院日前召开评议会确定候选名单,工程科学组有10人候选、数理科学组9人、生命科学
阅读(38)2016-07-07
-
中央研究院今天晚间揭晓第31届院士名单,院士不仅是学术界桂冠,也在院士会议享有发言权,可参与提案、连署,将意见反映给领导人府,能参与中研院建议书的撰写,置喙政府施政。中研院院士是终身职,要当上院士不简单
阅读(51)2016-07-07
-
中央研究院第32次院士会议步入尾声,晚间重头戏,将揭晓第31届院士。本届首度新增“工程科学组”,名单备受各界期待。院士会议每2年召开一次,最重要的功能便是选举新院士。过去中研院只有3组,103年完成组织法修正,
阅读(49)2016-07-07
-
对于新任中研院长廖俊智的表现,中研院士钱煦和吴成文今天都给予好评,认为廖俊智平易近人、观念前进,处理院士会议井井有条,相信很多院士都改观。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今天举行第三天议程,进行院士选举分组审查,针
阅读(48)2016-07-06
-
对于新任中研院长廖俊智的表现,中研院士钱煦和吴成文今天都给予好评,认为廖俊智平易近人、观念前进,处理院士会议井井有条,相信很多院士都改观。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今天举行第三天议程,进行院士选举分组审查,针
阅读(29)2016-07-06
-
记者吴宛萦/台北报道今召开为期4天的院士会议,对于院士项武忠等人提案修改中研院组织法,中研院秘书长施明哲表示,若提案在院士会议通过,接下来则会由副院长担任召集人,并组织院士提案处理委员会,将依提案*质送
阅读(32)2016-07-04
-
中研院今起举办第32次院士会议,50多位院士连署提案院士直选院长,中研院秘书长施明哲表示,提案需经分组会议、综合议案讨论2关,都过半数通过后,再以建议形式送相关部会。中研院今年遴选新院长,评议会出现临时更改
阅读(29)2016-07-04
-
中央研究院第32次院士会议今天登场,院士项武忠等人连署提案“院士直选院长”,但许多院士有不同看法,意见相当分歧。今年院士会议由新上任的院长廖俊智主持,在他接任前,中研院遴选院长风波不断,评议会更改计票方
阅读(48)2016-07-04
-
中央研究院第32次院士会议今天登场,院士项武忠等人连署提案“院士直选院长”,但许多院士有不同看法,意见相当分歧。今年院士会议由新上任的院长廖俊智主持,在他接任前,中研院遴选院长风波不断,评议会更改计票方
阅读(27)2016-07-04
-
中央研究院第32次院士会议,今天起一连4天在台北举行。50多位院士已发动连署,酝酿提案院长遴选改成“院士直选”,但也有多位中研院研究员连署反对。中研院每2年召开一次院士会议,邀集海内外院士回国,首要任务是选
阅读(21)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