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庶,摄影起码是种有益身心的日常锻炼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QQ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4-07 10:49:08  评论(/)

德州.山东 2004

陈丹青在看完王轶庶的作品后回信说:“你拍得比许多所谓艺术摄影家好太多了,组合也好极了,而且你有一种在影像中混合荒谬与善良的特质,你爱你看见的事物。这是顶要紧的,何况你感觉一流。”

王轶庶是在西北长大的东北人,做过多年摄影记者,现在居住在浙江。近期他的个人展览《可能》正在上海展出,编少终于找到机会跟他聊了下~

太湖.江苏 2015

问:编少 答:王轶庶

问:在你看来摄影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答:最起码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日常锻炼~

问:哪一个瞬间会特别吸引你按下快门?

答:不一定,有时爱拍静物,经常是没瞬间的~

渭源.甘肃 2007

问:你常用什么相机?

答:以前用佳能单反,现在用索尼微单,手机也拍

问:手机拍照的频率高不高?

答:每天都拍,但是不是作品不好说,像每天抽烟喝水一样,看到有意思的就记下来,看看变成照片会是什么样。

北京 2011

问:会为了拍照而特意四处游走么?除了工作原因,是不是跟性格也有关系...

答:当然,一想到能出门拍照就高兴,其实创作照片大多是自己闲逛拍的,工作时很难一心二用,各种不对,甚至根本是对立的

问:王小山说你文字比照片拍的还好,可你是一个摄影师啊...

答:15年前我跟小山在南方都市报做同事,经常会在报纸上写点随笔或娱乐评论,我大学是学中文的,大家一起写很热闹很开心,后来我开始严肃拍照片就很少写了,因为我觉得我写不过我的照片,看比写要复杂,包括我对文字认识的提高,也是通过摄影而非文学

洛阳.河南 2004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摄影的?

答:大学三年级

问:你是怎么选择了摄影记者这个职业?

答:我是在九十年代上大学喜欢摄影后才想干这个活,那时候和美术系的朋友住一起,天天讨论画画和照片,看的也是韦斯顿和布拉沃这些,那时想着能吃摄影饭的也就企业工会和报社了吧,然后就去报社找工作。但因为学的专业是中文,去哪儿人家都让我做文字记者。我是因为要拍照才想着去做摄影记者,惦记的是摄影的迷人之处,初心难忘,也不能忘。

苏州.江苏 2015

问:你觉得你身上最令你骄傲的特质是什么?(摘自海杰与王轶庶的对话)

答:我也不知道,在街上有时看着一个美女,你发现她太知道自已哪儿好看了,举手投足都是为了展示这些好看,然后就觉得好无聊啊一点意外都没有。

河西.甘肃 2004

问:你会一直拍照下去么

答:肯定会一直拍!

我们继续看王轶庶的最新作品:《可能》

摄影是通过可见之物抵达不可见之境的方法之一。我试图用照片建立起一种“想像”乃至“幻像”,这些照片拍摄于2003-2015,来自几乎整个中国。人生是一段旅程,照片是我对一些秘密的询问,同时也是对方给我的回答...

广州.广东 2006

大理.云南 2014

大理.云南 2014

北海.广西 2015

北京 2004

泰山.山东 2004

民勤.甘肃 2009

张掖.甘肃 2014

福州.福建 2005

宿迁.江苏 2003

张掖.甘肃 2014

张掖.甘肃 2012

武威.甘肃 2014

吴桥.河北 2004

永善.云南 2014

哈尔滨.黑龙江 2005

根河.内蒙 2003

福州福建 2005

临汾.山西 2004

吴桥.河北 2004

编少开始也问过王轶庶,“你的图片说明怎么只有时间和地点?”

他说这样是“把对作品的感受最大程度交给读者”。

“有时候只字不提能代表千言万语”

更多摄影资讯,请关注米拍~

-END-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