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能看出马谡的真实水平,而聪明的诸葛亮却看不透?
历史时期有很多非常厉害的人物,比如“五虎上将”等以武力出名的将领或者是诸葛亮、庞统等以智慧出名的谋士,还有刘备等以知人善任出名的领导者等等。以这些出名的人物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是还有一个人是以忽悠人出名的,这个人就是赵括。赵括是成语“纸上谈兵”的主角,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
赵括在战术上头头是道,把赵王忽悠的非常相信他,但是真正打起仗来,赵括就跟个白痴一样什么也不知道了,最后赵国大败。在三国时期有一个人跟赵括特别相似,这个人就是马稷。马稷跟赵括一样把自己的领导,当时蜀汉政权的军事诸葛亮忽悠的头头是道,但是真正打起仗来就不是想他说的那么回事了。
其实,刘备早就看出来马稷没有真才实学了,而且还警告部下说不要用马稷这个人去打仗,如果派他去战场的话,那么战事一定会输掉的,而诸葛亮没有听从刘备的意见选择让马稷上战场,最后的结局果真像刘备说的那样失败了。那么,为何刘备能看出马谡的真实水平,而聪明的诸葛亮却看不透呢?接下来,就让我为您解答。
刘备能看出马谡的真实水平,而聪明的诸葛亮却看不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虽然诸葛亮指挥了很多次战争,但是作为一个军事,他毕竟没有真枪实刀的上战场打过仗,座椅这就导致了诸葛亮的实战经验不是很充足。所以,面对纸上谈兵十分厉害的马稷,他也就不是那么容易分清马稷的真实水平。
而刘备确实一辈子都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打过仗的,实战经验非常的充足,所以,刘备能看出马谡的真实水平并不厉害。还有一个原因是马稷出生于荆州,而诸葛亮是荆州集团的首领。所以,因为有了这一层的地域关系,让诸葛亮更加的相信马稷,而且诸葛亮还想培养荆州的将领。
所以,马稷就成了诸葛亮着重培养不二人选,有了这一层原因,诸葛亮就更难看透马稷的真实水平了。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