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西嘉的鹰
从某种意义上说,巴黎就是法国的一大半,在国家历史上地位如此重要的首都世间罕见。而巴黎圣母院作为巴黎的象征,历史上既享受过无上荣光,也经受过巨大磨难,不过,每一次磨难她都能够历劫重生,相信这一次也不例外。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一把火烧毁了巴黎圣母院,却无法毁掉巴黎城的风骨:它是如何成为法兰西心脏的?
“如果你有幸在巴黎度过青年时代,那么巴黎将伴随你一生,有如一场盛宴。”
——海明威
的确。除了它,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一座这样的城市,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绝大多数的历史记忆,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王朝更迭,岁月飞逝,却依旧是一个民族心中永恒的精神支柱,成为一个国家赖以生存、永不泯灭且永远充满活力的心脏。
一把大火可以烧毁巴黎城的中心,伟岸的哥特式尖顶也倒坍在废墟之中。只是,经历了数次磨难与重生的巴黎,永远不会堙没在历史的尘灰中。
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重温这座浪漫之都遍布艰辛与血泪的成长之路。
塞纳河的恩赐与基督的洗礼
1
时间拨回到公元前五百年。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文明都已经迈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出现带给了西欧的凯尔特部落全新的生活方式,但这也意味着不断膨胀的人口和持续狭窄的生活环境,扩张和人口迁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公元前三世纪,凯尔特人的一个后来被称作“赛农人(Senones)”的部落从莱茵河畔的洛林高原上东进,踏上了寻找新的家园的漫漫征途。
赛农人很快发现了静静流淌的塞纳河。北大西洋的暖流让这里常年温暖而又湿润,塞纳河丰沛的水量滋养着两岸平原上肥沃的土地。上游的泥沙在河道的弯曲处堆积,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贸易基地。赛农人便在这里定居,成为了巴黎人的祖先和这座城市的开创者。定居在塞纳河畔的赛农人,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巴黎西(parisii)人。
巴黎西人通过河运展开贸易,他们的贸易船穿过塞纳河,进入大西洋,最远甚至可以沿着海岸,到达伊比利亚半岛。贸易的繁荣让这片土地生机勃勃,人口的增长也让这个小小的聚落开始扩张。
罗马帝国对于高卢地区的征服也让聚落的发展迈进了快车道。剧院、澡堂、神庙甚至一座斗兽场在塞纳河畔拔地而起,城市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塞纳河中那片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小洲上,而是向两岸飞速的扩展。
罗马时代的巴黎城
时称巴黎西人的卢泰西亚,Lutetia
公元三世纪,在赛农人建立这座城市六百年后,又一个在巴黎城历史上划时代的时刻来临了。一个名叫德尼斯的传教士从南方来到了卢泰西亚,他还带来了一种名为“基督教”的宗教。
罗马帝国的统治者畏惧他日益增长的声望和这种神秘宗教的煽动力,在城北的一座高丘之上将德尼斯处死。传说德尼斯怀抱着他掉落的头颅,向北走到了一座小村,他将那里选做了自己的长眠之地。
他在那里倒下,被他的信徒们埋葬。如今,那块山丘叫做蒙马特高地,一座圣德尼大教堂在那上面矗立,是历代法王的长眠之地。而他殉教的那个小村,被唤做圣德尼,是法兰西大球场的所在地。
怀抱着自己头颅的圣人德尼斯(St.Dennis)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圣德尼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守护者。他在城市的最高点耸立的塔尖之上,俯瞰着这座城市的生长。
圣德尼大教堂
埋葬了24位法国国王
战火中的崛起
2
公元508年,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一世将这座城市定为了他王国的都城。巴黎正式地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名字,在之后的一千多年中再也没有改变。
时间进入公元八世纪。墨洛温王朝的宫相矮子丕平篡夺了王位,加洛林王朝的国王成为了巴黎城的主人。但是,这些巴黎城的新主人们发现,城市的周围,有着一群不怀好意的邻居。他们就像当年的巴黎西人一样,驾驶着小舟,在塞纳河上来往。他们有着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维京人。
公元845年,巴黎城迎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5000多名维京人乘坐着240艘船只,沿着塞纳河溯流而上,直抵巴黎城下。巴黎城的主人秃头查理无法抵御他们的攻击,耻辱地向强盗们缴纳了超过257公斤的金银,才将这座城市从强盗的手中赎回。111名法兰克的士兵被吊死在了塞纳河的小岛上,维京人用战俘向他们的诸神致以敬意。
公元800年左右的巴黎城
可见,巴黎城的中心还在塞纳河中央的西岱岛上
四十年后,维京人卷土重来。700艘船只搭载着超过30000人的军队,再一次地来到了巴黎城下。彼时,西岱岛与塞纳河两岸各建有一座桥梁,低矮的桥洞阻止了维京人继续溯流而上的希望。维京人只能攻下巴黎城,才能到富庶的勃艮第地区劫掠,巴黎再一次地面临灭顶之灾。
第二年的春天,维京人终于烧毁了两座桥梁中的一座。等到他们返回的时候,巴黎城的主人们再一次地缴纳了赎金,换取了城市的保全。
围攻巴黎
公元987年,巴黎城的主人休斯·卡佩成为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者,他和他的后代将用近千年的时间,将这座城市从小岛上的要塞,扩展成为整个法兰西乃至欧洲大陆的中心。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中,塞纳河与蒙马特高地之间的沼泽被填平,市场、要塞与宫殿拔地而起。1190年,国王菲利普·奥古斯都在塞纳河的右岸建立了卢浮宫要塞。雄伟的城墙和宫殿将横跨塞纳河的桥梁囊括其中。在西岱岛之上,一座大教堂拔地而起。它将被冠以巴黎的名字,闻名世界。巴黎的神学院也被改为了一座教育中心,日后的巴黎大学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时间步入十二世纪,上帝的事业开始号召着远在西方的欧洲人们。圣城耶路撒冷与圣殿期待着信徒们的解放。大主教在巴黎圣母院高举着十字架,出征的骑士们跪在地上,接受上帝的祝福。
1239年,耶稣受难的紫荆冠被从耶路撒冷奉回。自那时起,它便一直藏在巴黎圣母院的尖顶之上。
1345年,历经180年的修建和数代建筑师的努力,巴黎圣母院终于竣工。轻盈的穹顶,鲜明的哥特式尖塔与复杂精美的木制曲梁铸就了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这座矗立在塞纳河中的大教堂,奉存了圣德尼和圣热内维耶芙的圣遗骸与珍贵的耶稣遗物,成为了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象征。
伟大的巴黎圣母院
然而,巴黎城的扩张与繁荣在三百年后再一次戛然而止。来自英伦三岛的维京人的后代再一次地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成为了征服者,而不仅仅是过往的强盗。
1418年,英法百年战争中,巴黎城被英格兰—布隆迪联军占领。这一次的占领长达近二十年,巴黎城遭受了彻底的洗劫和毁灭性的打击。1422年,年仅十岁的英王亨利六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巴黎城最屈辱的时刻就此到来。
1410年的巴黎城
8年后,这里就会化为一片废墟
1436年,巴黎城获得了解放。然而,灾难并未离这座城市而去。接踵而来的是无休无止的宗教纷争和血腥的屠杀。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罗缪之夜,天主教军队洗劫了巴黎,胡格诺新教徒被屠杀,塞纳河水被鲜血染红。1610年,平息了法国宗教纷争的亨利四世在塞纳河畔被刺杀。
圣巴托罗缪之夜
黎塞留的到来让长久的纷争告一段落,在这位红衣大主教的治理下,一个强大的帝国以巴黎为中心初现雏形。宗教与纷争都被搁在了一边,国王成为了整个国家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这之后,太阳王的时代来临了。
太阳王路易十四
欧洲之都
3
强大的中央集权让全法兰西的行政中心巴黎日益地庞大。巴黎占据了压倒外省的绝对地位,汲取乃至透支了整个国家的精华。全国的贵族们被从封地中召唤到巴黎,继而是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随着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扩张和征服,巴黎城成为了全法兰西最耀眼的光芒。在通往外省和外国的大道上,达官显贵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塞纳河两岸的工场、作坊与印刷厂的数量在迅速地增长,城市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
路易十四去世的时候,巴黎城的人口达到了50万,是第二名里昂的十倍。任何一座其他的城市已经被遗忘,人们在法国只记得巴黎。
1740年,孟德斯鸠在给他的朋友写信中说:“在法国,只有巴黎和遥远的外省,因为巴黎还没来得及将他们吞噬”,巴黎城“已经成为了法国本身”。
1789年7月14日,愤怒的巴黎民众攻陷了象征着旧制度的巴士底狱。一场风暴在法兰西的心脏中孕育而成,即将席卷整片法国,带个世界无穷无尽的影响。乔治·鲁德将这称为“巴黎的力量”。
在这座城市中即将上演的,是一出出跌宕起伏的剧目。巴黎,已经为罗伯斯庇尔、拿破仑这样的枭雄们搭好了剧台。他们将通过巴黎城这条线,尽情地操控着法兰西这只庞大的木偶。
1789年的巴黎
阴谋家的舞台
4
时间进入1789年的10月,饥饿与灾荒正折磨着巴黎城的民众,他们已经越来越无法忍受高昂的物价和短缺的生活必需品。
同时,国王在凡尔赛召见弗兰德斯集团军的消息开始在巴黎城内蔓延。更有谣言声称,这些军官们在宴会上亲吻玛丽王后的裙角,将巴黎民众心中象征着自由与希望的三色徽践踏在脚下,民众有遭到镇压的危险。
1789年10月5日,游行从巴黎的妇女中开始了。在革命鼓吹者的鼓励下,她们洗劫了城市军械库,包围了凡尔赛宫,经过冲突之后迫使国王一家和国民制宪议会返回巴黎。
凡尔赛妇女大游行
1791的6月20日,无法忍受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一家从杜伊勒里宫中逃出,向着北方边境飞速行进。然而在边境小城瓦伦,国王的车队被群众拦下。随即,王室被群众簇拥着返回了巴黎,国王的地位一落千丈,君主立宪派的执政地位走向了下坡路。
1792年初,在强烈的爱国主义声潮中,国民立法议会通过了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宣战的决议。来自法国各地的义勇军开始涌向巴黎城,一位斯特拉斯堡的皮匠谱出的歌曲开始在全国传唱。因为将这首歌带到巴黎的是来自马赛的义勇军,这首雄壮慷慨的歌曲便以《马赛曲》的名字而流传于世。
1792年8月10日,雅各宾党人在巴黎城发动起义,史称“八月十日事件”。巴黎的民众和起义军队围攻了王室所在的杜伊勒里宫,国王卫队调转枪口指向了王宫,守卫王宫的只剩七百余名瑞士卫队。起义军和巴黎民众屠杀了瑞士卫队,国王一家被软禁。旋即,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转年1月20日,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自那时开始,竖立在巴黎协和广场上的“剃头机”便开始了一刻不停的运动。巴黎城,乃至整个法国,进入了“恐怖统治时期”。巴黎城再一次被鲜血染红。
1793年,革命者将圣母院改名为“理性圣殿”,雅各宾党人肖梅特在圣殿中主持了盛大的理性崇拜典礼,圣母院圣坛被改名为“哲学圣坛”。随后,巴黎圣母院在炮火与硝烟中历尽磨难,但随即就被整饬一新。
1794年7月28日,巴黎城再一次沦为了政变的舞台。这一天,热月党人发动了政变,将雅各宾派成员送上了断头台,恐怖统治终于结束了。然而,阴谋和叛乱还远远没有停息。
1795年10月5日,叛乱再一次的发生了。保王党人企图通过武力直接夺取政权恢复君主专制,这一次,迎接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葡萄雨。巴黎卫戍司令拿破仑·波拿巴用霰弹残酷地镇压了叛乱,维护了新生的督政府。在不久的将来,他的名字将会令全欧洲胆寒。
工业文明下的巴黎
5
1804年,那个科西嘉的矮子拿破仑·波拿巴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为法兰西帝国皇帝,革命的捍卫者最终也与他之前的那些匆匆过客王侯将相一般殊途同归。
拿破仑加冕仪式
拿破仑为巴黎城带来了雄伟壮观的凯旋门,但也给整个法国带来了战争的伤痛和最后的毁灭。
1814年,反法同盟军队开进巴黎。拿破仑在荣军院与近卫军将士告别后,踏上了前往厄尔巴岛的旅途,路易十八在巴黎民众的唾弃中重回巴黎,三色旗被焚烧,波旁家族的鸢尾花旗时隔三十年后再一次地占领了巴黎城的大街小巷。只是,这一次注定不会长久。
1815年,拿破仑便重回巴黎。尽管百日王朝如彗星一般陨落,但这足以为巴黎城的波旁主人们敲响丧钟。
1830年的七月革命送走了波旁家族的最后一位巴黎城的主人,奥尔良家族进入了巴黎城。巴黎的第一条铁路在7年后开通,现代的交通为巴黎的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尽管奥尔良王朝在1848年被席卷欧洲的革命推翻,但这已经无法阻止工业的浪潮将巴黎带入下一个历史纪元。
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燃气灯将会点亮巴黎城内的大街小巷,新的林荫道和公园、剧场和下水道将会重塑整个城市的形态结构,将一个全新的生命带给巴黎城。
奥斯曼工程与悲壮的牺牲
6
拿破仑一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利用叔叔所积累的威望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革命后的国家的执政地位,并在不久后成为了皇帝。
在这位主人的授意下,帝国工程师乔治·欧仁·奥斯曼开始对巴黎城进行了历经二十余年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了拆除拥挤的脏乱的中世纪街区、修建宽敞的街道、林荫道、大的公园和广场、新的下水道,喷泉和建设水渠以及向巴黎周围郊区拓展等涵盖了巴黎各方面的巨大工程。
这场改造大大地改变了巴黎的城市格局,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已建成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彻底的改造。
十九世纪巴黎城的燃气灯遍布全市
奥斯曼把中世纪形成的城市道路网改成了宽阔的林荫道,并形成网络;他又改造了下水道,令其最终汇聚流入塞纳河;他还制定了主干道两侧建筑物的标准,使道路景观成不被建筑影响。
为了有效的防范自上个世纪以来便在巴黎城盛行的叛乱与起义,所有的弯曲的街道都被取直,宽阔的马路让街垒的构筑几乎成为不可能。这一规划最终让十数年后的那场起义沦为了彻底的屠杀。
1870年的色当战役,拿破仑三世率领法军耻辱性地败给了新兴的德意志帝国。德军长驱直入,直抵巴黎城下。巴黎无产阶级组织国民自卫军,建立巴黎公社,抵抗侵略者的掠夺。
法国临时政府与普鲁士结盟,残忍的地镇压了巴黎公社的起义。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最后的500余名战士在巴黎城北拉雪兹神父公墓力战不支,全部被杀。巴黎历史上最悲壮的篇章就此谱写而成。
公社社员墙
后记
7
1945年4月2日,夏尔·戴高乐将军在巴黎市政厅前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讲:
“在命运之神选来向全世界发号施令的地点中,巴黎一向是特别具有象征性的。特别是在法国土地上决定欧洲命运从而也决定世界命运的那些历史时代,更是这样……
“在亨利四世想在本国首都复国以结束宗教战争于巴黎城下,并且向饱经忧患的基督教徒指出容忍是得救之道的时候,是这样……
“在三级会议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布人权宣言的时候,是这样……
“在1940年没有设防的巴黎不幸沦入敌手、由于法国失去屏障,欧洲的自由濒于灭亡、全世界都受到威胁的时候,还是这样……
……
“巴黎,为了法国的解放,为了荣誉,为了胜利,我们接受您为我们的同志!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