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相信对康熙帝身边的侍卫记忆尤深。
他们只是侍卫,但个顶个的能耐,很多都是贵族之后。
所有侍卫之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图理琛和德楞泰这对搭档。
提起他俩,相信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狩猎期间发生的一件事。
康熙帝烦心,因此率众皇子去热河狩猎。
烦什么?
太子不争气,朝廷出现了冤狱,还不能继续查下去,怕动摇朝廷根基等。
烦心,又没处说,因此想通过房事来发泄,接连好几天都喝鹿血,喝了鹿血就要翻牌子,第七天喝了之后还要翻牌子,太监跪下痛哭,担心康熙帝的身体,康熙也清楚不能再翻牌子了,他那身板受不了啊。
可是呢,喝了鹿血,内心还是有些澎湃的,不能翻牌子,只好外出走走。
也巧了,喝的鹿血,还要去看鹿。
结果,到了鹿圈,发现了太子与自己的女人搞到一起去了。
此时,康熙帝身边有两个大内侍卫,一个是图理琛,他装模作样的撒尿去了;一个是德楞泰,他耿直些,拉住了康熙,说还是别过去了。
他俩相比,显然图理琛老练些,德楞泰太直了,就像他名字里的那个“愣”字一样,有些愣。
这些事,不是关键,书生要说的是正史里的他俩。
翻阅史料之后,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图理琛,少时家贫,体弱多病,非常努力,习读满汉文字。
后来,参加国子监监生廷试,选取翻译纲目。
康熙二十五年,考授内阁撰文中书舍人,自此进入官场,先后曾散赈山西、陕西两省饥民,察看南河,监制绵甲,颁赐诏书等;曾任内阁侍读、中书科掌印中书舍人、礼部牛羊群事务总管、兵部员外郎、广东布政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等。
图理琛从康熙朝干到了乾隆朝,最后为内阁学士,于乾隆五年病逝,享年七十有四岁。
以上是正史里的图理琛,与电视剧里差距太大。
乾隆五年是哪一年呢?公元1740年。
这一年,《雍正王朝》里,他的好搭档德楞泰多大呢?还没出生呢。
德楞泰 ,生于公元1749年,那一年图理琛死了9年了,他是不可能跟图理琛一起给康熙帝当侍卫的。
德楞泰 ,活跃于乾隆朝和嘉庆朝。
德楞泰是清朝名将,乾隆帝中期,他以前锋、蓝翎长从征金川、石峰堡、台湾,每次战事都立下大功,累迁参领,赐号继勇巴图鲁。
清嘉庆五年,白莲教冉天元部义军与清兵发生了马蹄岗之战,清兵的将领就是德楞泰。
当时,白莲教冉天元部势如破竹,没多久就把清兵围困。
这一仗,德楞泰一辈子都忘不了。
眼看就要败阵,德楞泰要做最后一搏,他亲率仅有的数十亲兵,据山巅死战。
此时,冉天元想杀德楞泰如同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可是,冉天元就是不杀,他想活捉德楞泰。
结果,没装好,当地团练头目都司罗思举率乡勇赶来增援德楞泰,冉天元中箭被俘遇害。
群龙无首,义军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此役,德楞泰的胜利,简直是奇迹。
其后,德楞泰一直在军中效力,直到嘉庆五年去世。
死后,入祀京师昭忠祠。
史上两个不曾见过面的人,在《雍正王朝》里成为了好搭档,有趣至极,这就是演义。
这俩人在电视剧里成为侍卫,还是挺令书生惊讶的,德楞泰本是将军,将他改编成侍卫,可以理解,可图理琛不同,他干的工作与侍卫不太沾边,把他改编成侍卫,就有些难理解了。
不管怎样吧,电视剧重点刻画了这两位,也让我们了解了大清的两位臣子,学到了一些历史知识。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