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亚马逊中国确认,最近有关退出中国电商市场的传言为真。2004年8月,亚马逊收购卓越网,正式进军中国。15年间,中国电商市场沧海桑田,亚马逊也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司。只可惜,双方都在成长,却始终没有对上节奏。长达15年的经营长跑后,只能唏嘘说再见。
据报道,在4月18日上午11时,亚马逊中国区召集各部门员工开会,正式宣布公司将进行业务调整和裁员的消息。据悉,亚马逊中国目前约有2000名员工,自营部门或将成为裁员重灾区。
此前,亚马逊已通知中国卖家,从7月18日起将不再运营中国国内市场业务并停止向商户提供服务;有意继续从事海外销售业务的卖家可入驻海外购。
亚马逊官方回应称,亚马逊始终对中国市场有着长期承诺。在现有的良好业务基础之上,将继续投入并大力推动包括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全球开店、Kindle和亚马逊云计算等各项业务在中国的稳健发展。
这是亚马逊电商来中国的第15年。
2004年8月19日,亚马逊宣布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卓越。
彼时,亚马逊刚熬过互联网泡沫,只是一家能证明是可以盈利的公司。现在名声大噪的Kindle电子书项目、AWS云计算都在那一年起步。
当时,被外媒誉为“中国亚马逊”的是当当网。如今,当当网卖身,卓越被收购后又撤离中国市场,风头正劲的是阿里、京东,以及新势力如拼多多、小红书。中国的电商小宇宙,早已物换星移。
初期,亚马逊在中国火力全开。
进入中国之初,亚马逊都在中国试图尝试复制本土的成功路径。亚马逊不做广告,将大部分投资都放在了消费者很难看见的地方,比如仓储、物流体系的铺设,建成了亚马逊除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运营网络。
2007年,贝佐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要在中国继续投资,将算法推荐商品技术带到中国,还要建新的数据中心,这些都是中国竞争对手当时没有的新技术。
但亚马逊没能复制在美国的成功。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贝佐斯对中国市场的热情,并没有维持太久。Kindle电子书项目、AWS云计算盈利让其没有把电商当成优先项目,予以大力支持。
第二个原因,可以从刘强东的一次讲话中的瞧出端倪:如果中国区负责人都不能决定一件事,谈什么执行,你可以问问汉华,他可以说他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功吗?我可以做到。
汉华就是时任亚马逊中国CEO王汉华。
最后的结果是,京东凭借资本的力量,在中国复制了亚马逊的模式,在电商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二大电商。
等亚马逊意识到在中国的策略不奏效时,已是2014年。那时,电商混战已经过去两年多,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去美国上市了,竞争对手升级换代。而此时的亚马逊,开始缩减支出,全力在流媒体方面和奈飞竞争,中国市场的开拓再次沦为空谈。
或许,亚马逊中国业务收缩从那时已经开始。
亚马逊中国的库存金额在2017年底比2016年同期下幅超过50%。亚马逊中国的仓库大面积压缩。
自2018年8月30日起,亚马逊中国不再为第三方国内卖家提供亚马逊物流卖家服务(FBA)。到2018年年底,亚马逊在中国的13个运营中心关得只剩下北京、昆山和广州。最近,广州运营中心也已经关闭。
易观《2018年第4季度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份额》数据显示,天猫和京东加起来占据85.7%的市场份额,亚马逊所占份额只有0.6%
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8年电商行业研究报告》“用户最常用的电商平台占比”这一项中,亚马逊榜上无名。
Wedbush证券的分析师Michael Pachter总结称:“亚马逊之所以退出,是因为它在中国的电商业务既没有盈利,也没有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