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烁的8750万片酬“罗生门”,与“限薪令”后的演员生态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QQ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4-20 08:29:28  评论(/)

杨烁的八千万片酬近日成为焦点,也让人重新关注“限薪令”后影视行业的秩序重建,当制度和市场交锋之时,影视市场或许更应该正本清源。

文 | 晴栀

从阳光风趣的“小包总”包奕凡,到农村改革急先锋雷东宝,杨烁这两年的演艺生涯走得顺风顺水,但“天价片酬”的标签没有人敢轻易承受,在当前明文禁令和舆论风波之下,到底是演员狮子大开口,还是片方借着政策之名损害演员利益,成了近几日《异乡人》停机事件的焦点。

而由此引出的演员片酬问题更引发了大众舆论。距离2017年在影视行业引发震荡的《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发布已过去一年半,此次事件的爆发,又让人重新关注和思考“限薪令”后影视行业的秩序重建。

杨烁与董洁在2018年10月《异乡人》发布会上的合影

依法行使权利还是顶风作案?

4月17日,两份名为《电视剧停机告知书暨对的回函》、《关于电视剧联合公告》的文件在网络流传。

文件中写明2018年9月4日,杨烁方面与《异乡人》剧组签订演员服务合同及制片人委任合同,聘请杨烁为电视剧《异乡人》中出演“路阳”一角,“我司为此共计向贵方支付片酬人民币8750万元。”根据爆料,出品方希望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限薪令”与杨烁重新沟通片酬,但并未协调成功,导致《异乡人》被迫停机。

完备的公章、骑缝章以及相关媒体的多方采访,此次网曝的两份文件基本可以确定为真。杨烁对此事件发布的声明中,也并未否认高片酬和作品停机,但强调不存在因片酬问题罢演的情况。

但8750万在公众眼中依然是一个刺目的字眼。

双方签约的合同签订于2018年9月4日,而让杨烁名利双收的《大江大河》尚未播出。一个当时还算不上有很高咖位的演员,在一部作品中获得八千万的片酬,或许是买卖双方达成共识的价位,只是在外界看来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发布的限薪规定有些相悖。

早在2017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等四大行业协会就已经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要求“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2018年6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再次强调这一规定。

也就是说,出品方在明知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与演员签订八千万片酬的合同,而在合同签订之后的两个多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再度明确了这一点。

通知规定每部电视剧网络剧(含网络电影)全部演员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出品方以此为由想要对薪酬作出调整。

《异乡人》电视剧的出品方称,双方达成的片酬超过了政策规定的比例,并提到由优酷、爱奇艺、腾讯联合六家知名影视制作公司发出的声明中规定单个演员总片酬不能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希望能与杨烁在片酬修正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慈文传媒副总裁赵斌就此次事件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提到,正常情况下合同法是大于政策的。“‘限酬令’出来后,基本上没有再出现明星漫天要价的情况,但之前已经签好的片酬,就属于履约问题。”“(调整明星片酬)是双方在合约框架下的友好协商,但演员是否接受,是演员的权利。”

至于不得超过5000万的规定,只是出自几家公司的联合声明,在法律效力上无法与合同相比,更不能作为修改既定合同的依据。

此外,杨烁的高片酬是否导致了《异乡人》全部演员片酬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超过总片酬70%,尚不明了。据业内人士分析,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通知,即便超出了规定,也只是制作机构向所属协会及中广联演员委员会进行备案并说明情况,如果有正当理由的,也不会招致处罚。

不过,“限薪令”由总局正式下发后,响应政策、有所改变的艺人和影视公司不少,有新闻报道,众多头部演员接拍新戏均调整了片酬。对比来看杨烁的行为无疑有“钻政策的空子”和顶风作案的嫌疑,此番舆论风暴的爆发,不光为他本人招来了骂名,更是让很多人对其演员形象产生了怀疑。

“限薪令”后的影视行业

抵制高价片酬的口号喊了很久,业内有部分机构联名发起抵制,公众对此也诟病颇深,但对片酬的抑制一直没有落到实处,直到优爱腾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六大影视公司发布抑制不合理片酬的声明以及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发布相关政策规定之后,限薪才被拿到明面上认认真真地开始执行。

而此后总局不断加大对不合理明星片酬、综艺报酬的整治力度,打击虚假流量、阴阳合同等重拳频出,影视圈内畸高的收入和不良的行业风气正在不断得到规范。

《异乡人》与杨烁这一事件爆发后,今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规定的通知》,重申2017年、2018年发布的“限薪令”,要求从业人员严格执行限薪政策,或许能够表明官方的一个态度,不管合同怎么签,好不容易达成限薪的行业共识,需要得到更好地维护。

对于制作公司来说,这无疑是利好的一面,削减了演员片酬意味着有更多的内容制作资金和更小的风险,但也意味着演员的排兵布阵上需要做更多的考量,双一线大咖的搭配模式或许难以成行,二三线的演技派和低流量明星以及新人演员成为了更好的选择,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而对于原本享受天价片酬的明星演员来说,限薪必然打击积极性,许多的高片酬演员的作品骤然缩减,甚至消失,转而发力商业、综艺等其他领域。演员因为自身的特殊性而自带光环,往往与名利挂钩,但本质上演员就是一种职业,在膨胀的薪酬被压制之后,有职业操守的演员会更加注重本身的能力和对角色的塑造,而不是专注曝光度,关注流量和身价。

演员天价片酬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粉丝经济的崛起,自带流量会减少风险,也意味着能带来更多收益,所以在此之前即使业内许多人都看到了片酬的不合理性,但制作方仍然需要想方设法地凑出演员片酬,去争抢那些一线明星,恶性竞争之下,必然会出现不良的后果。

而当下的粉丝经济,不再是集中于传统的个别几个一线明星,而是随着新面孔和演技派的不断出现而逐渐分散。

以往说到演员,想到的都是那么几个人,经常出现某明星“霸屏”、占领大银幕和小荧屏的现象,而现在,影视作品的重度消费者在不断发现新的演员,个个心中都装着一串名字,抢占粉丝经济不需要靠砸钱去抢占为数不多的高人气演员,而更偏向于精准发力,各个击破。

资本博弈、政策规范下的演员生态

除了一些顶级大牌的明星之外,大多数演员是处在被选择和被比较的状态中的,不管是接通告、接作品还是做代言,虽说是双向选择,但资方往往是占据主动权的一个。

投资方和出品方选择一个演员需要有诸多考虑因素,除了演员形象是否与角色契合、能力是否足够阐释角色这些专业的问题之外,从经济和资本上也有诸多问题需要考量。近来演员频发人设崩塌的状况,鉴于演员会由于自身问题为投资方带来未知的损失,演员的选择会变得更谨慎严格。

“人设崩塌”的翟天临、吴秀波

好比一个人才招聘市场,为了能够得到更好地工作机会,演员们就需要往投资方偏爱的方向靠拢,艺人的经纪公司和工作室也不得不努力揣摩市场的需求和投资方的要求。

在与制作公司和播出平台的博弈中,想要占有更多地话语权,就必然要有更多的资本,也就是需要口碑、流量和号召力,此消彼长之下,艺人和经纪公司的主要精力也会逐步转移。

同时,由于当前网络环境的发达,明星的行为被曝光的可能性更大,这对于经纪公司对艺人形象的维护带来了更多挑战。

矛盾的根源还是资本。影视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热钱容易流入的地方,是文化产业中毛利润和成本回收速度较理想的项目,人都有逐利的本能,演员进入影视行业后,难免想方设法赚更多地钱、保持身价,资本进入市场之后,必然选择风险低回报快的项目。

如此说来,天价片酬不光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买卖,也是演员和市场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中国影视行业在前几年经历了一个急剧扩张的阶段,飞速发展必然会牺牲掉一些调适和修正的机会,存在的问题自然也不少,而在野蛮生长之后,更多地需要的是扎实和稳健的步伐。

从去年开始,影视行业哀鸿遍野,热钱退散和更加严格的整治让行业蒙上寒冬的气息,各个端口的从业者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

有瓶颈才会有机遇,规范政策之下,虚浮的创作风气和畸形的发展模式不断得到调整,我们欣喜地看到,优质的作品和优秀的演员不断出现,弄虚作假的从业者和运营欠佳的项目、公司退出市场,这或许是一个良币重新占领市场的机会。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