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辽老三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wbtt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4-23 22:23:07  评论(/)

​​日前到丹东黄海新厂区参观,没想到厂区内还保留着一辆黄海客车前身——丹东汽车改装厂所生产的第一代卡车,随行的黄海厂老师傅操着辽宁版胶东口音脱口而出,这个不就是“辽老三”嘛!


1972年,丹东汽车改装厂接到八吨重型载重车试制任务,任务代号“辽宁三号”。有着早期军工背景,在1960年代就已经成功试制8x8越野车和240 6x6越野车的丹东汽车改装厂,此时已具备比较强的整车研发和零部件加工能力。他们为此又专门到济南黄河厂“取经”,拿到了部分黄河150八吨卡车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出了一款长轴距八吨载重车,即DD150。

这款车并没有使用黄河的仿斯柯达平头驾驶室,而是仿制五十铃等日系卡车造型,设计出了一款宽体长头驾驶室。1976年4月又在DD150基础上研制成功DD160型6x2 12吨长材载货车,并做为当年国庆献礼开到沈阳展出。以军用专用车、拖车为主要产品的丹东汽车改装厂从此有了DD150、DD151和DD160等一系列整车生产能力,至1980年基本达到了年产200辆的规模。

辽宁三号的驾驶室、转向机均为丹东汽车改装厂自己研发的部件辽宁三号的驾驶室、转向机均为丹东汽车改装厂自己研发的部件

脱胎于黄河150的辽宁三号,有着独一无二的长头、长轴距和三段传动轴设计,显示出了丹汽早年出众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尽管辽宁三号卡车的后桥轴头样式与黄河卡车相同,但实际上丹东和黄河两种卡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桥的不同,前者使用了冲压焊接式驱动桥壳而不是JN150的铸造桥壳。据之前采访时黄老的讲述,辽宁三号后桥的技术也来自济南黄河,不过由于丹东厂有冲压焊接的加工能力,没有铸造条件,所以丹东卡车就先于黄河用上了这种更为先进的驱动桥。而黄河150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没有升级压力,所以直到162换代才换装新型驱动桥。

这也是黄海DD680、6111大客车的驱动桥,它仍为双级减速,巨大的一级主减在今天看来非常笨重。


柴油动力、六米轴距、十五吨级别、自制冲压焊接式驱动桥……一系列技术条件都已具备,接下来只欠市场机遇吹来的东风。1980年,丹东汽车改装厂应沈阳公交要求,与沈阳公汽大修厂、北京客车四厂共同开发了一款17米铰接客车。这款车由丹东厂负责底盘研发,沈阳大修厂负责车身,定型后沈阳公交当即定货167台。原本年产只有一百多辆卡车的丹东厂凭借167台底盘订单,当年实现扭亏为盈。有了这一次的成功,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实力,丹汽人立即决定自己上马大客车项目,中国客车工业历史上最重要的车型之一——黄海DD680就此诞生。

回首历史,可以说没有辽宁三号、辽宁六号的一系列技术积累,就不会有日后名扬天下的黄海客车。正是“辽老三”的长轴距和自制驱动桥技术造就了中国第一款超过11米的柴油长途客车,而看似水道渠成的成功,每一步都体现出了老一代丹汽人的创造精神和硬实力。

​​​​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