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白5.2首场repo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wbtt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5-03 15:16:45  评论(/)

​​✨5.2首场repo


很多姐妹反馈,我的这种不理解是由于年纪尚浅所致,在此向过去的年代致歉,阅历太少是事实,这篇repo很幼稚,但也是我个人真诚的想法,写出来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注:本人99年生人,没谈过恋爱,没暗恋过人。自我个性对理解剧情有很大影响,下面的评价真的很主观,不喜可关。


1.关于剧本


漫长的告白,从题目便清晰这是讲爱情的故事,而通篇也确实一直落在爱情上没有太多格局的变化。其实延伸是有的,最后一幕大段台词都在描述时代变迁人心不古,面对一切不再单纯的悲哀。但这种悲哀着实有点虚伪,不是我不相信这份坚持与信仰的存在,只是我无法认同。这是作为一个现实而势利的现代人的冷漠,这份冷漠很普遍地被各种文艺作品拎出来抨击,但个人而言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所谓遗失本心的过错,只是不同的选择罢了。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编剧老师对八十年代文人的情怀,我并不了解,或许那是个乌托邦一样的时代,摒弃一切世俗的创作令人神往。那个年代有着单纯的爱情,生活只剩下诗歌与梦。


但这就像肥皂泡一样,太虚幻缥缈了,任何年代,讲浪漫至上,我都是不信的。这或许就是代沟,或者说性格差异。


剧里追求着浪漫与爱情,精神上惺惺相惜,灵魂彼此契合,这是诗中梦中的世界,再讲如今的年代,才情填不饱肚子,赞美比不上衣食,我们早已忘记了最单纯的爱情是什么模样。


但在我眼里,才情能使爱情添砖加瓦,却不是一切。诗人所吸引人的,不应当只有花言巧语。


注:有人讲这不就是个诗情浪漫话剧,不说这些还演什么呢,有人讲那个年代就是如此啊,哪里是编剧的一厢情愿。是啊没错,但客观事实和主观喜好有关么?通俗点讲,这是一篇观后感,不是盖章定论好坏的,我是在陈述一种可能性,一种并不相信爱情的人看完之后的感想。



2.陈中行


陈中行一出来,我就不喜欢他。不是因为那个庞大的鼻子,平心而论,郑云龙的脸按上突兀的鼻子也不丑。可整部剧的陈中行看下来,我几乎觉得自己对郑云龙的爱都消失了,不是因为演得不好,恰恰因为剧中他是陈中行。直到返场,我才重新找到那个让我着迷的灵魂,瞬间再次恋爱。


因为陈中行始终是个文人,他即使身处战场,也是一个满腹词藻的诗人,而非战士。他的家国情怀是只存在于笔下的壮烈,是诗人想象中的豪迈,而非真正死而后已的辽阔胸襟。他最大的豁达是成全所爱之人的幸福,对于他而言,爱而不得或许就是最大的牺牲,这个形象的悲情几乎都来自于这种狭隘。


他谈及爱情时张狂肆意,对践踏美好的人拔剑相对,而触碰爱情时又卑微怯懦,低到尘埃里,哪怕作为替身也心甘情愿。文人的想象中,躯体不重要的,文字是他们神交的途径,信件几乎就是爱情本身了,成全令他们更加伟大而悲壮,这种悲哀令其更觉浪漫。这便是所谓文人的酸了。


全篇从女主到配角都有种时代的使命感,随波逐流的人映射改变,没变的人道出大志之人的悲凉,而陈中行,始终是着眼于对方圆的爱。他不爱这天地,爱的不过寸土方圆。他站在家国危亡之际,想的也只是一个人。


他有诗情画意,脑中装有广阔天地间所有美好事物,口中笔下有着最绚烂而深情的词藻,但如果要生活,未免会使人疲累。



3.张志国


这里想单独提一下男二。一个典型的理科男,嘴笨又没什么墨水,爱就是爱啊,就是你最好,全世界最爱你,什么都不如你。女主嫌他不浪漫,陈中行也嫌弃他怎么就空有一副好皮囊。但这恰恰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样子。


我是个俗人,爱一定要被形容成雨后初晴的阳光么,一定要是带来青草芬芳的春风么,它为什么不能就是爱本身呢。


张志国爱方圆,可他发现方圆爱的不是他时果断放手了,因为人生啊,美好的事物太多,真的,没必要。他志在家国,胸怀中华。陈中行或许是为了逃避与圆满自己的情怀而上战场,但张志国就是很单纯的,为了国家,为了打赢战争而战。


每个人的喜好取向不同,个人而言更喜欢现实质朴而单纯的人。都是很优秀的人,但我爱战士胜过诗人。



4.郑云龙


前面说到,我一度以为我要戒龙成功了,两个小时我对他(陈中行)燃不起一丝喜欢,庸俗得让我难过。


可返场的他又是那个闪闪发亮的郑云龙了。那不是区区一个鼻子的缘故,是他的灵魂回来了,眉眼间露出来的是郑云龙的灵气,真的是,他的眼里放着光。


这就是因人而异吧,方圆眼里才华横溢的陈中行光芒万丈,而我的眼中这个龙才是发着光的。


中场休息时,我在群里讲感觉台词说得很平,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没有我想听到的感情,这很让我意外。但看到最后,我发现不是他台词的问题而是这个角色就是如此,拽着文词儿深情得很纸片。这么讲倒是特别想看季森老师的演绎了,是否会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陈中行,可惜八月没有时间再跑上海了哎。


表演部分不想过多描述,有机会大家走进剧场自己看吧。就单凭他让我失恋了两小时,演技真的可以。我曾在陈中行身上寻找郑云龙,可台上只有一个人。


有趣的点,一个是跳舞,我带着滤镜夸一句可爱,主要因为在角色里的舞蹈,笨拙和夸张都充满了角色感,就不自觉地不太喜欢。今天跳舞的也是陈中行不是郑云龙,但还是可可爱爱啦。


还有我举报!郑云龙在台上抽烟!不知道有没有姐妹提过,我看到火光和烟雾了,应该是电子烟,但真的有在抽hhh是剧情啦,不过真的有火让我惊了一下。


对,台词真的好多好密,击剑那里的台词听得我都要断气,小郑老师太不容易了,尽管总还是有进步的空间吧,但那一段我还是要吹上天。



5.台词


毕竟是文人绚烂的梦,剧中台词美而繁复,前半小时听得很累,个人感觉如果是看剧本一点点思考,像读诗一样细细品味,应该能体会到台词所写的意境与美好,但剧场里思维根本跟不上,念得又很快,大脑提炼下来掐头去尾,就有点浪费文字的遗憾吧。



6.周可人


我必须吹爆可人!!!从一开始就被圈粉了,信没看过一次他的卡司我意难平了呜呜呜。


可人这个讲述者的身份设置得很好,他弹着琴唱着歌,跟剧里每个角色聊天搭话,仿佛亲密的朋友,却又是一个旁观者,为剧中角色叹气却不沉迷。


他没有过多的需要表演的东西,表达都在台词和歌里了,但这个故事他的讲述不可或缺,也恰如其分。


业务水平没得挑,我记得他才23来着?真的太服气。



7.歌曲


之前编剧老师有说过,这是一部话剧,但会有很多音乐元素,主演也选取了一些音乐剧演员,为了营造这种诗歌的美。音乐个人是很喜欢的,每一段钢琴配乐,与吟唱的曲目,为塑造80年代的时代感做出很大贡献。最后一首歌很美,我坐在观众席直到人都散了,乐器最后一个音落下,才舍得彻底离开这个故事。


——


总体来讲,个人不太喜欢这个故事,毕竟年代题材所限,它表达的精神内核就并不是我所喜欢的,但不影响我觉得它很美。该给到的东西都有表达出来,从各个方面来讲是还不错的。


唯一觉得不太爽的是观众的笑声比较莫名其妙,可能是我笑点比较偏差,很多时候笑声此起彼伏,却正是我觉得悲哀难过的点,大概这也影射了悲剧的本质吧。


感谢全体演职及幕后工作人员为我们呈现这一场漫长的告白,说到底梦就是梦嘛,美好就够了。







​​​​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