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有的学生都面临考试,儿子面临高考和工作面试,女儿也有大学毕业考试和工作面试,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测试,面试等等的挑战,心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周上课,我首先要给学生们定个调:什么是考试?考试是为你提供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机会,绝不是要抓你弱项把你考垮的机制,所以我们要和考试和平共处甚至创造共赢。
一个有经验的出题考官会将考题出得非常符合考生的心理。比如前边的题要容易,上来就让学生放松和自信;中间的题难简交替,既要给能力高的学生一个挑战自己和松口气的机会,还要给能力低的学生有可能发挥自己有限知识的机会。出题考官的水平各异,但没有人会为了把学生烤糊而出题的。可惜的是,老师在准备学生考试的时候,常常将出题考官当作对手甚至敌人,要各种战略战术去攻克敌人的堡垒。也许这种一时的敌对情绪能够给学生一些刺激,但是学生若有敌对情绪很容易在考试时遇到难题而影响自信,认为自己的弱势被敌人猜到了,自己失败了,从而影响全面正常发挥。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每种可能的考题都是考官给我们发挥自己的一个渠道,那么我们就要来看看如何利用这些渠道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能力发挥出来。这里也涉及到做题的技巧,但是我们的心态是用这些技巧向考官展现我们的能力。比如:“如果写作题考官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题),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句子来答这个题?同样的句子是否适合考官给我们的其他机会。机会在此,不可放弃,每一个机会都是考官特意给我们设计的,一定会有办法,相信考官,相信自己!”我把这种心态叫做“创造共赢”。
这种心态会使你受益一生。我前几天提到儿子如何用共赢的心态顺利通过了一家国际大公司的电话面试。微博中还记载了爸爸做博士论文答辩的考官时的经历:一位博士生一开始就紧张得直哆嗦,几句家常都未能让他放松,这时校外考官朝老公(校内考官)挤了一下眼,说对不起,他需要去一下卫生间。老公顺便就暂时中断了答辩,和考生随意聊了一下,等到那位校外考官从“卫生间”回来,这位博士生已经可以正常地谈论自己的论文了。有经验的面试官都有一套可以让被面试的人放松和发挥的技能,面试的目的和考试一样,不是要特意去抓住你的把柄,把你打败,公司和考试局一样,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人最大的发挥空间,从而找到最合适的人选或者最好的结果。这同样是一个共赢的过程。
当然,不能否定在一个信用危机,妒贤嫉能的环境里,会有很多没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面试官或考官,但即使是这样,拥有正面心态也比敌对心态更能给自己创造机会,有的机会可能不是立刻的,是长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