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青山绿水,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可以把垃圾倒在或卖给发展中国家,比如菲律宾。但现在菲律宾不愿意再接收枫叶之国的垃圾。甚至,6年前运来的69个集装箱的垃圾也要拉回去,运费自理。[允悲]
https://m.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5_07_500629.shtml
“2013年至2014年间,共有103个集装箱的垃圾分批从加拿大被运往菲首都马尼拉。这其中包括家用垃圾、塑料瓶、塑料袋、报纸和使用过的成人尿布。截至目前,大约26个集装箱垃圾已经被埋在了位于打拉的垃圾场。这批垃圾被错误地列为了塑料垃圾,而垃圾问题迟迟未能解决,一部分原因是加拿大不愿意收回。
2018年,菲律宾成功将6500吨非法运抵棉兰老岛的垃圾送回韩国,但加拿大的103箱却迟迟不能解决。专家表示,加拿大不愿意对这些非法运往马尼拉的垃圾负责。最后杜特尔特发了狠话,“我要为加拿大的垃圾准备一艘船,他们最好把垃圾自己运回去,不然我就要派船过去,把他们的垃圾倒在那里。”“你们的垃圾要回家了,准备个招待会,想吃就吃吧。”#观察者网
想到一篇论文,去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团队发现一个国家越富裕,越有可能把土地还给自然。反过来国家越穷,森林就越倒霉。此外,随着国家有钱,其森林总面积就会回升。比如中国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森林砍伐国家,但1970年之后的森林面积已经在逐步回升。
1990-2015年期间,高收入国家的森林面积增加了1.3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国家则增加了0.5个百分点;低收入国家减少了0.3,贫穷国家大减了0.7%。如图1:变化很明显。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是贫穷国家砍伐森林的“幕后推手”。比如英国是全球第二大“森林毁灭责任国家”,因为他们需要的物资依赖于其他国家代种。PLoS One, doi.org/cpqx
世界不就是这样吗,高水平生活要产生高水平代价,而代价可以通过权力或经济优势发生转移。环境污染、森林砍伐、肉类消费限制等等,都要发生享受与成本的主体分离。而且,他们还认为这样做很有道理。就像一篇评论文章说的,自负的以减轻不平等为己任的精英阶层,反而加剧了不平等,因为他们认为可以正当理由、经济原因、政治因素、环保名义,去安排别人或别的国家的命运。我们不搞nationalism那一套,但应该看到这些精英阶层或精英国家“制度化的自私”的一面。
→_→